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见字”,还有几家顶级时尚杂志发来的封面拍摄邀约,无一例外,都强调了希望以知性、沉静的风格为主,而非传统的性感或潮流。
甚至,国内最顶尖的文化访谈类节目《对话深度》,也通过李姐,表达了想邀请苏晚做一期单人专访的意向。
苏晚关掉邮件,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的天空。
她知道,那场直播,像一块投入湖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比她想象的要大得多。
她无意中,为自己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这扇门背后,不再是单纯的、被资本和流量裹胁的娱乐圈,而是一个更广阔的、与文化和思想接轨的领域。
她给李姐回了个电话。
“邮件我看了。”
“怎么样?”李姐的语气听起来很平静,但苏晚能听出那份平静下的期待,“‘见字’的这个邀约,分量很重。接下它,基本就奠定了你未来的路线。圈里不知道多少走青衣路线的女演员,挤破了头都想跟他们搭上线。”
“就它吧。”苏晚的决定下得很快,“其他的先放一放。帮我约一下‘见字’的负责人,我想和他们当面聊聊。”
“好!”李姐的声音里透出一丝喜悦,“我就知道你会选这个。我已经让法务看过合同了,没什么问题,条件给得非常优厚。你只需要拿出你的专业态度,去跟他们聊创作就行。”
“嗯。”
“对了,”李姐补充道,“《对话深度》那边,你考虑得怎么样?这个机会也很难得,上了这个节目,就等于拿到了主流文化圈的入场券。”
“这个不急。”苏晚沉吟了一下,“我现在还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完整的新作品。等我的剧本打磨好了,再去上这种节目,会更有底气。”
她很清醒。她知道自己现在所获得的一切,都源于那场直播里的“灵光一现”。这种热度是虚浮的,随时可能消散。她需要一个真正坚实的作品,来支撑起外界赋予她的这些“光环”。
“行,我明白了。”李姐没有强求,“那就先集中精力,把‘见字’这个合作做好。他们的团队非常专业,出了名的挑剔,你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放心吧。”
挂了电话,苏晚重新打开了那份合作方案,开始仔细研究起来。
她对这次合作很感兴趣,不仅仅是因为“见字”的品牌调性,更是因为那个主题——“人生如逆旅”。
这句话,是她在那段沉浸于《壁炉》剧本世界的日子里,最深刻的感悟。
现在,她有机会,将这份感悟,通过一个更具象、更艺术化的方式,传递给更多的人。
这让她感到兴奋。
接下来的几天,苏晚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与“见字”团队的沟通中。
第一次线上会议,对方的阵仗就让苏晚感受到了他们的重视。品牌创始人、创意总监、短片导演……核心团队悉数到场。
他们没有谈论商业回报,也没有提及苏晚的粉丝和流量。他们聊的是苏晚对“逆旅”这个词的理解,是她希望在短片中呈现什么样的意象,是她认为一个“逆旅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精神内核。
这场会议,不像是一场商业谈判,更像是一场创作研讨会。
苏晚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她提到了她父亲留下的那把刻刀,提到了时间与瞬间的辩证关系,提到了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个体如何寻找内心的“确定性”。
这些想法,很多都脱胎于她和顾沉关于《壁炉》剧本的讨论。但她巧妙地将它们从那个宏大的科幻背景中剥离出来,转化成了能够与当下每个人产生共鸣的哲学思辨。
她的发言,让“见字”的团队频频点头。
那位头发花白的创始人,在会议的最后,对着屏幕里的苏晚,非常认真地说:“苏小姐,我们找对人了。你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那个‘分享人’。”
合作一拍即合。
短片的拍摄被迅速提上日程。导演是业内以拍摄人文纪录片闻名的大师,制作团队也都是电影级别的。
拍摄地点选在了一座远离尘嚣的海边城市。
出发前一晚,苏晚在整理行李。顾沉走进来,从背后抱住她。
“要出差了?”
“嗯,去拍个短片。三四天就回来。”苏晚把一件风衣叠好,放进行李箱。
“我看到了你们合作的官宣。”顾沉的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很棒。‘见字’的品牌很有格调,很适合你。”
“是吗?”苏晚转过身,看着他,“我还以为你会觉得,我这是不务正业。放着好好的电影不拍,跑去拍广告。”
“这是两回事。”顾沉摇了摇头,“我知道你为什么接这个工作。你在寻找一种表达的渠道。在你的大船还没有造好之前,先放出一只漂流瓶,去看看这个世界的回响。”
他的比喻,让苏晚的心头一暖。
这个世界上,最懂她的,永远是这个男人。
“那你呢?”苏晚伸手,抚上他的脸颊,“我这边要开始忙了。你有什么打算?继续在家给我当‘港口’?”
顾沉握住她的手,放在唇边亲了一下。
“港口也需要定期维护和升级。”他看着她,眼神里带着一丝神秘的笑意,“明天,你或许会看到一个新闻。”
“什么新闻?”苏晚好奇地问。
“关于一个演员,接了一部新戏的新闻。”顾沉卖了个关子,“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苏晚还想再问,却被他以一个深吻堵住了所有的话语。
第二天,苏晚在去机场的路上,收到了李姐发来的一条新闻链接。
她点开,一个加粗的标题瞬间占据了整个屏幕。
【影帝顾沉时隔两年再战古装!官宣加盟S+级历史正剧《山河阙》,出演千古一帝!】
下面配着一张定妆照。
照片里,顾沉身着玄色龙袍,头戴冕冠,目光深邃地凝视着镜头。他没有做任何夸张的表情,但那种君临天下的气势,那种背负着万里江山、千年孤独的沉重感,却透过薄薄的屏幕,扑面而来。
评论区已经炸了。
【啊啊啊啊!我哥终于演皇帝了!这个造型,这个眼神,绝了!】
【S+历史正剧!名导+金牌编剧+影帝,这是什么神仙配置!爆款预定!】
【顾沉出品,必属精品!我已经准备好钱包贡献收视率了!】
苏晚看着那张定妆照,久久没有说话。
她忽然明白了顾沉昨晚那句话的意思。
他不是在等待,他也在远航。
他们夫妻二人,正以各自的方式,驶向属于自己的那片星辰大海。
而他们的家,就是彼此共同的,永远的原点。
《山河阙》的官宣,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平静的影视圈里炸开了花。
S+级的投资,意味着最顶级的制作资源;国家级电视台的预定播出平台,保证了最广泛的国民度;再加上名导坐镇,金牌编剧耗时五年打磨的剧本,以及顾沉这位影帝的领衔主演,《山河阙》从立项之初,就自带“年度剧王”的光环。
顾沉的定妆照发布后不到一个小时,相关词条就霸占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榜前列。
粉丝们在狂欢,路人们在期待,业内的制片方和演员们,则投来了艳羡与敬畏的目光。
所有人都知道,顾沉接下这个角色,不仅仅是回归古装剧那么简单。
他要饰演的,是历史上那位以雄才大略着称,同时也背负着无尽争议的开国君主。这个角色的复杂性和深度,足以让任何一个男演员望而生畏。演好了,就是职业生涯的又一座丰碑;演砸了,则可能晚节不保。
这本身就是一场豪赌。
而顾沉,显然已经做好了下注的准备。
就在全网热议顾沉的新角色时,苏晚已经低调抵达了海滨城市,投入到“见字”品牌短片的拍摄中。
拍摄团队的专业程度,超出了苏晚的想象。
导演陈默,是一位在国际上都享有盛誉的纪录片导演,他的镜头语言以冷静、克制而富有诗意着称。
在开拍前的沟通会上,陈默对苏晚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苏导,这次拍摄,我希望你忘掉你导演的身份。你不是来创作的,你是来体验和分享的。你就是那个‘逆旅人’,镜头只是记录下你旅途中的一个片段。”
苏晚很喜欢这种合作方式。
拍摄过程也异常顺利。没有复杂的剧本,没有刻意的台词。陈默的团队只是用镜头,安静地跟随着苏晚。
记录下她在清晨的薄雾中,独自走在空无一人的沙滩上;记录下她在一家旧书店里,指尖拂过泛黄书页的瞬间;记录下她在深夜的灯塔下,仰望星空的侧影。
陈默要的,不是一个被扮演出来的“文艺女神”,而是一个真实的、在独处中进行自我审视的苏晚。
拍摄的间隙,苏晚也会和陈默聊起电影。
“陈导,你的镜头总是带着一种悲悯感。”苏晚看着监视器里的回放,由衷地赞叹,“仿佛在凝视着时间的流逝。”
陈默笑了笑,他是一个五十多岁,气质儒雅的男人。“因为时间本身,才是最伟大的导演。我们都只是它镜头下的演员。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演好自己的部分,给这位伟大的导演,留下一段不那么糟糕的素材。”
他的话,让苏晚想起了父亲刻在怀表里的那句“时间非匠人可琢,然瞬间可成永恒”。
她发现,真正优秀的创作者,在某些核心的理念上,总是能达成惊人的共识。
拍摄工作在第四天顺利杀青。
回程的飞机上,苏晚收到了顾沉发来的消息。
“拍摄顺利吗?”
苏晚看着窗外的云层,打字回复:“很顺利。遇到了一位非常优秀的前辈,学到很多。你呢?什么时候进组?”
消息发过去,很快就收到了回复。
“后天。剧组在西北的影视城,信号可能不太好。”
苏晚的心,没来由地沉了一下。
西北影视城,她去过。那里风沙大,气候干燥,条件比不上沿海的影视基地。更重要的是,那里离家很远,飞一次都要大半天。
这意味着,他们即将开始一段漫长的异地生活。
“照顾好自己。多喝水,注意防晒。”她叮嘱道。
“放心。”顾沉回了两个字,后面跟了一个拥抱的表情。
苏晚关掉手机,靠在座椅上,闭上了眼睛。
她和顾沉之间,很少有这种长时间的分离。即使之前各自忙于工作,也总能找到时间见面。但这一次,不一样了。
《山河阙》的拍摄周期,长达八个月。而顾沉的角色,几乎贯穿全剧,戏份极重。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大部分时间在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