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你这番说辞能说服老夫,\"李靖突然话锋一转,目光如电。
\"但朝堂之上,那些御史言官可不像老夫这般好说话。为何不乘此机会,一起回到云州大营,完成了护送任务,就能将三千燕王卫全须全影的召回到麾下,根本不用冒险收编那些突厥骑兵。”
马周自然不会直接说,我家殿下自然是不想听从您的节制和调遣,想要最大程度上,保持燕王卫的独立性,以及作战自由。
他略一沉吟,拱手答道:“大总管明察,非是燕王不愿归建,实乃草原局势瞬息万变,殿下不愿放弃后面极有可能发生的战机。”
他顿了顿,走到大帐中间的沙盘前。
‘您瞧,这归附的突厥九部与颉利的牧场接壤,他们的反叛,不仅再一次简单直接的削弱了颉利可汗的实力,也极大的影响了颉利可汗对其他部落的掌控。”
马周手指在沙盘上划出一道弧线,\"面对突厥九部动摇根基的反叛,燕王殿下料想到,好大喜功,且喜怒无常的颉利,必然可能会派遣军队前去报复。”
“那时便是天赐良机——以一千的九部骑兵为诱饵,佯装败退引颉利主力深入。届时我军便可半路设伏,以有备击无备,一举歼灭来犯之敌!就算不能打破颉利可汗目前的部署,也能消灭一部分有生力量。\"
李靖闻言,眼中精光一闪:\"燕王殿下好算计!\"
说完,有意无意的看了一眼马周,试探性的问道。
“只是不知道,燕王殿下这一次设伏的地点,选在何处?\"
而听到李靖的询问,马周心里悄悄“咯噔”了一下。
作为一个奉李恪之命,前来交接任务,顺便做收尾工作的他,哪里知道李恪的后续计划。
更何况,待在李恪身边的老人都知道,李恪不是那种喜欢循规蹈矩的人。
往往喜欢因时因势地制定计划,天马行空地布局,他哪知道李恪现在的计划。
但做大事的人,心有惊雷,而面如平湖。
尽管心里面波澜微起,但脸上却浮起笃定笑意。
脑中心思百转,片刻间便有了主意。
他从容不迫地指向沙盘上,最终停在阴山余脉以北的一处峡谷,侃侃而谈道。
\"大总管请看,此地名为'狼牙谷',两侧山势陡峭,中间最窄之地,仅容十骑并行,乃是定襄城通往九部草场的一处必行之地之一,殿下有意在此处设下埋伏,试试运气。”
苏定方见到之后,赞赏的点了点头:\"倒是选了一个设伏的好地方,若在此处设伏,只需在上方堆砌滚木礌石,再以强弩封锁谷口,任他颉利有十万铁骑,也插翅难逃。\"
尉迟敬德却猛地一拍案几,震得茶盏里的残茶飞溅。
\"说得轻巧!那颉利老贼精得跟狐狸似的,就不会派人探路?\"
对于尉迟敬德提出的质疑,马周从容一笑,并没有反驳。
毕竟刚才他也说了,从定襄城通往投诚的九部草场的路,有很多。
燕王殿下只不过去碰碰运气而已,并不是说笃定颉利的报复人马会从此处经过。
马周不知道,他随意而指的这处地点,几乎与李恪现在赶往的地点大致相同。
只不过,他只是暂时隐藏踪迹的地点,他真正的目的乃是定襄城。
倒是,李靖在看到马周所说的地点之后,便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毕竟,在叫苏定方集结训练三千精锐骑兵之后,一个大胆的想法就在他心中逐渐成形。
现在突然看到李恪,也率领骑兵奔向自己计划中的地点,李靖心中除了不由生出一丝英雄所见略同的感慨外。
也担心李恪这莽撞的行为,会不会引起突厥人的警觉。
若是李恪的出现导致颉利察觉异动,那他苦心筹划的奇袭定襄城计划,必将功亏一篑。
李靖神色凝重,指尖无意识地叩击着案几,发出规律的 “哒哒” 声。
另一方面,这个计划本就突出一个奇袭,讲究快准狠。
所以,携带的兵力也不能太多,不然就容易暴露行踪。
原本他带着三千的兵力,就有些冒险。
现在,李恪在那边也屯着三千的骑兵,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增援。
只要,李恪不曾被发现,那这计划成功的可能性,就无限放大。
一时间,饶是李靖这位身经百战的大将,也不禁在心中反复权衡利弊。
......
北齐后主天统三年,突厥汗国分裂为东突厥、西突厥,东突厥大体上以金山为界,与西突厥划分汗国原来的疆域。
但随着两国势力的此消彼长,所辖范围也时有伸缩。
原先突厥民风淳厚,政通质和。
直到颉利可汗重用汉人“赵德言”,突厥的发展,开始偏离传统,由荣转衰。
此人出生于世家望族,家境殷实,受到良好的教育。
也曾做到刺史之位,可后来李世民和房玄龄、杜如晦、唐俭等人发现,他擅长拍马屁,却又没有真才实学。
并且,心比天高,崇拜突厥,利用这种媚外的心理,李世民、房玄龄等人就设计让他去祸害突厥。
事实上,也正如李世民等人的预料,赵德言来到突厥之后,在得到颉利可汗的重用之后,马上就开始献计,让颉利可汗按照大唐的那一套行政方式治理突厥。
赵德言给颉利可汗讲了一大套理论知识,把颉利大可汗忽悠瘸了。遂下令,由赵德言负责实行,在突厥进行彻底的改革。
频繁的变更旧俗,政令繁苛,让突厥内部开始不满。
加上颉利可汗连年用兵入寇大唐边境,手下的属民也不堪其苦。近两年又屡遭大雪,牲畜多死,部族冻死无数。
可颉利可汗又不像中原王朝,会主动救济百姓,反而因为收入减少,加重盘剥手下的部落。
一系列的原因下来,引起内外离心,许多属部背叛。
其中,薛延陀和斛薛因为是铁勒的部落,分布地区在突厥的北面,距离颉利的大本营相对较远。
忍受不了颉利可汗剥削的他们,率先举起了反旗。
这两个部落联合起来,在贞观二年正式宣布脱离突厥统治。
就在李恪和袁天罡秘密筹划着,突袭定襄城的计划前夕。
这天,位于阴山余脉向西的方向,又迎来一支队伍。
队伍的人数差不多五十人,几乎与袁天罡所带人数相当。
一行人也是轻装简从,为首者身披玄色斗篷,面容隐匿在风帽阴影中。
比起袁天罡一行人,穿戴皮甲的军队作风。
这行人更像是商队打扮,因为在他们骑乘的马匹中,还有几匹马的马背上,驮着捆扎严实的毡布包裹。
只不过包裹掩藏的严实,看不出里面装的是什么货物。
当然了,这些人腰间都佩戴着弯刀,马鞍旁挂着弓箭,显然也不像纯粹的商人。
队伍行进至一处背风山坳时,其中领头的那位商队首领,忽然抬手示意队伍停下。
接着驱马来到队伍中,一位被众人护卫在中央的神秘人物身旁,低声道。
\"公...小姐,现在天色已晚,您看是不是应该找一个地方安营休息?\"
被护卫的人坐在特制的雕花马鞍上,身形纤细,覆着银狐裘的斗篷下,露出一截绣着缠枝莲纹的锦缎裙摆。
她抬手掀开风帽,露出一张清丽绝伦,又带有一丝异国风情的面容,不是夷男可汗的宝贝女儿——宝音公主,又是何人。
在薛延陀夷男可汗有意结交大唐,就想着与大唐结亲。
只不过,看到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和莫贺咄侯屈利俟毗可汗,两可汗都派使者到大唐请婚,全都被大唐拒绝之后。
尽管,大唐皇帝亲自派遣使者,给他送来了册书拜他为真珠毗伽可汗,还赐给他鼓纛,与大唐的关系可谓正值蜜月期。
可就算如此,夷男可汗也不敢保证,他派遣使者前往大唐请婚的话,是否能得到肯定的答复。
于是,便想着与其坐等大唐示好,不如主动投下投名状,将女儿宝音公主嫁到大唐。
这样也能起到稳固盟约的作用。
在宝音公主化名“明安巴雅尔”,偷偷溜到胜州玩耍时,就意外遇到了李恪。
当时,在集市上被不良商家欺骗,险些被强买强卖。
幸好李恪出手相助,不仅替她解围,还惩治了那些奸商。
更巧的是,在返回途中遭遇突厥骑兵劫掠商队时,又是李恪率领燕王卫及时赶到,将她们一行人救下。
对这位能征善战,武功高强,且浑身透着神秘魅力的大唐皇子,是颇为好感,不然也不会想着主动前往长安一行。
只不过,很可惜,李恪在长安呆的时间不久,就被李世民责令返回封地。
因此就算是宝音公主特意跑到长安去,也没能见上李恪一面,还被李世民乱点鸳鸯谱,陪着李承乾和李泰跑出打一场猎。
但最后,很显然,宝音公主并没有看上他们俩,在长安待上一段时间后,就返回了漠南。
这一次,跑到阴山,从她的路线来看,很明显是奔着云州,亦或者幽州而去。
只不过,从郁督军山前往李恪的封地,这中间要经过颉利可汗控制的定襄城一带。
因为夷男带领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霄等部反叛颉利。
所以说,如果颉利可汗最恨的人是谁?
夷男绝对能够排名到前五。
如果让他知道,夷男可汗的女儿宝音在他的地盘上,想必他一定会对宝音出手。
领头的护卫很显然也有这样的顾虑,在请教完宝音是不是找个地方住宿后,又抬头看了看宝音,犹豫着说道。
“小姐,现在大唐正在对突厥用兵,接下来这一段路,到处都是大唐和突厥的斥候和骑兵。”
“遇到唐人的斥候倒也还好,我们凭借着现在和他们的关系,还能依托他们的保护,可若是遇到突厥人,怕是立刻就会被当成探子抓起来。”
说到这,护卫统领下意识看了看宝音的脸,见她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大着胆子继续说道。
“所以,小姐,为了你的安全,我们要不要绕行一下,从胜州以西进入大唐境内,从大唐内赶路从安全上来说稳妥得多。”
护卫统领话音未落,宝音便抬手制止了他。
\"绕行胜州要多走半个月路程。听大哥说,燕王李恪现在就在云州一带,我不想耗费时间绕这么远的路。\"
护卫统领还想再劝,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商队众人顿时紧张起来,手都不自觉地按在了刀柄上。
等到看见来人,众人这才发现是虚惊一场,原来是他们探路的斥候。
就在其他人放松警惕的时候,护卫首领的眉头却是皱得更紧了。
他快步上前,低声询问斥候:\"可是有异常情况?\"
斥侯听到他的话之后,干净利落的飞身下马,压低声音回道。
\"统领,前方十里处发现一个突厥小部落,里面约有五十骑突厥骑兵,正在那个小部落修整,看装束,是颉利的亲卫精锐!我们要不要...\"
说完,斥候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明明对方也有五十人,斥候还敢做出抹脖子的手势。
这倒真不是这名斥候有些自信心膨胀,而是他们身为夷男可汗亲训的 “狼卫”,个个都是从漠北雪原中杀出来的精锐,以一敌二那都是家常便饭。
若是先下手为强,占着突袭的便利,未必不能将这股突厥精锐一举歼灭。
假如这一次,宝音公主不在队伍中,护卫统领可能会选择冒险一试。
可现在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宝音公主的安全。
所以,就算明知道将那些突厥骑兵消灭,抢到那些温暖的帐篷,是度过寒冷夜晚的最佳选择,护卫统领不得不慎重考虑。
可护卫统领却不知道,一旁的宝音公主已经将他们的对话,全部收入耳中,
只见她站起身来,将身上的斗篷一把扯下,从马鞍上抽出李世民送给她百炼横刀,冲着护卫统领说道。
“既然有更暖和的帐篷,为何还要在寒冷的夜里扎营?”宝音的眼眸在夜色中亮若寒星。
“我可不像娇滴滴的汉家小娘子,有的是气力和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