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的药香尚未散尽,赵明烛的马车已碾着辰露驶入大相国寺。山门前的赑屃碑还沾着昨夜碱草灰烬,这位皇族监考官却径直走向弥勒殿——那尊自南唐保大年间留存下来的鎏金佛像,此刻正透着蹊跷的暖意。
“佛脐有异。”崔月隐用司天监的铜圭测量地面,发现佛像底座温度竟比殿内高出三度七分。墨娘子以金钗轻叩佛腹,传出空洞回响:“是用了南唐宫廷的‘夹纱胎’工艺,中空可容千卷。”
陈砚秋抚过佛像足部的莲花纹,指尖触到细微的凸起。按下第三瓣莲叶时,佛腹突然滑开暗格,涌出带着澄心堂纸香气的卷宗。最面上那卷《朱衣密档·甲编》的题签,竟是用真宗朝特有的青鸾血墨所书。
“果然在这里。”赵明烛展开虹膜异色症的双眸,瞳孔中映出卷宗上隐形的批注,“韩似道把南唐至庆历的科举秘史,全藏在了李煜亲制的佛像里。”
众人急忙展开卷宗,发现每页都采用“三重隐写术”:明面是普通的考官日记,用矾水写就第二层舞弊记录,最深的第三层则需用碱草烟熏方能显现——记载的正是通过科举操控国运的星象公式。
巳时的日光穿过棂格,正好照在《乙编》某页的漕运图上。崔月隐突然惊呼:“看这些标注!天圣五年的漕银作弊案,竟与黄河水患有关联!”图中清晰显示,每当科举录取人数超出特定数值,漕官便会在特定河段投放厌胜之物,人为制造决口以“平衡文运”。
墨娘子用丝线将漕运图与星象图重叠,丝线交叉处正好指向汴京贡院:“原来科举不仅取士,更是调节天地气运的阀门。录取太多寒门则地气亢盛,需以水患泄之;过多世家子弟入仕则天气壅塞,需以旱灾调节。”
午时的钟声震落梁上积尘,陈砚秋在《丙编》发现更骇人的记载:真宗朝起,每届殿试后,司天监会根据录取者生辰八字推算国运。若卦象显示不吉,则暗中对排名施以“微调”——这正是历代总有数名进士离奇暴卒的真相。
未时的热风穿堂而过,赵明烛的异色瞳孔突然渗出鲜血。他指着《丁编》上的虹膜图谱:“他们...他们用监考官的眼疾做文章!”卷宗显示,凡有特殊目疾的考官,其虹膜纹路会被拓印下来,制成破解糊名誊录的密钥。
崔月隐急忙取来药箱,用金针稳住赵明烛气血。针尖触及睛明穴时,竟映出卷宗上隐藏的星图——原来赵氏皇族的虹膜异色症,本就是南唐司天监培养的“活体星盘”!
申时的暴雨骤然而至,雨水顺着佛臂流入莲座,突然激活了某种机关。整尊佛像开始缓缓旋转,佛腹中又滑出《戊编》至《癸编》。这些卷宗用的全是澄心堂纸,以蜂蜡密封,记载着历代被篡改的状元命格。
墨娘子用烛火微烤卷宗边缘,蜡融处显出血色掌纹——竟是太宗皇帝的御印!“连官家都...”她颤声未竟,陈砚秋已接续发现:每届科举后,皇帝都需用朱笔在《罪己诏》底本押印,以示替天承担干预科举的罪责。
酉时的暮光中,众人发现最致命的《额外编》。这卷用砭石针刻在铜箔上的记录,揭露了“科举平衡公式”的终极秘密:录取人数需与边境战损、黄河决口、瘟疫死亡人数达成某种算术平衡。而庆历三年的科举大案,竟是为了抵消好水川之战的亡魂数!
戌时的烛火摇曳不定,崔月隐突然用浑仪对准卷宗上的星图:“这些坐标...是历代进士的埋骨地!”星图显示,那些“调整国运”后暴卒的进士,遗体都被按特定方位安葬,形成巨大的风水法阵镇压四方气运。
亥时的更鼓声中,陈砚秋在佛首发现暗格。内藏一方李煜用过的端砚,砚底刻着《璇玑录》终极篇:原来南唐灭亡前夕,李后主曾想用科举星阵逆转国运,但因计算失误反加速灭亡。卷末有韩似道朱批:“今之阵法,犹蹈覆辙”。
子时的夜风呜咽如泣,赵明烛的虹膜突然投射出立体星图。光影交织中,显现出韩似道未能完成的《壬编》——记载着如何用靖康之变的大劫,彻底重置科举体系。星图末端标注:“汴京破日,文运归零”。
丑时的萤火虫聚入佛龛,照见铜箔卷宗上的隐藏文字。原来所有干预都有反噬,历代主导科举平衡的官员,最终都死于非命。真宗朝王钦若暴毙、仁宗朝夏竦离奇中风,俱是星阵反噬所致。
寅时的晨露浸湿卷宗,某些字迹开始显现彩色晕染。崔月隐辨出这是“五色观气法”的痕迹——韩似道早在二十年前,就预测到自己将被星阵反噬而亡。
卯时的曙光初现时,众人终于整理出完整密档。共九编二百零九卷,记载从南唐保大二年至庆历八年的所有科举黑幕。每卷末尾都有血手印画押,涉及官员多达三百余人。
辰时的钟声震响时,陈砚秋做了惊人决定:不销毁密档,反而将其重新封入佛腹。“让后世监考官都能看见,”他执笔在佛臂内侧刻下新诏,“知黑暗而向光明,此乃朱衣真义。”
巳时的烈日下,赵明烛用特制药水处理卷宗。使其遇碱草烟则显形,遇寻常火光则自隐。墨娘子则在佛腹设置机关,唯有同时满足“虹膜异色、碱草烟熏、星象定位”三条件,密档方能重见天日。
午时的梵唱声中,众人将弥勒佛像复位。那些惊世骇俗的密档再度沉睡在佛腹中,唯有佛脐处新刻的《青云誓》隐约可见:“愿后世朱衣者,不必藏密档于暗处,可悬明镜于高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