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乾风云起苍穹 > 第191章 后院安家,书坊访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1章 后院安家,书坊访贤

“闲逛”了大半个威宁县城,溜溜达达回到县衙,日头已经有些西斜。

苏康一脚踏进门槛,没有直奔肃杀冰冷的大堂,也没去翻看那堆得像小山似的、前任留下的陈年卷宗。

他直奔二堂而去,提起自己的行李,就直接领着王刚和柳青,转去了后院。

前任杨县令的家眷仓惶离去的痕迹还残留着:一盆养得半死不活的月季歪在墙角,后院里堆着些零散没来得及带走的旧物什。

但整体还算齐整,几间主屋打扫得也算干净。

“少爷,这……”

王刚有些不解,这位爷昨天还绷得像临战状态的兵,今天突然琢磨起安窝了?

苏康却没解释,只利落地挽起了新换的常服袍袖:“看什么看?快去搬东西!总不能连个正经睡觉的地儿都没有。”

他语气平常,透着一股子“理所应当”的闲适,仿佛巡视完自家领地的老虎,此刻正优哉游哉地给自个儿的老虎洞垫草。

只来回两趟,他就和王刚一起,把从京城带来的那些行李都搬进了最大最敞亮的那间正屋。

柳青抿嘴一笑,也不多问,手脚麻利地开始归置,把那点姑娘家特有的灵巧劲儿全用在整理少爷的内务上了,很快就把硬邦邦的床板铺上了厚实的褥子,挂好了素色帐幔。

那个在县衙混了多年、昨天被杨夫人遗落在厨房的王厨娘,正搓着手,局促不安地站在角落张望。

苏康目光扫过她那张沾着些油烟的脸,声音平和却不容置疑:“王婶,留下吧。灶上的事,还归你管。月钱照旧。”

王厨娘愣了一下,随即脸上涌上巨大的惊喜和一丝惶恐,连忙弯腰:“哎!哎!谢……谢大人!小的这就去……就去给大人烧水做饭!”

安窝行动,效率极高。

当晚,县衙后院最大的正房里,就重新亮起了昏黄的烛光。

苏康洗了把脸,换上家常衫,坐在靠窗的桌前。

窗外月色清泠,院内寂寂无声。

他看着桌上摊开的地图——上面是他今日“闲逛”时,凭借着过人的记性勾勒出的威宁布局草图,几条代表主干道的粗线旁,几个被着重标记的点清晰可见:粮庄、布庄、杂货铺、药铺、酒楼;还有一个偏僻不起眼的标记:冯记书坊。

他手指无意识地在那几个点上划过,目光沉静如水。

一夜无话。

没有预想中的夜探,也没有三更点灯翻卷宗的举动。

整个后院,只有柳青屋里低低的呼吸声,王刚在侧屋偶尔翻身带起的轻微床板响动,以及王厨娘在自己小屋子里带着满足的小呼噜声。

苏康的房里,灯火熄灭得最早,也最为沉寂。

翌日,天刚蒙蒙亮。

第一缕晨光刚染白东边的瓦檐,后院空地便响起了节奏明快的脚步声和隐隐的破空声。

苏康只穿着一身利落的短打,竟像回到了京城苏家大宅的镜湖畔一般,在小院里扎扎实实地跑起圈来。

汗水很快浸湿了鬓角,他又拉了几个架势,虎虎生风地打了一套军体拳。

十多日路途颠簸中断的筋骨在这一刻被彻底唤醒,整个人神清气爽,眉眼间那股被刻意收敛的锐气,在这晨光与汗水之中又无声无息地弥漫开来。

这才是他习惯的节奏,身与心都要打磨锋利了,才好办事。

待到日上三竿,用过王厨娘端来的热粥小菜,苏康已经收拾停当。

他换上一身半新不旧的鸦青直裰,少了官袍的威严,却多了几分沉稳的书卷气。

“王叔,备车。”

“是,少爷。”

王刚也不多问,麻利地去后院马厩牵出了那辆从京城带来的半旧青蓬马厢车。

车子出了县衙后门,并未驶向任何一处繁华街道,反而在苏康的示意下,晃晃悠悠朝着昨日那条窄巷拐去。

巷子依旧清冷。

冯记书坊那块褪色的旧木板招牌,在上午并不热烈的日光下显得愈发黯淡无光。

马车在巷口停稳后,苏康下车,让王刚在车旁等候,自己抬步走向那半开的陈旧门扇。

店堂里光线昏暗,浮尘在唯一的光柱里无声地上下翻飞。

书架下,那个戴着破旧毡帽、身形有些佝偻的伙计(或是冯铮亮本人)听到脚步声,慢吞吞地直起腰,从一架高梯上挪着下来。

他眯着眼看向门口逆光中走进来的身影,脸上没什么表情,只带着常年浸在墨香与尘埃里的疏离和麻木。

“这位客人,要寻什么书?”

他的声音,有些低沉沙哑。

苏康站在略显逼仄的书店中间,目光并未在那些落灰的线装书册上停留,反而直直地看向眼前这位店主人,拱了拱手,开门见山:“冯先生?”

冯铮亮扶着梯子的手微微一顿,枯瘦的脸上肌肉牵扯出一个像是“惊讶”的神情:“正是老夫。苏……大人?”

他终于认清了来人,声音里带上一丝极力掩饰却仍透出来的愕然。

他实在没料到这位新县令会亲自登门,出现在他这荒凉的书坊里。

苏康神态自若:“正是本官。此次冒昧登门,是有一事相请。”

他看着冯铮亮那双布满岁月痕迹却又深邃难测的眼睛,声音清晰平静:“冯先生在威宁衙门行走多年,熟知本地人情世故,才学能力皆有口碑。本官初来乍到,诸事繁杂,正需一位得力臂助,参赞公务,熟悉典例。不知冯先生,可愿再屈尊回衙门,担任师爷一职?”

这邀请来得太直白,也太出人意料。

冯铮亮明显愣住了。

他下意识地捋了一下山羊胡须,嘴唇微动,一时竟忘了词儿。

他万万没想到,这位新县令不仅亲自来了,还是来“请”他的?

“至于薪俸,”

苏康顿了顿,语气郑重,甚至带着一点不容置疑的“大方”,“月俸十五两银子。”

这话刚落地,冯铮亮那双浑浊的眼睛里,陡然掠过一丝极其复杂的光彩。

十五两!

这比他当年在杨运来手下当差时的十两俸银还要高出整整五两!

这对于守着这间几无进项的破书坊、几乎要靠着清苦度日的冯铮亮来说,不啻于天上掉下个大馅饼!

震惊、疑惑、难以置信,还有一丝深藏于眼底几乎难以察觉的微光,在他脸上交织变幻。

空气凝滞了片刻,书店里的浮尘仿佛都忘记了飘动。

就在这片刻的沉默里,远处隐约传来一阵咕嘟咕嘟的声响,还飘散着一股浓郁熟悉的香味——邻居家那锅炖了一早上的烂糊肉,大概正是火候!

这阵烟火气的暖香,像一个极其细微的楔子,轻轻敲开了凝固的气氛。

冯铮亮那原本绷紧的、带着探究和防御的脊背,似乎微微松弛了一丝丝。

他看着眼前这位年轻县令脸上清晰流露的诚意,再想想自家后院那五张嗷嗷待哺的嘴巴,心里那点百转千回的疑窦和对未知的忧虑,终究抵不过这实实在在的五两银子的重量,也抵不过这飘渺却又诱人的“安稳”气息——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位置上的。

他张了张嘴,喉结上下滚动了两下,最终,那干枯的脸上努力挤出一个带着点感激、更多是苦涩复杂的笑容,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微微颤抖:

“苏……苏大人如此抬举,老……老朽,惭愧。”

他抬起枯瘦的手,又下意识地在身后的大书架上摸索了一下,仿佛在触碰某种支撑,“但既然大人不弃老朽衰朽,老夫……敢不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