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等到隐藏在暗处的燕王卫全部现身,宝音公主一行人这才发现,他们竟然还在营地四周埋伏着这么多人。

看着在月光下,那些泛着寒光的弓弩,饶是见过世面的她,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得亏那位叫云安的护卫,及时认出了自己。

否则,此刻的他们恐怕早已成为刺猬。

宝音公主心有余悸地看向袁天罡,只见老道士抚着胡须,安稳道。

“公主不必惊慌,我等以为来得都是突厥人,没成想大水冲了龙王庙,竟然是公主一行人。”

说着,袁天罡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走吧,这外面还是颇为寒冷,不如我们进帐篷里再详谈?\"

说话间,袁天罡又朝着云安吩咐道:“将一半的帐分给宝音公主的护卫,我们挤一挤。”

见到袁天罡愿意分出一半的帐篷给他们,宝音公主立马向其表示了感谢。

等到宝音公主转身用突厥语对那些护卫们解释了一遍之后。

就连那些还没有放下戒备的薛延陀勇士,也对袁天罡等人投来了感激的目光。

他们纷纷将弯刀收入鞘中,对着袁天罡抱拳行礼,虽然语言不通,但眼神中的感激却显而易见。

在燕王卫的引领下,有序地前往分配好的帐篷休息。

接着,宝音公主这才带着护卫首领,以及与她上次同行的那个小丫鬟,一起走进了营地内最大的那顶帐篷。

帐篷内虽然熄灭了篝火,但还残留着些许暖意。

袁天罡示意宝音公主坐下之后,让人再次点起篝火,又让云安拿来热水和食物。

宝音公主接过瓦罐,暖了暖手,这才开口说道:“袁先生,燕王殿下不在这里对吗?”

袁天罡正用铜筷拨弄着重新燃起的篝火,闻言抬眼,微笑着回答道。

“是的,燕王殿下受大唐皇帝令,正在与突厥作战。”

“那你们是做侦查任务吗?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前面就是定襄城,这也太危险了?”

“哈哈哈哈哈...”

听到宝音公主的话,袁天罡发出一声爽朗的笑声。

只是,他没有率先回答宝音公主的问题,反而是对着她反问道。

“据老夫所知,你们薛延陀以及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霄等部落,是第一批次率先背叛颉利可汗的铁勒诸部。”

袁天罡拨弄篝火的棍子顿了顿,跳跃的火舌照在他五官端正的脸上,给他带来了一丝的色彩。

他微微眯起眼睛,似笑非笑地看向宝音公主,继续道。

“公主身为薛延陀可汗之女,此刻不在郁督军王庭,却带着精锐护卫深入突厥腹地,又是所为何事呢?”

宝音公主闻言,握着瓦罐的手指微微一紧,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心里暗道。

“果然,这位袁先生像是能够看透人心,我的心思怕是瞒不过他。”

但草原儿女性格直爽,在对待儿女之情上,也不似中原女子那般含蓄。

并且,她能够看出,眼前的这位袁先生,智力超群,福慧双修,远非寻常凡俗之辈。

要知道,在自家薛延陀,大哥和二哥他们就敢在父汗的眼皮子底下,争权夺利,争取可汗之位。

虽说燕王李恪现在只是一个王爵,但以后绝非一位妻子。

她应该早做打算才是,如果争取到眼前这位神秘的袁先生相助,以后她就能在大唐站稳脚跟。

她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脸上重新浮现出从容的笑意。

“袁先生果然明察秋毫。实不相瞒,我此行确实另有目的。”

袁天罡不紧不慢地拨弄着篝火,火光映照在他深邃的眼眸中,显得高深莫测。他并未催促,只是静静地等待她的下文。

宝音公主斟酌片刻,终于下定决心道。

“实不相瞒,我此次南下,就是为了寻找燕王殿下。”

......

没有扭捏,也没有遮掩。

听完宝音公主的话,饶是袁天罡也不禁被草原儿女的敢爱敢恨,豪爽直率的性格所打动。

他看着宝音公主眼中毫不掩饰的真诚与坚定,抚着胡须的手微微一顿,随即朗声笑道。

“好!好一个性情中人!老夫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过,拥有这么纯粹坦荡心意的人了!”

听到袁天罡的夸奖,宝音有些羞涩地低下了头,脸颊上泛起的红晕,比地上篝火散发出来的红光,更显明媚。

“袁先生过奖了,草原儿女不懂中原的弯弯绕绕,心里想什么,嘴上便说什么。”

袁天罡看见在谈及李恪的时候,宝音公主露出一副小女儿情态,心有所悟的他不由得会心一笑。

想着他这次所图谋的东西,干系实在太大。

若不是真正信得过人,一般而言,袁天罡是绝不会轻易透露出,自己这一次的任务。

然而,这次带来的人手实在太少,但又不敢带的太多,不然得话容易暴露。

最关键的是,他们这些人大多数都是中原人。

就算已经做好了伪装,也难道到时候不会出现什么纰漏。

毕竟,这一次他们的目标,乃是萧皇后手里的——传国玉玺。

并且,就算他率先抢到传国玉玺,等到突厥大败,那些前朝跑到突厥避难的遗老遗少为了活命,讨好当今皇帝李世民,想必也会走漏风声。

当今皇上李世民的皇位,本就不是顺位继承,不管是朝中,还是民间对他的非议从未停歇。

玄武门之变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他的头上。

而这枚象征着华夏正统的玉玺,作为 “君权神授” “正统”的象征。

若能寻回,对他稳固皇权大有裨益。

所以,到时候他的目光和注意力,九成会紧紧聚焦在传国玉玺的下落上。

到时李世民以举国之力,甚至不用举国之力,只需调动征讨大军一部分力量。

到时顺藤摸瓜之下,袁天罡也有些担心他们会因此暴露。

要不然,燕王李恪在得知到“传国玉玺”的确切下落之后。

在胜州和定襄城外,溜达了一个多月,也没有贸然行动。

他深知此事牵涉甚广,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

袁天罡现在就发现一个问题,等到燕王殿下他们成功偷袭定襄城。

到时那些突厥人逃跑,就算他们成功劫住他们。

只是他们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汉人,做不到任何蛛丝马迹都不留下。

可当现在遇到了宝音公主一行,情况就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这些人全是生面孔不说,而且因为薛延陀叛变颉利可汗,天然与他们尿不到一个壶里。

不过,毕竟事关重大,也容不得他大意。

很快,袁天罡心中便有了计较,他朝着宝音公主说道。

“既然公主这么坦诚,那老夫也就懒得弯弯绕绕了。不知公主可是对我家燕王殿下......有意?\"

袁天罡拖长语调,不时的拨弄篝火,那双睿智的眼睛,在火光下闪出一道狡黠的弧光。

如果说刚才的宝音公主,脸上还只是泛起一丝的红晕,这会的脸颊已经红得像熟透的苹果。

跳跃的火光照得她耳尖发烫,连带着鬓角的碎发都仿佛染上了霞色。

她咬了咬下唇,半响过后,却勇敢的抬起头来,直视袁天罡的眼睛。

“袁先生,好果然慧眼如炬!不错,宝音确实对燕王殿下心生爱慕。\"

说到这,她将父亲夷男可汗欲与大唐接亲的事情,也如实告诉了袁天罡。

袁天罡从她的话中得知,在夷男可汗欲把她嫁到大唐联姻后,宝音公主知道,像她这样生长在大部落的女子,婚姻从来都是部族利益的筹码。

她也知道,终会有那么一天。

可现在她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能够让自己爱慕的,并且能够选择的人。

她自然不会轻易放弃这个机会。

最后,宝音还将她前往长安,去找李恪的事情,也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袁天罡。

在确定宝音公主对燕王李恪的情意并非一时冲动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也让袁天罡默默下定决心。

\"公主果然与众不同。不过...\"

说到这,袁天罡话锋一转,开始给宝音公主下套道。

\"殿下如今肩负重任,公主既然对燕王殿下痴心一片,不知道可想助他一臂之力,眼下正好有个机会。\"

“是跟你们来这有关吗?”

宝音公主不愧是夷男可汗的女儿,对于政治信息的捕捉,极其敏感,立刻从袁天罡的话中嗅到了关键信息。

她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眼冒金光的看着袁天罡道。

袁天罡也被她的急智,吓了一跳,随即恢复平静道。

\"公主果然聪慧。\"

下一刻,他看了看跟随宝音公主一起进来的侍女,以及护卫首领一眼。

他这番动作的意思非常明显,宝音公主立刻就领悟了过来。

只是她并没有将他们俩喊出去,而是对着袁天罡道。

\"先生,还请放心,她们俩都是我的心腹,从小与我一同长大,绝对可靠。\"

袁天罡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着二人。

那侍女虽然年纪尚轻,但眼神坚定;护卫首领更是目光如炬,一看就是一个杀过人的老手。

“既然公主这么说,老夫自然信得过。”

于是,便将他们这一行的目标,告知给了宝音。

说完,袁天罡还故意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盯着宝音公主。

\"此事凶险万分,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公主当真愿意冒险?\"

宝音公主直视着袁天罡的眼睛,声音坚定而清晰。

\"先生多虑了,我宝音既然答应了你,自然不会临阵退缩。草原儿女的字典里,从没有‘畏惧’二字,况且...\"

她嘴角扬起一抹倔强的笑意,\"燕王殿下救过我,为他冒这点风险又算得了什么?只是...\"

宝音看向袁天罡,指尖轻轻摩挲着腰间唐刀刀柄,一旁篝火的火光,在她眼中跳跃出狡黠的光芒。

“只是...先生需答应我一件——若我帮你们夺回玉玺,以后先生是否会帮我,并且只帮我?”

袁天罡闻言先是一怔,随即抚须大笑:\"公主果然聪慧过人。\"

很显然,宝音对中原文化有着颇深的了解。

她深知偌大的草原之上都权谋交错,就更别说大唐了。

若无可靠助力,即便助李恪夺回玉玺,日后在大唐后宫乃至朝堂之中,她一个草原女子也难免步履维艰。

她这是在为自己谋求一个强有力的盟友。

在袁天罡看来,他只是将“传国玉玺”告诉她,她便能想到这么多,实属一个不可多得的权谋奇才。

不仅有草原儿女的骁勇果敢,更兼具中原谋士的缜密心思,这份洞察力和决断力,足以让许多朝堂老臣都自愧不如。

只要她不把这份心思,全部用在后宅,李恪有她相助,倒也算得上一份如虎添翼的臂助。

袁天罡收敛笑意,正色道:\"公主既然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老夫也不藏着掖着了。只要公主真心待燕王殿下,老夫自当对你鼎力相助。\"

宝音公主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却又很快恢复平静。

\"先生此话当真?\"

\"老夫向来言出必行。\"

见已经说服了宝音公主,袁天罡也是大大松了一口气。

如果说,原先由自己等人带头劫掠,还有一定暴露的风险。

现在有了宝音公主一行货真价实的薛延陀人的话,就可以完完全全将劫掠行为,伪装成了草原部族间的恩怨冲突。

这时候的草原这么乱,即便日后李世民追查起来,也只会以为是其他草原部落趁乱劫掠了逃出来的李政道等人。

就在袁天罡准备和宝音公主商议,一下明天的具体作战计划的时候。

宝音公主的一句话,把袁天罡也问的一时语塞。

只见她轻抬手臂,喝一口这会有些凉了的凉白开。

忽然抬眸向袁天罡问道:“先生你既然算准了萧皇后,逃跑的路径,可等到我们真的抢到“传国玉玺”之后,殿下会真的将它,收入囊中吗?”

“据我所知,这‘传国玉玺’可是一块烫手的山芋。”

宝音将陶碗轻轻放在案几上,碗沿与木面碰撞出清越的声响。

“有了它,当皇帝的人,确实是有了名正言顺的‘凭证‘’。”

“可在没有皇位人的手中,它可就是一个时时刻刻催命的符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