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安静了一些,滚动的速度慢了下来。大家似乎都在认真听她说话。
“我们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每天被各种信息包裹着,手机上永远有刷不完的短视频,永远有处理不完的工作消息。我们好像很充实,但有时候夜深人静,又会觉得特别空虚。好像忙了一整天,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么。”
这番话,像一根针,精准地戳中了屏幕前无数人的痛点。
【太真实了!晚是我的互联网嘴替吧!】
每天下班回家就想躺着刷手机,什么都不想干,但是刷完又觉得好空虚。
【是我本人了。忙得像条狗,却感觉自己一事无成。】
苏晚看着这些评论,眼神里多了一丝共鸣。
“我以前也是这样。做导演的时候,永远在追赶进度,永远在解决问题。大脑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停不下来。直到我不得不按下暂停键,才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好好看过日出日落了。”
“我前几天读到一句话,觉得特别好,分享给你们。”她顿了顿,缓缓说道,“‘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这句话,像一句咒语,让整个直播间都安静了下来。
“我们每个人,都像是在一条逆流的河里划船的旅人。不前进,就会被水流冲回去。所以我们拼命地划,不敢停歇。但有时候,我们是不是也该允许自己,偶尔把船停在岸边,看一看沿途的风景,听一听风的声音?我们赶路的目的,不就是为了看风景吗?”
她没有讲什么高深的大道理,只是用最朴素的语言,分享着自己最真实的感悟。
那一刻,屏幕前的许多人,仿佛被她的话击中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有人想起了自己很久没联系的父母,有人想起了被搁置的梦想,有人想起了那个曾经答应自己要去旅行的约定。
直播间里,没有了喧嚣的彩虹屁,也没有了粉丝和黑粉的争吵。弹幕里,开始出现一些走心的评论。
【谢谢晚。我决定明天不加班了,去看看公司楼下的那棵银杏树黄了没有。】
【我明天就去把我那个学了半年的吉他捡起来。】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这句话我记下了。】
苏晚静静地看着这些评论,脸上露出了今晚最真诚的笑容。
她知道,她想传递的东西,有人收到了。
这次直播,没有持续太久。一个小时后,苏晚便跟大家告了别。
但它的余波,才刚刚开始。
当晚,“苏晚直播”和“顾沉围裙”两个词条就冲上了热搜榜。但和以往明星直播上热搜不同的是,这次的热搜广场,异常的和谐。
点进去,不是粉丝控评的精修图,也不是营销号带节奏的争议性言论。
最多的是普通网友的自发截图和转发。
一张是顾沉端着水果、穿着围裙,略带羞涩地看着镜头的截图,配文是:“这是什么绝世好男人!”
另一张是苏晚手捧着书,在灯下安静诉说的截图,配文是:“今晚被苏导治愈了。”
而最火的,是那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这句话被做成了各种各样的图片和壁纸,在社交网络上疯传。许多平时不怎么关注娱乐圈的文化博主、情感博主,甚至一些官方媒体,都转发了这句话,并配上了自己的解读。
一夜之间,苏晚从一个“失踪”的导演,变成了全网热议的“话题女王”。
第二天一早,李姐的电话又打了过来。但这一次,她的声音里没有了昨天的怨气,而是充满了抑制不住的兴奋。
“苏晚!你火了!你彻底火了!”李姐的声音都在抖,“不是以前那种流量的火,是……是另一种!我从业这么多年,从没见过哪个艺人,能靠着聊哲学聊到全网刷屏的!”
“我手机都快被打爆了!你知道吗?全是来找你的!品牌、杂志、节目……甚至还有大学邀请你去开讲座的!”
苏晚正坐在餐桌前,喝着顾沉给她煮的小米粥,闻言只是淡淡的“嗯”了一声。
“你就‘嗯’一声?”李姐在那边急了,“我的大导演,你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你的人设,立住了!而且是那种别人想模仿都模仿不来的,独一无二的人设!”
“李姐,”苏晚咽下一口粥,慢悠悠地说,“那不是人设,那就是我。”
电话那头,李姐沉默了。
许久,她才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行,我知道了。你先休息,我去做筛选。这一次,我们不急,要挑就挑最好的。”
挂了电话,顾沉把一杯温牛奶推到她面前。
“恭喜你,苏导。”他看着她,眼神里带着笑意,“首战告捷。”
苏晚拿起牛奶喝了一口,摇了摇头。
“这不是战争。”她说,“我只是……想找个地方,把船停下来,歇了口气而已。”
李姐的办事效率一向惊人。
直播结束后的第三天,一份经过她初步筛选的合作邀约清单,就以加密邮件的形式,发送到了苏晚的邮箱里。
苏晚是在午后打开这份文件的。阳光透过书房的落地窗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顾沉不在家,他去公司处理一些积压的事务,整个公寓安静得只剩下苏晚翻动文件的声音。
她本以为只是一些常规的商业合作,但当她看到清单上的名字时,还是有些意外。
排在最前面的,不是那些追逐流量热点的快消品牌,也不是财大气粗的奢侈品大牌。
而是一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书卷气的品牌——“见字”。
“见字”不是一个单纯的商业品牌,它更像一个文化符号。它以制作顶级的文创产品起家,从钢笔、信纸,到设计感极强的书签、手账,每一样都堪称艺术品。后来,它又在线下开设了数家“见字空间”,集书店、咖啡馆、艺文沙龙于一体,迅速成为了一线城市的文化地标。
“见字”从不请明星代言。它的品牌形象,一直是由国内外知名的作家、学者、艺术家共同构建的。
而现在,他们向苏晚递来了橄榄枝。
邀约的内容,不是简单的产品代言,而是邀请她成为“见字”年度品牌精神的“分享人”。
邮件里附上了详细的合作方案。他们希望苏晚能以“分享人”的身份,拍摄一支品牌概念短片,主题正是“人生如逆旅”。同时,他们还计划与苏晚联名,推出一款限量版的“逆旅人手账”,手账的扉页上,会印上苏晚亲笔书写的那句话,以及她对这句话的深度解读。
这是一个极具诚意的合作方案。它没有将苏晚当成一个简单的流量符号,而是真正认可了她所传递的价值观,并试图将这种价值观,融入到自己的品牌精神里。
苏晚的指尖在触摸板上轻轻滑动,继续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