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佑安的话让章子敬十分意外,没想到事情还能这样看。
他下意识把目光又看向季青云,想知道季青云是不是也这样认为。
没想到季青云也点头认可程佑安的话:
“佑安这话说的倒也不错。”
看到连季青云也同意程佑安的说法,章子敬对卫辞道:
“那讼之岂不亏大了。”
但他转头又安慰卫辞:
“不过话又说回来,讼之你也不缺钱,谁让宋伯母能赚钱呢。
两千两黄金,不过月余宋伯母就能赚回来。”
程佑安翻了个白眼:
“这世上谁还能嫌钱多,我干娘再能赚钱那也是我干娘的钱。”
卫辞懒得跟程佑安争执,放下一块心事他眼下心情轻松不得了,连脾气都好了。
至于那两千两黄金,卫辞还真不看在眼里。
虽说这次陛下打压温党一派,刑部负责审理,有些钱收了陛下也不会多说什么。
但卫辞相信以昌泰帝的掌控力,他定会派人盯着刑部上下所有人。
卫辞没收下这两千两黄金固然可惜。
反过来若是能让昌泰帝觉得他是个两袖清风的人也不错。
这两千两黄金就当买在昌泰帝眼中一个好形象了,因此卫辞一点也不后悔。
他对程佑安三人道:
“反正这两千两黄金我是一分没收,今天这客我也请不了了。
你们赶紧商量商量今天这顿谁请,好安抚下我痛失两千两黄金的心情。”
季青云骂了句:
“真是越有钱越抠门!”
卫辞一点也不以为意,抠就抠呗,抠能省钱。
与三人聚完卫辞悠悠往家走,经过稻香村的店铺时,看到店铺里刚出炉了一锅月饼。
想着这两天娘亲爱吃甜,卫辞立刻去买了几个。
说起来也是稀奇,尔雅吃月饼最爱吃五仁馅。
卫辞虽然不能理解为什么娘亲会钟爱五仁馅的月饼,但这并不耽误他吩咐小二多拿几个。
卫辞拎着一包月饼回家,一进家门何琇莹就闻到他身上有酒气,便赶忙吩咐下人烧水给他洗澡。
卫辞把月饼递给何琇莹然后自己去洗澡。
卫辞走后何琇莹打开卫辞递给她的点心,发现里面是月饼后不禁有些失望。
她生完孩子后口味变了很多,一点都不喜欢碰甜食。
显然这包月饼不是给她买的,倒是婆婆喜欢吃这玩意。
何琇莹失落之下,直接掰了半块月饼,她不吃孩子也能吃。
如今平平安安都已经长牙能吃饭了,这月饼他们也能吃。
稻香村的五仁月饼,金红酥皮裹着琥珀色馅料,核桃仁碎在月光下泛着油润光泽。
里面的坚果切的很碎,吃起来又香又甜,平平安安都很喜欢吃。
何琇莹掰了一小块放进平平嘴里,平平吃的开心极了。
安安见状也张口要,他含糊不清地“咿呀”学语,肉乎乎的小手抓着何琇莹的衣襟不肯放。
何琇莹笑着哄他:
“都有都有,这是爹爹特意带回来的。”
何琇莹将碎屑喂进安安那张粉嘟嘟的小嘴。
看他鼓着腮帮子吞咽,肉乎乎的脸颊沾满酥皮碎屑,情不自禁也跟着笑了起来。
可不过盏茶工夫,安安突然发出细弱的呜咽。
原本清亮的眼眸泛起水光,小鼻头皱成一团,粉唇边缘竟浮起细密红疹。
何琇莹见状大惊,连忙把安安抱在怀里。
这才发现他脖颈间也漫出大片疹块,像春蚕食过的桑叶般密密麻麻,呼吸也变得粗重浑浊。
何琇莹大惊失色,彻底慌了:
“安安!安安!你这是怎么了?”
一旁的乳娘丫鬟见状也围了上来:
“天呐,小公子这是怎么了?中毒了吗?”
“可大公子就好好的啊!”
何琇莹的指尖还残留着月饼的碎屑,她慌得浑身发抖,颤抖着抚上儿子肿得发亮的嘴唇:
“安安!安安!你看看娘,你快看看娘!你怎么了?!到底怎么了?!”
若是安安有个什么好歹,她简直不敢想!
说话间,安安却又开始剧烈咳嗽起来。
咳完了他又开始哭,可惜呼吸道被阻,他哭起来都困难。
奶声奶气的啼哭混着呕吐物里未消化的果仁碎,沾湿了绣着银线的衣裳。
眼看着安安呼吸愈发急促,苍白的唇瓣也开始青紫。
在屋里洗澡的卫辞终于听到动静,他随便披了件衣裳匆忙跑了出来。
在看到小儿子的状况时,卫辞立刻伸手把他的衣裳扒了下来。
在看到他脖子上红疹顺着细嫩的锁骨向下蔓延,瞬间明白儿子这是过敏了。
他二话不说直接扒开儿子的口腔,先清除他口中残留的食物。
然后又狠下心去扣儿子的嗓子眼,让他把吃下去的东西吐出来。
眼下这个时代根本没什么抗过敏的药。
卫辞只能想办法让儿子先把导致他过敏的食物吐出来。
何琇莹见卫辞扣儿子的嗓子眼逼他呕吐,心疼的大哭出声,大声喊道:
“安安…安安…你这是怎么了?请大夫!快去请大夫啊!”
何琇莹不明白儿子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成了这样?
卫辞顾不得安抚何琇莹的情绪,也大声吩咐丫鬟迅速去请大夫,又吩咐乳母去煮绿豆汤。
他听郎大夫说过,绿豆汤可以解百毒,对过敏也有些作用。
接着他又让安安平躺下来,抬高下肢,这样可以维持血压,避免脑供血不足。
安安的小手还在胡乱抓挠,他身上痒的厉害,一边哭一边挠。
平平也被突发状况吓坏了,也在一旁大哭。
卫辞看他没事,直接让他的乳母把他抱出去,免得在此添乱。
此时卫辞心中也慌得厉害,古代医疗技术实在太落后,没有立竿见影的过敏药可用。
安安这过敏症状又十分严重,他内心也怕安安会熬不过去。
好在卫家房子的选址十分优越,附近就有医馆。
下人迅速请了大夫过来,卫辞不敢耽误。
直接告诉大夫安安刚刚吃了两口五仁月饼,然后就变成这样了。
那大夫也是见多识广的,迅速判断出了缘由:
“小公子碰不得果仁,此乃果仁毒发!”
大夫扯开药箱,取出犀角磨粉,混着童便灌下,又吩咐道:
“速取新鲜绿豆煎汤,以解百毒!”
见安安仍抽搐不止,又取三棱针刺破十宣穴,血液溅在锦被上。
卫辞立在一旁,额间冷汗浸透碎发。
直至幼童哇地哭出声来,声音比刚刚洪亮了许多,他紧绷的脊背才轰然卸力。
何琇莹哭的比安安还大声,大夫也只能提高声音叮嘱卫辞:
“大人切记,小公子禀赋特异,日后凡坚果、豆类,俱要避之。”
等安安的情况越来越稳定,大夫又嘱咐卫辞可用苦参、地肤子、白鲜皮、蛇床子煎汤熏洗或湿敷,缓解安安皮肤上红疹的瘙痒。
卫辞将大夫的吩咐用心记下,等到安安平静下来,这才发现自己衣衫不整。
何琇莹看到儿子的症状有所缓和,心有余悸之下抱着安安不肯撒手。
尔雅与卫岳出去巡查店铺,直到天都快黑了方才归家。
一回家听说安安过敏,症状十分凶险,尔雅吓了一跳。
连忙询问卫辞与何琇莹到底是怎么回事。
何琇莹心中也满是疑惑,她抹着眼泪解释道:
“上次安安也吃过这月饼,当时好好的,谁曾想今天再吃就出事了。”
何琇莹并不是个粗心的母亲,月饼她也不是头一回给两个孩子吃。
若不是上次吃什么事都没有,这一次她也不会喂孩子吃这么多。
尔雅一听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她也没办法给何琇莹解释,过敏者第一次触碰过敏源通常不会立即过敏。
听完安安过敏的反应也被吓得心惊肉跳,当即对卫辞道:
“以后家里不要再出现坚果类的点心,这月饼以后咱家也别买了。”
何琇莹闻言连连点头,卫岳却皱眉道:
“哪就这么严重,以后别让孩子碰就是了,你不是爱吃这个吗。”
尔雅瞪了他一眼:
“我一大把年纪还缺这一口吗,都不吃也省的孩子看了嘴馋。”
卫辞不认可这个教育方法,在他看来孩子的教育中,大人不能为了孩子退让什么。
比如说孩子爱吃某样食物,大人为了显示疼孩子就把这种食物全给孩子吃,自己一点不碰。
或者孩子不爱吃某样东西,大人就不准家中出现这种东西。
如此下来,会养成孩子霸道自私,觉得世界就该围着自己转,唯我独尊的性格。
另外安安对坚果过敏这件事,也算是他本人的弱点。
卫辞觉得此事最好要瞒着,不要让太多人知道。
否则将来他长大说不定他的敌人就会利用他这个弱点对付他。
母亲这样大张旗鼓的不许家中出现坚果类的点心,外人很容易探知或猜到安安的这个弱点。
因此卫辞也反驳尔雅:
“娘,小孩子不用这么宠,以后我和琇莹都会看着安安,不让他再吃这些干果。
用不着劳师动众,整得家里都不许出现这些东西。”
尔雅不认可卫辞的话,在她看来过敏是大事。
安安既然过敏症状这么严重,那自然要忌讳着。
最好让他周围都不出现这类东西,也免得再有误碰。
她同样瞪了卫辞一眼,强势道:
“我说不准出现就不准出现,这是大事,跟宠不宠有什么关系。”
说完她懒得再理那父子俩,进里屋去看孩子。
安安身上的疹子褪去了不少,但看着还是很严重。
丫鬟按大夫给的方子煎汤湿敷在他皮肤上,缓解瘙痒。
尔雅能看出来安安很难受,他睡得并不安稳,手总是想要抓痒。
外套怕他把皮抓破了留疤,一直拦着他。
何琇莹跟在尔雅身后进来,看到儿子的状况她心疼的直抹泪。
尔雅听到何琇莹的抽泣声,只能转头安慰她:
“别担心,过两天就好了,我之前也有这瘾疹,都是几天就好了。”
说完她想起自己对紫外线过敏,每次晒太阳久了也是这样全身发红疹,也不知道安安会不会隔代遗传自己的体质。
于是她又交代何琇莹:
“以后不要给两个孩子晒太久的太阳。”
何琇莹不知道尔雅对太阳光过敏一事,对于尔雅的吩咐不明所以。
尔雅也没解释,不能见太阳光这个事又不是啥光彩事,尔雅不是很想说。
接下来几天尔雅担忧安安,连外面的生意都顾不上了,抽出几天时间在家陪孩子。
卫辞要去刑部上值,卫岳替她在外面看店铺,安安又生着病。
尔雅担忧何琇莹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忙不过来,在家给她搭把手。
不曾想就在家这两天时间竟让她得到一个好消息,她们家的邻居要卖房。
卫家邻居的主人原是礼部的一个主事,想当初卫辞刚金榜题名时他就在礼部当主事。
现在卫辞都是刑部三品侍郎了,他还在礼部当主事。
其实这样的事在官场并不新鲜,底层考上来的进士同进士。
没人脉没资源能力也不出众,在某个位置一坐几十年都是常事。
纵观历朝历代,又有几个卫辞这般农家子出身,一踏入官场就平步青云的。
且卫辞虽说出身差了点,可他身后托举的人却一点也不少。
不说当初的文源清,就是何家在背后也没少给他使劲。
卫家的邻居没有卫辞这样的好运道,眼看年纪也大了,在京中不可能混出太多名堂。
于是花积蓄走了点关系,选择外放出京了。
出京以后纵然升官也难,以后回京更难,可在外面赚钱也容易啊。
十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不是说说的。
卫的邻居这次出京以后也不打算在回京。
以后年纪到了就直接告老还乡,这京城的宅子也就没有留着的必要了。
按照规矩他们率先询问四邻,要不要购买他家的宅子。
尔雅接到消息顿时心动了,卫家的宅子还是当初卫辞刚考中进士时买下的。
这些年下来尔雅早就有些嫌小,且如今卫辞官位不同,也有资格住更大的宅院了。
可是京中的宅子抢手,尤其是好的地点的房子,哪里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卫家房子的位置若论地址是挑不出多大毛病的,就是小了点。
现在她完全可以买下邻家的宅子,然后把两家中间的墙扒了扩建啊。
如此一来,这宅院不就不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