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要知道,空印案在当时可是震动了整个大明官场,涉及官员之多,令人咋舌。那些被牵连的官员,有的或许真的只是无辜受累,但在这权力的游戏中,谁又能说得清呢?

唐仨仁心里明白,这“空印”一事,若真的“爆雷”,那将是一场怎样的风暴。按老朱的脾气,可不会管你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欺骗他的,在老朱看来,只要是欺骗他了,就是欺君之罪,这放在任何一个帝王那里都不是能够轻易避开,而现在,几乎从上到下,除了老朱之外,所有官员都知道的一件事情。

空印,就是在一些文书上先盖上章,然后等到了需要用到文书的时候,再填上具体的一些内容数值什么的。

说好听点叫方便诸多官员公干,说难听点,就是弄一张空白的“圣旨”,上面你想填啥内容自己填就是了。

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不会因为个人的意志而停歇。

好在唐仨仁早就知道这段历史,所以自然早就有所准备了,只不过就算早有准备,也只有尽力而为,希望能在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中,保住更多人的性命。

哪怕是一群恶心的官员,那也不能这么被老朱杀了,而是应该留着当一阵子牛马之后,若还有改过的可能,就先留着吧。

为什么会考虑应对这即将到来的风波,唐仨仁想的是,大明的人好不容易摆脱了“低等人”的枷锁,才刚稍微放松了没多久,因为“空印”的事若是死的人太多,不管是不是官员,牵扯进来的普通人同样不会少。

唐仨仁早就召集了一批能工巧匠,开始研制水印技术,其实就是一种“隐形的章子”,本来是为未来的大明宝钞做准备的,结果这空印一事先来了,其实大明的一些文书保密方式还是有不少的,比如说一些“火泥封信纸”,一旦信封有半点受损的情况,这封信基本可以断定已经无效了。

“上位,出大事了....”

正史上,毛镶是怎么进入老朱的视线的,其中就有“空印”这件事情,按明朝规定,每年各部政司、府、县都要向户部呈送钱粮及财政收支、税款账目。户部与各布政司、府、县的数字须完全相符,分毫不差,才可以结项。如果有一项不符,整个账册便要被驳回,重新填报,重新盖上地方政府的印章。

朱元璋时明朝的首都在南京,也就是应天,全国各地官员都要到南京来报送账册。当时上缴的是实物税款即粮食,运输过程中难免有损耗,出现账册与实物对不上的现象是大概率事件。稍有错误就要打回重报,江浙地区尚好,而云贵、两广、晋陕、四川的官员因当时交通并不发达,往来路途遥远,如果需要发回重造势必耽误相当多的时间,所以前往户部审核的官员都备有事先盖过印信的空白书册以备使用。

这原本是从前朝既有的习惯性做法,也从未被明令禁止过。

但是老朱这位苦哈哈出身的皇帝不知道啊,就算知道也不会允许出现这种事情滴,同时明初的不少官员不仅沿用了前朝的一些管理方法,他们本人也算是前朝的官摇身一变成了大明的官,这就懂了吧?

老朱正在与朱标讨论一些事情,突然间秘书团的一位主事的年轻人拿了一份奏折闯进了大殿,二虎带着他一起来的,这年轻人好像是叫什么黄子澄来着,这黄子澄说真的还是个名人,只不过不是因为名声好才出名的。

洪武元年的时候黄子澄刚十八呢,这个时候年纪也只是二十四五的样子,正是当打的时候,若是唐仨仁在这里,一定会感叹老朱是真敢用这种头铁的家伙啊。

当然最初的时候唐仨仁是想推荐一位的,就是那位更头铁的铁弦,可惜这个时候这位“铁公”应该才十岁呢。

“黄子澄,你搞什么鬼?出什么大事了?”

如果不是出了天大的事情,这秘书团的黄子澄也不会这般急轰轰的跑过来,甚至连通报都忘记了。

黄子澄喘了口气,神色凝重地道:“皇上,户部最近有不少地方上报的钱粮账册有问题,经过仔细核查,发现很多账册都是事先盖好印信的空白账册,被地方官员随意填写。”

老朱一听,眉头紧锁,怒道:“竟有此事!这些家伙真是胆大包天!来人....”

声音未落下,朱标看了一眼黄子澄,之后制止了老朱:“父皇,此事涉及官员众多,若是大张旗鼓,只怕会引起朝野震动,另外,这空印一事,儿臣早就知晓....”

啥?太子朱标居然站出来要给诸多文臣背书?黄子澄愣了一下,若是换个人敢这么说,他直接就怼过去了,好歹也是老朱座下的“秘书”,除了太子谁敢不把他放在眼里?

老朱闻言,沉吟片刻,察觉到朱标似乎有什么没有说出来,深深的看了一眼黄子澄,这家伙,是谁的人?道:“你先退下,让李善长那家伙将所有有问题的账册全部送上来,朕要亲自过目。”

黄子澄应了一声,躬身退下,低头的瞬间,眼中闪过几许不明所以,按老朱的脾气,居然会忍住没有当场发怒?

更让黄子澄惊讶的是,太子的话分量当真是重啊,看似轻轻飘飘的一句话,直接就堵住了上位要大杀特杀的开始。

等这黄子澄退下之后,二虎按老朱的吩咐屏退左右,奉天殿里只余下一个从大明建立起就跟着老朱的大太监。

此时那大太监眼观鼻鼻观心,就像入定了一般,无论老朱与太子说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他都表示习惯了。

“标儿,空印文书一事,你早就知道?”

朱标撇了一下嘴,表示当然知道,他可不像你这位苦哈哈出身的皇帝,从一开始除了打仗就打仗,可以说朱元璋是一位很厉害的军事高手,打仗方面甚至可以与徐达较量一二,要不然后世为什么说老朱的二十多个儿子当中,最像老朱的就是燕王朱棣了。

“知道,这空印文书算是诸多官员的无奈之举,虽然其中也有一些不法之辈利用这个漏洞中饱私囊,但也不能说这一举动是错的,只能说是大明的一些制度还不够完善,完善一番就是进步了,没必要大杀特杀....”

朱标的话在老朱听来简直就是匪夷所思,老朱瞪大了眼睛,也就是说,太子朱标在早就知晓这件事情的前提下,帮着那帮子贪官污吏瞒着他这个洪武皇帝?

眼看老朱就要彻底爆发,朱标突然轻飘飘的来了一句:

“老唐说他早就想到解决空印一事的方法....”

果然,老朱的脸色瞬间由阴转晴,真的假的?

“哦?仁伢子又有办法?”老朱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急切,显然对于解决空印文书一事,他也是颇为头疼的,不知道还好,知道了这事,老朱能不头疼吗?总不能将所有人都杀了,那么以后户部收税这事谁还愿意干?

朱标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是啊,老唐说,这空印文书之所以会成为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咱们大明的范围太大了点,以后大明的疆域还会更大,若是真因为这事再杀官员,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小小的拍了一下老朱的马屁,朱标微抬眼看了一眼老朱的眼色,果然,自己这父皇也是个喜欢听好话的。

老朱闻言,眉头微微舒展,他看向朱标的眼神里多了几分赞许,这太子,看来是真的长大了,懂得如何为君分忧了。

“那唐仨仁具体是怎么说的?”老朱追问道,他对于唐仨仁这个年轻人,还是颇为看重的,此人是个难得的人才,就是生死不肯入朝为官,说什么“大明的官狗都不当”之类的话。

“你看这张纸....”

朱标也不废话,直接上干货,这张纸还是他前两天从唐仨仁的书房里顺手带回来的,之前一直没有搞明白,直到昨天对着阳光透着纸张看时才发现,那张纸上有一层淡淡的印记,是几个字的水印。

老朱看着这么一张白纸,一脸的懵,朱标想了想,让老朱将纸对着那灯光仔细看一下,果然,下一秒老朱就发现了其中玄机。

“父皇,咱们大明一些距离远的地方运送粮税啥的进京,可以让他们用这种纸做为批条....当然,这水印纸的事可以让他们知道,但发行的纸张数量严格限制....”

老朱瞬间明白朱标的意思,就是说以后发一些数量限定带有水印章子的批条给下面的官员,距离远的等粮税押送进请京时再拿出这种纸来填写。

“等等,标儿你这不是想让朝廷带着所有官员一起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