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 第446章 三日之内见分晓,死了也当他活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6章 三日之内见分晓,死了也当他活着

“太子殿下,你怎么能够肯定,敌人一定会收到溧阳县那边的飞鸽传书?”

“你既然有疑问,下次记得当众说出来,你知道的,孤不是那种偏听偏信的人,也不是小肚鸡肠无容人之量的储君。”

朱标都这么说了。

毛骧自然要说出不同的看法。

“太子殿下,我认为,既然敌人没有追到一线天,说明是忌惮锦衣卫的,并且敌人并不知道陆垚他们此行的目的,说明不是我们内部出现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又没继续追,更不知道内情,为什么还会与溧阳县有联系?”

“因为孤认为,追踪陆垚他们的,是韩国公府的人。”

毛骧的表情没有任何的变化。

说明他也推断出来了这个结论。

只是,他认为像韩国公这么聪明的人,没必要把自己卷入,根本不知情的危险中去。

“太子殿下,韩国公这是闲得没事干了吗?”

“毛骧,你是父皇的左膀右臂,深得器重与信任,你不懂有些人,不信任父皇还要装作是个能臣忠臣的模样,实际上最喜欢的就是结党营私,当百官之王,朝堂之上没机会,自然要在其他地方作乱,这就是搅屎棍的威力。”

“……”

毛骧发现太子殿下骂得,比搅屎棍还要脏。

韩国公这回不论是为了什么,走出这一步臭棋,惹怒了太子殿下,算是踢到铁板上了。

朱标骂完人,半夜被意外从温暖的被窝里拽出来的怨气稍减,他继续说着。

“既然你也推测出了,那伙人是韩国公府的,溧阳县距离京城只有二三百里路,以最快的速度传信,无论是飞鸽还是跑马,一天便能送到,孤之所以没告诉盯梢的人,一是怕人多眼杂,又被这位百官之王察觉到,二是怕混淆视听,手下兄弟光关照来往韩国公府的信鸽,再次被人设计。”

哪怕是毛骧,面对着李善长这位善谋有城府的老丞相,都觉得棘手。

何况是手下的那帮子兄弟。

一旦被李善长发觉异样,很可能信鸽逮不到,手下的兄弟倒先掉入了别人的陷阱里。

“太子殿下,韩国公府那边,我亲自盯着。”

“好。”

朱标看向韩国公府的位置。

“一来一去,三日之内必有结果,抓到嫌犯,不论是死是活,都当他们活着对待,懂吗?”

韩国公府的忠仆可不少。

东窗事发,必然舍命保主。

像韩国公府这样的人家,办案抓人要实证,哪怕是陛下,也是这样的想法。

但朱标不讲情面,这是想诈一诈,有枣没枣打两竿子,抓不到把柄,也要恶心一下韩国公府,让李善长吃一个哑巴亏。

毛骧看穿他的想法,沉声说道:“此事我先要向陛下禀报。”

“孤亲自去和父皇说,一定会让他同意的!”

朱标志在必得。

毛骧虽然表面十分淡定,但微挑的眉锋,还是表现出他暗中振奋的心情。

幸亏太子殿下睿智,才没有治锦衣卫一个失职之罪,更没怀疑锦衣卫有内鬼。

来而不往非礼也。

既然李善长不把锦衣卫放在眼里,给锦衣卫找麻烦,那么就让这位李丞相,见识一下锦衣卫的厉害。

“太子殿下,我这就前去盯着韩国公府。”

“毛骧,李善长做事不同以前一样隐忍,韩国公府的人一旦与你们对抗,必然拼命,你们行事注意安全。”

“多谢殿下提醒,我会通知手下兄弟们的。”

至于毛骧,不是他轻敌。

而是韩国公府的那些奴仆手下,单打独斗一挑六都不是他的对手,再加上一起共事的手下。

只要逮住信鸽就能顺藤摸瓜逮住人!

一切安排妥当,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一夜未眠。

朱标摸了摸空落落的肚子,心里对李善长的不满,达到了顶峰。

可是,仅凭李善长做的窥探之事,构不成死罪。

父皇今年杀了那么多功勋重臣,也不会因此便与李善长公开翻脸,将其像驱逐李祺一样,逐出京城。

李善长暂时动不得,但李家,必须散!

朱标略一思考就有了劝诫父皇,狠下心把李家这根搅屎棍,彻底扔灶膛里烧为灰烬的想法。

到时候李善长山穷水尽,连朝野带族内都没有帮手,根本不用父皇动手。

都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可朱标自认,他不是君子。

他是太子!

一切不利于大明利好发展的人和事,该铲除的都要铲除!

有了主意的朱标,马上就去实施。

“刘伴伴,去吃个早点。”

刘敏闻言大吃一惊。

“殿下你安排完了锦衣卫的事,不回宫禀明陛下吗?”

“我还要去一个地方。”

朱标出了巷道,牵着马来到邻街的一个包子铺前。

他也没有现身耽误百姓做生意,让刘敏去买了包子,又用银针试过毒后,一边吃着包子,一边骑着马往城北而去。

等到出了城,刘敏这才知道他的目的。

“殿下是要去皇庄吗?”

“对,上次来的时候,玉米苗刚发芽,李主事还不能确定,能不能养得活,我想着这都过去了七日,应该有结果了,既然出宫了,顺路去亲眼瞧瞧,回宫后好告诉父皇。”

“殿下真孝顺,这是怕陛下知道锦衣卫被跟踪的事恼火,特意寻了个好消息,让陛下开心。”

朱标弯了弯嘴角。

那是。

没有好消息,哪能衬托出坏消息惹人烦呢?

没有忠臣良将,哪能对比出奸臣当道易误事呢?

来到皇庄时,晨光正好洒在长势喜人的稻穗上,翠绿的稻田被蜿蜒的水渠切割成一块一块,映着不远处郁郁葱葱的高山和飞翔的鸟雀,拼凑出一幅安静祥和的山水画。

皇庄里的农户早已在天刚亮时,便下地锄草,此时正将水田里的杂草摊放到路边上。

这样晒干以后,就不会担心野草二次生长。

朱标看到这一幕,不禁感慨。

“都说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但这世上还有不少生命力旺盛的野草,哪怕除去了主根,只要枝节上有虚根,让它找到合适的水源和土壤,也能换个地方疯狂地生长。”

正在拴马的刘敏,听到殿下的话,也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殿下,你的这番话太高深,奴婢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