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道之基,首在根基!
根为本源所出,基为功德所筑!
如万木参天,必根系深扎大地;楼阁千仞,必地基坚固不移!
根脚、德行、道行、气运、功德,此五者缺一不可,方成圣道之基石。
妄图走捷径,根基虚浮者,纵得圣位,如沙上筑塔,终有倾覆之危!”
“次在宏愿!
言出法随,引动地道本源共鸣!
宏愿非空诺,非妄语,乃与天地立约,背负苍生祈盼!
镇元子道友,愿以地书、坤元图、人参果树为凭,梳理洪荒大地地脉,安守四方水土,敕封神只,衍化地灵,终得地道垂青,成就圣业。
宏愿既立,便系地道兴衰,虽万劫亦当力行!”
“再者,为职责!
既成地道圣人,便不再是一己之身。
其身与地道本源相契,其行关乎轮回运转,其念牵动洪荒大地!
守护地道轮转不息,维护洪荒大地根基稳固,此为圣人之天职,无分毫懈怠之余地!
视苍生如棋,置己利于地道之上者,徒有圣名,当受地道反噬,剥夺源气,万劫不复!”
她的话语如同天道箴言,带着轮回意志,深深烙印在在场每一位追求圣位者的元神之中。
“圣位非是终点,而是真正背负苍生、守护一方本源之道的起点!
享圣名,担圣责;得地灵源气,亦承地道枷锁!
心术不正、罔顾职责者,纵勉强成圣,亦为地道之敌,终将在轮回磨盘下灰飞烟灭!”
最后一句话如同惊雷,震得许多心思浮动者心神摇曳,汗流浃背,真正明白了圣位光环下那沉重如山的责任与束缚。
三讲结束,磅礴的地道道韵在殿内缓缓流淌,滋养着每一个听道者的神魂与道基。
然而,众人并未立刻离去,目光灼灼,带着最后的期盼与忐忑,聚焦于法台之上的后土娘娘。
圣道之论已明,成圣之路也已清晰,但最关键的,那成就地道圣人所需的地灵源气,将花落谁家?
后土环视众人,目光深邃如渊,缓缓开口:“
圣基已述,圣责已明。
然大道机缘,必归于有功于地道、契合其理、承其重者。”
她的手在虚空轻轻一拂,四道难以言喻的光晕浮现,似混沌初开的本源气息,似大地最深沉厚重的脉搏跳动,蕴含着让一切生灵渴望亲近又本能敬畏的力量——正是地灵源气!
“幽冥血海,本为盘古开天浊物所聚,洪荒藏污纳垢之所,平衡天地清浊,自有其功!”后土目光投向冥河老祖,“
冥河道友,创阿修罗一族,统御血海;铺设秽源网络,连接洪荒污浊节点,使淤积地煞、残魂怨念得有序引渡,化污为源,反哺轮回之稳定,于修罗道运转功莫大焉!
血海秩序重立,暗合地道‘收容运转’之责!
此乃汝之功!
这一道地灵源气赐予你,当之无愧!”
那道光晕带着深沉浩瀚的血煞与秩序交融之意,落入冥河体内!
顷刻间,血浪在冥河身后虚影沸腾,无边血海与秽源网络仿佛得到升华,气息更加纯粹磅礴,与地道本源的联系瞬间变得深邃不可测!
波旬、乌摩等阿修罗核心激动难抑,伏地叩拜。
“泰山巍巍,位居阴阳枢纽!
泰山府君!”后土声音转向一位身着黑红帝袍、气度威严的中年神只,“
尔乃泰山天生神袛,生具统御阴阳之力。
于泰山巅开辟鬼都,划定阴阳界限,护佑阳间一方安宁,威慑恶灵。
于幽冥,执掌鬼城,立判官府衙,引渡亡魂,赏善罚恶,梳理滞留阳间之魂鬼,秩序井然!
汝之道行、职责,天然契合轮回运转中‘阴阳审判’与‘鬼道秩序’之要义!
根基深厚,有功于地道!
这一道地灵源气,当归汝!”
这道源气比之冥河的更为中正肃穆,蕴含着厚重的阴阳权柄与审判意志,融入泰山府君体内。
他周身帝袍无风自动,鬼都虚影在身后显现,城垣更加清晰雄伟,无数公正威严的判官虚影对空行礼。
他的气息迅速攀升,幽冥秩序之力暴涨!
“紫薇!”后土望向那位身披星辉长袍、温润如玉的男子,“
尔掌星辰权柄,于幽冥深处开辟幽冥星空,引星辰之光普照幽冥暗路,点化残魂,抚慰亡灵,沟通星命与轮回。
此举补轮回之缺,为轮回之地立下未有之功!
更于西方复兴、洪荒多处梳理稳固地脉、建设灵地,贡献卓着!
星辰引路,暗合地道运转之机枢!
当赐地灵源气,归汝!”
星光璀璨的地灵源气融入紫薇星主体内,他身后的幽冥星空虚影瞬间扩张,无数星辰如同活了过来,光芒穿透幽冥,与六道轮盘产生奇妙的共鸣。
星轨流转之间,仿佛为轮回增添了一份指引与守护的意志。
“酆都!”后土目光最终落向一位周身弥漫着森然而庞大帝王气韵的黑袍身影,“
汝承酆都祖脉,统御冥界核心阴土。
稳固幽冥地脉,镇压冥土邪氛,治理阴司混乱,维系庞大幽冥运转之根基,功在地府!
是为守护地道‘死寂归真、轮转有序’之根本。
当得地灵源气,为吾地道圣人。”
这位坐镇阴司核心、总领万鬼、权柄还在十殿阎罗之上的冥府至尊,身影顿时变得幽深难测,幽冥鬼气与帝王威严完美交融。
他对着后土娘娘的方向,躬身肃拜:“酆都得此机缘,定当维护六道秩序,审判世间功过,使幽冥威严不坠!”
泰山府君与酆都大帝得此厚赐,殿内一阵低低的惊叹。
这两位冥神虽然平日名声不显于洪荒众生,但在真正洞悉幽冥运作的大能眼中,其功绩与位置之重不言而喻。
如今地道垂青,正是对其兢兢业业、承负重任的最佳认可。
然而,真正让气氛掀起更大波澜的,是紫薇星主竟然得了四道地灵源气中的一道!
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起来,连冥河眼中都闪过一丝极其罕见的错愕。
紫薇星主,这位曾经的洪荒万星之主,统御星空的帝王,曾在天庭建立前的洪荒星空巅峰争霸中,败于气运正隆、手握河图洛书的帝俊之手,最终黯然退出星空,投入西方教之中,成为星辰院院主。
谁曾想,峰回路转,他竟在幽冥之地,在这黑暗的九幽深处,以“星光接引亡魂、稳固幽冥时空”的独特功绩,并辅以在西方教多年默默积累的、辅佐西方复兴的庞大功德气运,最终赢得了地道圣人的机缘!
紫薇星主面色平静,但眼底深处亦有激动之色闪过。
他周身星光璀璨,那是经过地道本源孕养、九幽洗礼后,更为深邃、包容、仿佛能抚慰亡魂的幽冥星光。
他向着后土深深拜下:“紫薇得蒙娘娘恩典,愿以此身,永镇九幽星序,以星路指引迷途亡魂,光芒不灭,职责不堕!”
就在紫薇星主话语落下的瞬间,一道极其锐利、蕴含复杂情绪的目光,从妖族众人所坐的方向射来!
是帝俊!
这位统领洪荒星空的妖皇,此刻面色依旧保持着帝王的威仪,但眼底深处却翻滚着强烈的不甘,以及一股被命运狠狠嘲弄的刺痛感!
他,帝俊,才是洪荒天地公认、执掌河图洛书与周天星辰的正统星辰至尊!
他建立妖族天庭,统御万灵,威震寰宇!
为了突破天道桎梏,他耗费无尽心力、资源,带领妖族顶尖力量亲自督造混沌胎膜大阵,他几乎付出了一切努力去争取这一线证道之机!
结果呢?
当初天道圣位没有他的份,如今地道也没有垂青他这位万众瞩目的星辰之主,反而地灵源气落到了当年在星空争夺中被他击败的对手——紫薇星主头上!
一个失去了星空权柄,寄人篱下寻求庇护的“失败者”,如今却凭借在幽冥的“异端”成就,走到了他的前面,获得了这梦寐以求的证道机缘!
这怎能不让他心中怒意翻腾?
仿佛有无形的大手狠狠扇在了他这位洪荒主宰的脸上,火辣辣的痛!
他握紧了袖中的拳头,指尖几乎嵌入掌心,才勉强维持住表面的平静。
四道地灵源气各有归属,轮回殿内的氛围在短暂的高潮后,迅速归于一种沉凝的平静。
后土娘娘的身影渐渐隐去,只留下一道回荡的箴言:“
机缘已授,善加参悟,他日功成,方不负地道期许。”
殿门缓缓开启,众大能心思各异,鱼贯而出。
泰山府君、酆都大帝、紫薇星主三人瞬间被无数复杂目光包围——有羡慕,有祝福,有探究,亦有深藏的不甘。
泰山府君与酆都大帝面色肃然,对着各方或熟悉或不熟的问候微微颔首致意,便化作两道遁光,一往泰山,一归酆都鬼城,显然打算立刻闭关参悟这无上机缘。
紫薇星主则望向西方须弥山方向略一感应,随后朝着九幽深处、他开辟的幽冥星域遁去。
他并未回西方教祖庭,而是选择留在根基已成、地道之力最为浓郁、更适合他参悟星辰幽冥玄机的九幽之地,就地开启圣道潜修。
星光如水,在他身周布下一片玄奥的星图,隔绝了外界的纷扰。
其余大能也相继离去。
帝俊面无表情,带着伏羲、常曦等妖族核心成员瞬间化作金色流光,返回天界。
冥河狂笑数声,化作一道惊天血虹冲出血海。
玄冥祖巫则带着几位巫族高层大巫,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紫薇离去的方向,也一同没入轮回深处。
紫薇星主留在九幽闭关的消息很快传到须弥山,大家都知道他得了圣位机缘,如今留在九幽之中参悟机缘。
这一天,须弥山大雄宝殿内,西方教一众核心弟子门人们都聚集于此,他们都是因灵葫道人被囚灵竹山一事前来,想要寻求教主的喻示。
大殿内,药师、弥勒、地藏、日光、月光、三霄、赵公明等,以及护法神殿殿主孔宣,都在其中。
灵竹山外那玉清仙光形成的禁制,如同巨大的阴霾笼罩在众人心头,尤其是刚得知紫薇师叔得了天大机缘却在此时选择留在九幽而非返回教门圣地,更让气氛增添了几分异样。
当接引、准提二位圣人从法则参悟中回神后,所有弟子都感受到那股不同寻常的凝重。
“师尊!”药师身为首徒,率先上前一步,问道,“
弟子等心有不明。
灵葫道人执掌灵竹道场,代三教主行教化之职,其混元本尊在混沌,为何玉清圣人竟敢直接将其禁锢?
此举是否欠妥,置我教颜面于何地?
还望师尊指点。”
赵公明性情较为直爽,也忍不住开口:“
师尊,三清如此蛮横,分明是不将我西方教放在眼里!
封禁灵竹山一事,不就等同于打压我西方教,难道我等就坐视不理吗?”
三霄姐妹同样面露忧色,尤其是碧霄,她当初和姜云的关系最好了,此时也是最忧心的那一个。
孔宣没有言语,但那双平静的眼眸深处,五色神光微微流转,也显示着他内心的不平静。
接引道人脸上悲苦之色浓重,轻叹一声,声音带着沉重:“此事事关重大,尔等不知其中关涉天地之大因果。”
准提道人面容严肃,接口道:“
姜云所行之道,非同一般。
他那众生道,本就是以天地生灵为本,欲助洪荒众生皆在天地劫流中明心见性,自成彼岸,超脱天地!
此乃心怀洪荒万灵的大宏愿,大慈悲!
然则,天地运转有其固有规律、既定之数,这便是所谓‘天道大势’。
量劫一起,便是天道运行之下,对洪荒世界因因果淤积、生灵争斗、灾劫积累所进行的自发调节。
在此劫中陨落之生灵,亦是顺应此番天地运转之必然。”
众生道旨在为众生争一线生机,尤其在历次巫妖冲突中将起之时,屡屡出手阻止屠戮、延缓劫数。
此心虽善,其行却在不自觉间,违逆了天道借由巫妖争斗清洗因果、消除过量劫气的大势。
其化身灵葫,坐镇灵竹山,洞察天地,每每示警干扰,更令那本该倾泻而出的天地戾气持续淤积!”
准提语气带着一丝无奈与感慨:“
如今,那无形累积的因果业力,如同被不断填堵的火山,其势愈发汹涌。
所以任何阻拦大劫之人,皆是天地异数与变数,不为天地所容。
这便是灵葫道友被禁锢于道场的根本缘由,非为私怨,实因他以无量大功德之身,行逆阻大势之举,已成天地运转的最大变数。
玉清元始道友此举奉天行道,旨在消除此变数,使被拖延、被扭曲的天道大势能够得以继续向前推行。”
这番话如同重锤,敲在每一位西方教核心弟子心头。
他们终于明白,禁锢灵葫,根本不是简单的圣人间意气之争或打压行为,而是洪荒天地本身意志对其的纠正!
这背后是天地意志的洪流,其力绝非一教一派所能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