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玉光的指引

“续脉”玉在脉树根须的茧里待了七日,第七日的月升时分,玉身突然透出七色光,像脉树开花时的倒影。灵汐凑近看,玉里竟浮出细碎的影:是守脉人在旧脉墟埋石罐的场景,白老往罐底铺了层碎玉,火丫头往缝里塞了把脉草籽,山伯用脉骨在罐身刻下第一笔脉纹……影到最后,化作七道光钻进玉心,玉尖突然射出道银线,落在铜镜上。

铜镜里的七脉图开始转动,光崖、焰谷、雾海等七处地点旁,各多出个小小的刻痕:光崖的刻痕像片碎裂的镜,焰谷的像块缺口的石,雾海的像半片贝壳。“是守脉人没来得及补的脉痕。”石砚摸着脉树的根须,根须传来细微的震颤,“续脉玉在说,光净化地浊还不够,七脉的旧伤得亲自去填。”

阿昭翻出那本守脉人日记,最后一页的图上,七处地点旁突然渗出墨痕,分别写着“补”“填”“合”“固”“通”“融”“连”七个字。“‘墟’是源头,这七个字才是收尾。”他指着“补”字对应的光崖,“光崖的光环边缘有处缺口,我上次去时就发现了,当时以为是自然磨损……”

灵汐摘下铜镜时,镜光里飘出缕银亮的丝,是风脉的气凝的。丝落在“续脉”玉上,玉身的光更盛了,竟在地上映出条光带,顺着脉草蔓延的方向,往光崖的路延伸。“看来得先去光崖。”她把玉小心地放进贴身的囊袋,囊袋里的脉草籽突然发芽,顶出片小叶,叶尖指着光带的方向。

(二)光崖的镜补

光崖的光环在晨雾里泛着冷白,边缘果然有处半尺宽的缺口,缺口处的崖壁焦黑,像被浊气蚀过。石砚拿出那把铜锄,锄刃的陆脉纹触到焦黑处,竟“咔”地碎了片细屑——是当年地浊侵蚀的余痕。“守脉人日记里说,白老做过面铜镜补光环,难道就是……”灵汐突然想起脉树桠上挂着的那面铜镜,赶紧取下来。

镜背的光脉明纹一触到缺口,光环突然剧烈震颤,缺口处的焦黑竟往镜里缩。镜中浮出白老的身影,他正举着另一面铜镜往缺口上贴,镜边的缺口形状与眼前的一模一样。“当年地浊冲垮光环时,我熔了三块灵核碎补镜,可惜没能封死缺口。”白老的声音混着光环的嗡鸣,“后来人若能寻到焰谷的温石末、雾海的珍珠粉,混着光脉的气,定能补全。”

阿昭立刻从行囊里翻出两样东西:焰谷的焰芯碎磨的粉(上次取碎玉时特意留的),雾海潮眼捡的珍珠碾的末(海脉守脉人曾说这是“凝光珠”)。灵汐引着光脉的气往镜背注,石砚用铜锄将粉与末拌匀,往缺口处填。刚填到一半,铜镜突然发烫,镜里的白老与灵汐同时伸手,在缺口合拢的刹那,镜边与光环的纹严丝合缝对上,缺口处爆出片金亮的光,像新镶的边。

光环补全的瞬间,“续脉”玉从囊袋里跳出来,往光崖深处飞去。那里有处废弃的石屋,是白老当年的居所,屋角的石台上,摆着面破碎的旧铜镜——正是白老当年没补完的那面。新玉落在旧镜上,碎镜竟一片片合拢,与灵汐手中的铜镜映出同样的光。“原来白老留了两面镜,一面指路,一面等补。”石砚望着重合的两镜,镜光里,白老的影与灵汐的影并肩而立,像场跨越时光的交接。

(三)焰谷的石填

离开光崖时,脉草叶尖的指向转了,往焰谷的方向弯。焰谷的火心旁,果然有块凹陷的脉石,石上的火脉纹断了半截,断口处凝着层灰(是地浊蚀后的死痕)。阿昭想起日记里“火丫头敲温石浇脉根”的话,往火心深处走了三里,果然在岩壁后找到片温石矿,矿脉的纹与凹陷石的纹能对上。

“得用活的火脉气融温石。”石砚举起铜锄,锄刃的陆脉纹撞上岩壁,震落几块温石。阿昭将焰芯碎玉按在温石上,引火心的焰往上烧,温石慢慢变软,像块发红的面团。灵汐用铜镜照住凹陷处的死痕,镜光里浮出火丫头的身影,她正举着锤子敲温石,额角的汗滴进火里,爆出细碎的火星:“脉石要烧透了填才牢,混点水脉的润气防裂。”

阿昭赶紧往融软的温石里掺了些雾海的水,水遇热化作白汽,竟在温石里缠出层水纹。他们合力将温石填进凹陷处,石砚用铜锄压实的瞬间,断口的火脉纹突然活了,顺着温石往上爬,与火心的纹连在一起。焰谷的火突然拔高丈许,发出“轰”的声响,像在欢呼。

“续脉”玉落在补好的脉石上,石上的灰痕全被玉光吸走,露出底下新鲜的石色。玉里浮出火丫头的笑脸,她往阿昭手里塞了块温热的石片:“当年敲温石总怕敲碎,原来后来人比我手巧。”石片刚触到阿昭的掌心,就化作道暖流钻进他的脉息里,往后他引火脉气时,指尖竟多了点柔和的光。

暮色降临时,他们坐在焰谷的火边,看“续脉”玉的光映着补好的脉石。铜镜里,光崖的镜、焰谷的石都亮着,像串刚点亮的灯。石砚翻开《山川志》,新的字迹正往上冒:“补的是痕,续的是脉,守脉人守的从来不是脉树,是七脉里流动的暖。”

风从谷口吹进来,带着脉草的清香,卷着他们的笑声往雾海的方向去——下一处,该去填雾海的贝壳缺了。而“续脉”玉的光,已经在火边的沙上,画出了雾海潮眼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