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话嘛,瑞丰好不容易才涨上去的。
李云皓无语。
好不容易?
可真是太不容易了。
整个港股有几只股能在第一天就翻两倍的,瑞丰现在的市值已经超过千万了。
一支好的股票可不是希望他高的稳定,而是应该还有一个冲的机会。
“下班了,明天还有的忙呢。”
宁川看了看表,根本就没到点儿。
“你翘班唉。”
“……嗯。”
李云皓沉默,然后应声。
顺便弯腰拿走了宁川身后的外套。
“喂,扣你工资唉。”宁川对着越来越远的身影道。
“好。”
但李云皓只是背身冲宁川摆了摆手。
真是,臭屁死了,臭屁大王。
人都有傲慢,李云皓对市场与交易这方面的傲慢尤为显眼。
对于今天发生的这一切,他没有任何做得好的得意,只有一种早已预知结局的松弛。
就像学生时代卷子背后的一道附加题,当学霸们还在咬着笔杆思考,而你早已看清题目的奥秘藏在那个公式的变形中。
同一个世界上为什么要同样存在这这样的人,这是对努力两个字最大的漠视。
哼,他也下班了。
………………
第二天下午许书澜就回来了。
他在燕京机场没有转机回江城,反而是等着李云皓。
因为两人被商务部约谈了。
宁川真是笑死,这也在这俩人的算计中吗。
本来周娜说她去的,因为她在燕京待的时间长些,上下关系早就打通了。
但李云皓的意思是不太合适,身份不对等。
说白了,他俩晚上能陪领导喝一口,周娜能吗?
这都属于该啊,看看这一个月给那几个车企嚯嚯的。
那车企一半以上都是国企,告状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
现在也就是坐下聊聊,毕竟独有技术优势有很大可能造成垄断风险。
这俩人的行为已经有垄断协议的势头了。
不过宁川肯定是不害怕的,反正这烫手山芋留他们手里的时间不长了,骂他们他们就赶紧公开卖了呗。
欸?
哪里不对了。
我敲李云皓,这家伙怕是已经算到了吧,他们就是要让官方也吃哑巴亏。
我嘞个豆啊。
人怎么能有心眼子到这个地步,太可怕了。
宁川跑到隔壁办公室露了个头。
“娜姐,有什么新闻吗?”
“我还没看,我让他们抓取一下。”
“好。”
网络爬虫的速度总是快的,没一会儿他们就了解到了燕京大概的情况。
许书澜到了燕京就被人拍了,毕竟他现在站在风口浪尖之上的人物,被拍也很正常。
但就这么让人明晃晃拍着进了商务部是这俩老狐狸能干得出的事情吗?
宁川是没那个宫斗的脑子,但他太了解这俩人,那是平时照个相都不愿意的主,更别说上这种负面新闻了。
除非是他们成心让人拍的。
好像全连起来了,他应该知道这俩人要做什么了。
宁川内容还没看完,起身撒腿就跑。
“你又跑啥?”
“娜姐,我们被做局了。”
“啊?”
“不说了,我得去抄底了。”
“啊??”
………………
网络论坛。
「837又挂单了,瑞丰的价格都涨到37了,他还挂24.9,是什么市场大促吗,他这单挂的让我以为是系统bug了。」
「挂了三单了,一单七百五十万,真有钱。」
「我靠,五单了。」
「六单了。」
「八单了……」
「……六千万啊,世界上多我一个有钱人会怎样啊。」
「大佬这什么意思啊,挂这么多是要逼良民下海啊。」
「谁会理,这么低的价,就算要抛也不可能抛给这么低的。」
「别说了,开始跌了。」
「不能吧,就算837大佬他方人也不能这么方……吧。」
「我靠,停市了。」
「我纯吃瓜不炒股,有没有人能告诉我停市什么意思?」
「停市是说在短时间内股价大幅波动的冷静机制,一般会暂停交易五分钟。」
「我完了,我今早35.5入的,我要去抛掉。」
「这会儿散户一撤,基金杀入,未来散户再想进可就要大价钱了。」
「还能有现在大价钱?早就该知道瑞丰首日涨得虚高,真是让迷了眼。」
是,所有人都说撑一撑就过去了,但是有谁能撑,那是多少个家庭赖以为生的资本。
宁川看着股民逃命似的在不停卖出,然后一笔笔大额挂单进入。
眼见着他们这一进一出不知道有多少钱就钻进了机构投资者的兜里。
他现在有点能理解李云皓的心态了。
看惯了眼前的疯狂,人是会慢慢长出冷漠的壳的。
在这个市场中,只有少部分人能称作玩家,剩下呢?
是无双里的小怪,是砧板上的猪肉,是割了一茬又长一茬的韭菜。
同情是其中最无所谓又不值钱的东西。
烦了,没意思。
宁川也不管他的挂单有没有人问津,他把电脑关掉,抓起背包回家了。
本来传播在网络上的小道消息,在瑞丰股价大幅反弹之后,李云皓跟许书澜进了商务部的消息成了个热点新闻。
截止到这件事爆出来的时候,当天的大盘已经收市了,说实在的大家其实也下班了。
但因为关注度比较高,官方还是趁着天黑把今天的约谈内容放出来了。
其实也没说什么。
李云皓找的借口并不高明,比如什么实验没做完,正好赶到上市当天的休市期才公布。
太糊弄人了。
当然港股的事情跟他们无关,既然当地的证监会没有找他们,那就是没事。
单纯来聊聊技术垄断的问题吧。
文件写的官方,但意思不难理解。
这年代的私企像他们两家一样虎视眈眈盯着全国甚至全世界市场的不多。
有野心的人是藏不住的,狼即使穿上了羊皮,也会在走路时摩擦他藏不住的利爪。
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下,在一切合规的条件下,他们恳请已经突破新技术的两家企业帮助整个行业发展。
当然如果不接受这个恳求,他们也有点别的手段。
好一个恩威并施。
如果是放平时,宁川可能会夸一句好手段。
但今天的重点好像是选错对象了。
既然他们从来也没想过垄断,那就也原谅他们的利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