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西斜,不等晚饭的点,胤祚就往乾清宫赶。
卡着点儿可不行,咱们要提前点,显得有诚意,胤祚默念。
他汗阿玛,可是个很注重细节的人。
一点点的不上心,一丢丢的瑕疵,可能就让老父亲心里不痛快好久。
不过没关系,他可是细节阿哥,不,细节亲王。
胤祚美滋滋的夸自己几句。
不知道这会儿五哥走了没有?要是五哥也在,说不定还可以留下一起呢。
胤祚想着他五哥,唉,真不容易呀,这么风尘仆仆赶回来,累的够呛,还没空给皇玛嬷还有宜妃娘娘请安,要赶忙的在汗阿玛那提心吊胆。
还是饿着肚子提心吊胆,肚子叫着,心也紧着。
身上累,心更累,五哥,大忙人啊。
这么迈进乾清宫的大门,胤祚溜达着溜达着,一眼就瞧见了在那翘首以盼的梁九功。
啊!是梁公公啊,这可真是大半年没见他了。
瞧这精神头,胤祚心里竖个大拇指。
梁公公真是厉害啊,成日的在御前伺候,日日谨慎,那就是汗阿玛肚子里的蛔虫,办事从未出错。
梁公公比他们这些当儿子的,都会拿捏和汗阿玛相处的分寸。
怪不得人家能当大总管呢,大总管不给他当当给谁当。
“六阿哥,哎呦,您可算来了!”
梁九功一打眼看着在那四处瞧的胤祚,拂尘一扫,甩过臂膀,三步并作两步小跑到胤祚身前。
“奴才给六阿哥请安,小祖宗,万岁爷就盼着您来,早早的就打发了奴才来等着,这千盼万盼,可算是将您盼来了。”
熟悉的话语,熟悉的人,熟悉的道路,让他放松下来。
看着梁九功高兴的样子,胤祚也高兴,嘴上很给面子道:
“梁公公亲自等我,这站的久了,汗阿玛身边都没人伺候,罪过罪过。”
康熙身边倒是不缺人,可机灵人……胤祚一勾唇,这不是说梁九功是那贴心人嘛。
俩人有说有笑,梁九功弓着身子,领胤祚往里头走,他小声提醒胤祚。
“五阿哥还在里头和万岁爷说话,有好一会儿了。”
不过没什么不能给这位爷听的,自然不用等,进去就行。
胤祚也不多客气推辞,什么去偏殿等一等啊,算了吧,哪有这讲究。
一撩衣摆,跨过门槛,胤祚笑意不减,他这一动作,殿内康熙和胤祺自然也听到了动静,都闻声看来。
康熙很是欣喜,顾不上什么正在谈话的胤祺,就想起身去接儿子。
胤祺自然也看见了来人,心里松了一口气,真是说说说说不完了,汗阿玛唠叨啊,在这小心伺候着,他绞尽脑计,脑袋都发昏。
救星啊!
“汗阿玛,儿子给汗阿玛请安!”
离着几步远,胤祚就要打千行礼,康熙忙伸出一只手,隔着段距离去拦他。
“不必多礼,你有伤在身,不要多动。”
这么一说,康熙心里又有点不是滋味,看着儿子的那股激动被浇灭了些,这么一扭头看着呆呆坐在那的胤祺,更是不满意,这么横了一眼。
胤祺不明所以,眼神和康熙有一瞬间的交汇,可目光擦过,康熙又不看他了。
干啥啊?胤祺摸不着头脑,不过他想了想,安慰自己,汗阿玛就是这样的,谁知道他想些什么,反正他还耿耿于怀福晋侧福晋的事,这事儿在他心里,没有几年过不去。
汗阿玛自己不厚道,还要怨这个怨那个,他还没怨呢。
虽说孝为先,可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对汗阿玛啥样,汗阿玛对他们这些儿子……胤祺都不想说。
胤祚也顺势上前,口头请完了安,看着他汗阿玛。
康熙亲眼看着平安归来的儿子,那颗从得知他受伤起就没有一刻安宁的心,终于落了地。
他高兴的让胤祚上前,“去看过你额娘了?她很想你。”
胤祚点点头,“去了,去永和宫瞧了眼,这不是就马不停蹄,赶快来汗阿玛这,儿子和阿玛许久未见,心里想的很,可又不能打扰汗阿玛公务,只能先去永和宫。”
“额娘还说,汗阿玛和她提过好几次,说想我呢。”
康熙心里一下子就舒坦了。
看吧,儿子还是最想着他,先去德妃那儿,是他这忙,有事。
不是将德妃排在他前头。
就是了,德妃怎么能排在他前面?
想都不用想。
康熙心里那点不舒坦烟消云散,立刻挥挥手赶人,示意胤祺快退下吧。
随口嘱咐一句,“太后许久未见你,别忘了去给太后请安。”
胤祺一走,康熙就更是放松。
“这会儿只有咱们父子,再叫你太子哥哥来,他也想你想的紧。”
天色也不早了,梁九功看康熙心情好,终于忙完了要务,见缝插针的问。
“万岁爷,您瞧瞧,要不要摆膳。”
康熙这才恍然,他一忙起来常忘了时辰,看着胤祚,“这么急匆匆的回宫,在永和宫没用膳吧,瞧你瘦的,快,好好补补。”
康熙特意让梁九宫添了几道菜,“胤祚喜欢吃的肘子别忘了,牛羊肉怕是在路上吃腻了,多弄些鹿肉来,他爱用,鸡丝鸭肉都要有,还有好好熬几盅汤,要清口的。”
安排好胤祚的,康熙也没忘了太子的口味。
“保成不爱油腻,今晚多备几道小菜,朕和他们兄弟一起。”
这么说,康熙就再满意不过,让胤祚快坐下,“终于咱们一家子团聚了,给你接风洗尘!”
康熙让人去请太子,也不忘问问胤祚。
“一路上可好?胤祺照顾的你怎么样,你太子哥哥一直放心不下,恨不得自己去接,他这孩子,总是这样,这不,你回来了快让他瞧瞧。”
五哥就比他大几个月,还能怎么照顾他?
胤祚想着贴在他耳边发了一路牢骚的胤祺,忍俊不禁,嗯,的确是照顾他了,还没忘了使劲吐槽吐槽汗阿玛你呢。
不过这些就没法说了。
看着当事人,胤祚更是想笑。
“好,儿子一切都好,劳汗阿玛和哥哥挂念。”
小孩抱怨几句,康熙反而放心,这么说一切都好,他就要怀疑了。
一切都好,怕是有哪里不好?
胤祺在归化城没出过岔子,安排的都很妥当,这孩子还算稳重,人也温和淳厚,不至于给弟弟使绊子。
难道是……蒙古人?
康熙怀疑一冒,就压不下去,将此事记下,没现在就拿出来说。
胤祚都不想提了,他硬问也不好。
就这么料理了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