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如果唐仨仁真的利用这五十万两银子,在宝庆地区实施这样一场土地革命,那么无疑会在短时间内引起巨大的社会震动。

首先,对于广大农民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他们长期以来饱受地主剥削,不管是谁来当这个皇帝,他们依然生活困苦,如今有机会获得自己的土地,自然会欢欣鼓舞,生产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此外,还有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那就是时空悖论。唐仨仁作为一个来自未来的人,他是否能够真正改变历史?他的行为是否会对未来的时空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这些问题都是无法回答的。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后来能够活下来的人们,哪一个祖上没有阔过?所以,保不准唐仨仁六百年前的祖宗,就是个地主之类的。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一想到这里,唐仨仁突然有些尴尬了,哪怕知道这方时空不是他唐仨仁所处的那方时空,但这里同样是大明,是我汉家最后的大明!

如果他唐仨仁将这个时期的大明改变了,那是不是意味着几百年后,他唐仨仁将没有机会出现在世间?

如果他唐仨仁几百年后没办法出现在世间,那现在站在这里的,又是谁?南柯一梦还是犯了臆症,

这些问题如同一个死循环,不断地在他脑海中盘旋,让他头痛欲裂。历史的洪流哪里是科学所能轻易撼动的?或许科学的尽头就是玄学啥的,

“无论如何,我是汉人这件事情没办法被改变....”

答案很明确了,唐仨仁深吸一口气,不是谁都有机会穿越回到几百年前的家乡,他必须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尽管未来充满了未知与变数。

他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对这个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但他也明白,历史的走向从来都不是个人所能轻易改变的。他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守护这片土地,去守护那些无辜的生命。

“标总,接下来我要做的事情,如果你察觉到什么不对,一定要制止我....”

朱标头一次见唐仨仁这般的郑重其事,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莫名的紧张感。

“老唐,你这是何意?你不会是想拉着我跟你一起在这里直接造反吧?”朱标试探性地问道。

唐仨仁一头黑线,他脑子有坑才会拉着你这个大明的太子爷一起去造大明的反:“你想多了,我就是想让你同意一件事,接下来我可能需要他们帮我做一件私人的事情。”

朱标闻言,神色如常:“老唐,我还以为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你的私事你尽管说,只要我能做到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唐仨仁感激地看了朱标一眼,随后开口道:

“毛镶,听见了没有?这一次我是征得太子殿下同意的,你派两百锦衣卫出去,帮我寻一个地方,确切的说,是一处村庄...唐家庄....”

如果唐仨仁没有记错的话,六百多年后,他出生的那个村子这个时候还没有出现呢,不过唐仨却知道,几百年后的那个“唐家庄”在后世因为战乱也迁徙过几次,族谱上面记载过一个位置,按照那个位置去找一下吧。

或许能找到,或许找不到,这个时候谁又说得准呢。

或许,唐仨仁只是想寻到那个地方,最后看上一眼也好,不去打扰,只是看上一眼,

算是给自己穿越到这个时代,给后世的自己,留下一点念想吧。毕竟,谁能想到,六百多年后的他会成为六百多年前的大明的一员,还跟大明的太子爷称兄道弟呢。

唐仨仁心中暗自思量,脸上却是不动声色,继续对毛镶吩咐道:“记住,找到之后,不要声张,也不要打扰那里的村民,只需回来告诉我位置即可。”

毛镶闻言,心中虽有疑惑,但有了前一次的事情,现在他可不会多问,点头应下。

朱标在一旁听到唐仨仁对毛镶的话哈,心中虽有好奇,但也没有多问,他深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既然唐仨仁不愿多说,那他也不会强求。

“唐姓在我们这宝庆府不算是小姓,光是我们知晓的就有三个庄子,不知道这位大人想要寻的是哪一处?”

想要快速的寻到一个地方,最好的法子,自然是借助地方的力量了,朱标与唐仨仁都不方便出面,身份在这种偏僻的地方有点夸张了,毛镶同样如此,他好歹是老朱身边的红人,若是他毛镶表明了身份,岂不是在告诉整个宝庆府的人皇帝来了吗?

就算不是皇帝来了,能够让毛镶全程保护的,至少也是太子殿下来了,这还得了,只怕把这些地方官吓死都有可能。

所以毛镶让一个锦衣卫的百户出面,寻到了宝庆这边的知县——宝庆府在大明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县,“宝庆府”这个称呼是后世的一种旧称。

知县姓黄,好像当地百姓都称其为“黄世荣”,这个名字,唐仨仁总觉得在哪里听到过,对了,若是这个时候冒出个“喜儿”来就对得上了。

不过眼下可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唐仨仁很快将思绪拉回,对毛镶道:“你让那百户告诉那黄知县,就说有故人回乡来访,想要看看宝庆府的风光,让他准备一艘船,至于后续的事情,什么该问的,什么不该问的,提醒一下就是。”

毛镶闻言,立刻明白过来,这是要微服私访啊,心中不由对唐仨仁的身份更加好奇,但面上却是不动声色,点头应下。

唐仨仁又对朱标道:“朱兄,咱们也准备一下,换身衣裳,免得被人认出来了。大炮,一会你与毛镶留在队伍中,照顾好唐和...”

这唐和虽是个小娃娃,不过这段时间跟着大队伍走了这么远的地方,倒也不哭不闹,显然之前有些习惯了这种远距离的行军吧。

朱标闻言,也是点头,他心中同样好奇,不知道唐仨仁这次来宝庆府,到底是为了什么,想来很快就能够知晓答案了。

三千将士的出现把宝庆这边的官员们吓了一跳,有人猜测会不会是朝中来了大人物,不过谁也不敢靠近,唐仨仁让这三千人寻了个取水较为方便的空旷地方安营扎寨,在知道这支队伍是李文忠将军率领的大军前锋队伍时,倒也没有谁敢上去过多询问了。

几人很快准备妥当,毛镶让那锦衣卫的百户去寻那黄知县,而唐仨仁和朱标则是在一个码头附近站了好一会,

不一会儿,那百户便带着那黄知县匆匆赶来,一见到唐仨仁和朱标,黄知县便是吓了一跳,他没想到这两位竟然如此年轻,而且气质出众,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虽然是小地方,但能够当上知县的,哪里有什么眼瞎的?黄世荣当然看出来眼前这两位绝对是真正的大人物。

尤其是朱标,小地方的官员虽然大多数没有机会见过太子,但不少官员每几年要去一趟应天府,远远的见过洪武大帝是真的,一些小地方的官员也拿到过朱元璋的画像什么的,画得再不像估计也有人能够分辨出来。

朱标与老朱的外表有六分相似,最重要的是黄世荣把所有见过的“达官贵人”都想了一遍,哪怕是他的顶头上司,都没有眼前这个贵公子哪怕十分之一的贵气。

“大人,黄知县硬是要跟着过来,说是不放心....”

锦衣卫百户是个年轻的小伙子,显然是毛镶的亲信,他颇为无奈的解释了一句,唐仨仁轻轻点头,目光平静的看向黄知县,道:“黄大人有心了,既然来了,那便一起吧。”

黄知县闻言,心中稍安,连忙躬身行礼,道:“下官黄世荣,见过两位大人。”

不知道这两位的身份,恭敬一些总是不会错的,朱标微微一笑,道:“黄大人不必多礼,我等此行低调,还望黄大人莫要声张。”

黄知县心中一凛,连忙点头应下,心中却是更加确定这两位大人的身份非同小可。

一行人随即朝着早已准备好的船只行去,朱标一边走边与黄知县交谈,询问着宝庆这边的情况,黄知县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船只缓缓驶离码头,唐仨仁站在船头,轻声说了一句:

“沿着这条支流往下行十余里....”

黄世荣很想问一下,这两位当中,该不会有一人出自他们宝庆吧?这是衣锦还乡来了?也不知是朝中那一位大员,想一下,能够让三千将士随行的,这起码得是位侯爷了,大明二十四侯爷当中,好像没有姓唐的是楚湘这边的吧?

“老唐,如果找不到那地方,也没关系,唐家铺还在....”

战乱之下,无数的村子消失,连同那里的人,所以朱标对于唐仨仁能不能寻到某个庄子这件事并不抱希望,不过看唐仨仁的反应,若不去寻找一番,肯定不会彻底放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