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竹杖奇缘录 > 第16章 朱雀航头千帆过,石头城下暗潮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章 朱雀航头千帆过,石头城下暗潮生

朱雀航头的晨雾还未散尽,秦淮河水已载着千帆起航。乌篷船头的渔翁正清扫昨夜的霜露,忽见数艘朱漆画舫破浪而来,船头立着的锦衣侍从,腰间玉珏刻着琅琊王氏的云雷纹。

“启禀族长,谢氏的信使已到石头城。”王氏家丞低眉顺目,捧着鎏金托盘,盘中放着谢氏长老的密信,封口处的蜡印尚未冷却,“随信还有官家的密旨副本。”

王玄龄坐在舱中,手指划过案头的青铜镇纸——那是永嘉年间元帝所赐,刻着“王与马共天下”。窗外传来朱雀桥的喧闹,寒门学子的读书声与世家子弟的马嘶交织,他忽然想起春宴上王嘉馨褪下金钏的场景,腕间勒痕如在眼前。

“谢氏要动手了?”他展开密信,目光扫过“通敌”“谋反”等字,唇角勾起冷笑,“也好,借陛下的诏书,省得我等落人话柄。”转头对家丞道,“传我命令:着丹阳郡守即刻通缉蔡佳轩,罪名嘛……就说他私通胡人,图谋不轨。”

石头城的地窖里,烛火映着谢氏三长老的脸。他手中握着半卷残页,上面是模仿蔡佳轩笔迹写的“北朝密信”,墨痕里掺着北方狼毫的毛茬:“琅琊王氏已答应联手,明日便会以‘护族’为名,将那丫头禁入华林园。三日后的南郊祭天,便是最好的时机。”

“祭天仪式上宣布联姻?”年轻的谢氏子弟把玩着鎏金剑穗,正是王嘉馨曾赠蔡佳轩的同款,“就不怕那丫头抗婚?”

“抗婚?”三长老冷笑,“她若再闹,便将这‘通敌密信’公示天下——寒门子弟私通敌国,够她王氏喝一壶的了。”他望向石墙上的建康城防图,朱雀航头的标记被红笔圈住,“记住,那寒门孽畜若敢回城,便在朱雀航头拿下,莫要惊动谢道韫那老婆娘。”

梧桐院的晨课,王嘉馨正对着《诗经》出神。小翠捧着青瓷盏进来,茶烟袅袅中,她忽然压低声音:“小姐,门外有卖杏花的老妪,说……说寒潭的梅花开了。”

笔尖在竹简上划出歪斜的痕迹,王嘉馨抬头,见小翠袖中露出半片染着霜气的梅瓣——是蔡佳轩的“青鸾传信”。她心跳微急,却不动声色地道:“去将这花插在胆瓶里,再取我的《水经注》来。”

翻开书页,夹着的梧桐叶上多了行细字:“朱雀航头有密令,三日后祭天。”她指尖抚过叶纹,想起寒潭畔的残碑,剑穗突然绷直,指向东南方的石头城。

“小姐,顾夫人请您去听琴。”丫鬟的通报打断思绪,王嘉馨起身时,袖中雌剑轻颤,竟将案头的青瓷盏震得粉碎。

顾氏的听琴阁里,焦尾琴蒙着素纱,却不闻琴音。顾氏盯着女儿腕间的剑穗,忽然握住她的手,掌心塞着半块碎玉:“明日随为娘去城郊的清凉寺,那里的古井能照见人心……”话未说完,便听见院外传来族卫的脚步声。

“母亲,您想说什么?”王嘉馨望着母亲鬓边的银线,想起昨夜剑穗传来的寒意——那是蔡佳轩在朱雀航头遇袭的警示。

顾氏叹气,取出幅残破的《建康城防图》:“为娘昨夜听见你父亲书房有动静,这图……”话未说完,阁外突然传来喧哗,谢氏三长老的声音格外刺耳:“奉官家密旨,清查私通北朝的逆党!”

王嘉馨握紧雌剑,剑穗上的九龙纹突然发出青光,映得《城防图》上的朱雀航头标记泛红。她忽然明白,所谓祭天,不过是世家大族的阴谋——借皇权之名,逼她就范,置蔡佳轩于死地。

朱雀航头,蔡佳轩混在运粮的队伍中,望着江面的画舫。雄剑在背,剑穗却反常地平静,唯有眉间朱砂痣发烫——那是王嘉馨遭遇危险的警示。他忽然看见,丹阳郡守的官船驶来,船头立着的,正是春宴上讥讽他的王宣之。

“蔡佳轩,私通胡人,图谋不轨,你可知罪?”王宣之的声音盖过涛声,岸边百姓纷纷退避,“念你出身寒门,若肯认罪画押,可免你死罪。”

手按剑柄,蔡佳轩忽然听见江风里传来微弱的琴音——是焦尾琴的《广陵散》,带着谢道韫特有的清越。他抬头,见江心画舫上,谢道韫正以琴指水,水面竟浮出“石头城地窖”的字样。

“抱歉,这罪,我不认。”他拔剑出鞘,雄剑清光映得王宣之的锦衣失色,“倒是贵府的‘密信’,该让天下人看看,究竟是谁在通敌。”

话音未落,石头城方向腾起浓烟,那是他与王嘉馨约定的信号——阴谋已至,该撕破脸皮了。他踏剑而起,剑光掠过朱雀航头,惊起栖息的白鹭,也惊破了世家大族的密网。

顾氏的听琴阁里,王嘉馨看着谢氏族人闯入,忽然冷笑。她解下腰间的水苍玉佩,任其坠地,玉碎声中,雌剑出鞘三寸:“你们要拿人,先问过我手中的剑。”

三长老望着她剑鞘上的云雷纹,想起密信中提到的雌雄双剑,心中一惊:“你敢抗旨?官家的诏书就在族祠,你若再执迷不悟,便是连累整个王氏!”

“官家?”王嘉馨逼近,剑光映着对方眼底的慌乱,“官家禅位在即,已无任何实权,这是人尽皆知之事,你们不过是借他的名义,行苟且之事罢了。”她忽然指向《城防图》上的朱雀航头,“蔡郎若有不测,我便将这图公之于众——看看天下人,是信你们的密旨,还是信这城防图上的调兵记号。”

三长老后退半步,忽然听见院外传来雄剑的鸣响。他望向东南方,见一道青光破云而来,知道蔡佳轩已突破封锁,心中暗恨:这对鸳鸯剑,终究是门阀联姻的变数。

石头城的地窖里,王玄龄看着手中的密信被剑光焚尽,忽然听见头顶传来焦尾琴音。他望向石墙上的裂缝,月光漏进来,照见墙上“王与马共天下”的刻痕,已被剑光劈出裂痕。

“族长,那寒门小子朝石头城来了!”家丞的通报带着颤抖。

王玄龄叹气,取出元帝所赐的青铜镇纸,却发现镇纸底部刻着的“敦本务实”四字,已被剑气削去一角。他忽然明白,有些东西,终究不是权势能封锁的——就像朱雀航头的千帆,终究要驶向各自的方向,哪怕前路暗潮汹涌。

是夜,建康城的更夫敲过三更,朱雀航头的画舫上,谢道韫望着江面的波光,轻抚焦尾琴。王嘉馨与蔡佳轩并肩而立,双剑交辉,映得秦淮河上的星子都失了颜色。

“当年王导公在石头城,最怕的不是北朝的铁骑,”谢道韫忽然开口,“是世族的私心,寒了百姓的心。”她望向两人的剑穗,“你们这双剑合璧,斩的不是妖魔,是人心的偏见。”

蔡佳轩望着远处的石头城,那里正有人在销毁最后的密信。他忽然轻笑,剑穗扫过水面,惊起的涟漪中,映着王嘉馨坚定的眉眼:“所谓阴谋,不过是晨光前的薄雾,等寒潭的梅香漫过朱雀桥,自会消散。”

王嘉馨点头,指尖划过剑身,那里还留着蔡佳轩刻的云雷纹。她知道,这场针对寒门的阴谋,不过是世族最后的挣扎——就像石头城下的暗潮,无论如何翻涌,终将被长江水带走,留下的,是双剑合璧的清光,永远映照着人间的正道。

朱雀航头的千帆依旧往来,石头城的烽火却悄然熄灭。在世家大族的密谋与寒门子弟的剑鸣中,东晋末年的天空,正悄悄酝酿造就一对传奇侠侣的霞光——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