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线情怀 > 第40章 开荒1丰收的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祖先衰落家徒壁,晚辈勤劳努力期。

三线青山虚位与,五湖四海拓荒犁。

钝夫奋勉安生计,能者逍遥放眼眯。

劳瘁只因前后果,说服未解小资愚。

调整、批斗改变了人的认识,但改变不了生活物资匮乏的现状。

这一现实问题不解决,部分职工开荒便成了必然。

开荒职工多为人口多,负担重,粮食短缺的家庭。

还有些家庭,看到别人行动,自己也跟着参与,想着至少能解决一部分生活难题。

当然,这类人,多数没什么本事。

那些有能耐的人,不必靠卖苦力、流大汗来解决生计,他们有其他办法达成目的。

包宏业不再兼任了,工厂与建设单位的关系变成相互协作的兄弟关系。

为了方便业务,计划部门接过了沟通联系的任务。

江志华又将任务交给了高丰收,高丰收的工作增加了一项沟通协调。

高丰收的沟通协调是有效果的,不单在基建工作方面有效果,家里要办的事也有了效果。

通过沟通协调,给丈母娘家要了一套房。

高丰收刚来时,一心只想能来就行,没有考虑房子问题。

当年结婚时,没有房住在丈母娘家,把户口迁到一起。

从市里搬迁时,也是一个户口过来的,因此按一户,分的房。

后来想要房时,后勤以一户为由,并未多给一套住房。

想从户口本里迁出,又因葛根柱工作单位证明材料迟迟未收到,没有办成。

为了解决问题,他找过王国庆,李春雨也找过江志华,但苦于政策,没有办成。

这一天,佟铁山请宋东方,高丰收拿了两瓶嫩江白。

建设三大队的主管基建的副队长也去了。

席间谈及此事。宋东方说:这件事了解过,有两点问题,一是一个户口本,要两套房的问题,二是政策上,单职工不分配,本人可申请单身房。”

高丰收反问:“老麻为什么分了?”

“ 当时是第一批分房,制度不健全,再有,当时老麻说他老婆肯定来,这才分得房。”

副队长忙说:“老高,酒喝多了!不能攀别人的事,别人如何安排,领导有数,你就说你的事。”

“对,对,我酒喝多了!”

宋东方未生气,他喝酒时,一向很兴奋。

他接着说:“一个户口本也有两套房的,政策规定,老少三辈八口以上的可以再分一套,这你家不行。后来修改政策,允许你丈人这样的职工家庭申请住房,但需要你丈人工作单位证明材料,这时你们拿不出来,为什么呀?”

“这老爷子原来归区里管,后来归清洁队管,我们找清洁队,管事的换人了,他说老爷子是区里的人,让区里出手续,区领导也换人了,区里说让清洁队出手续,反正没跑下来。”

“谁给开资就找谁呗?” 副队长插了一句。

“区财政所开资,因为老爷子到区里,是跟区领导来的,但人家说老爷子不是财政所的人,人家不管。”

“这群官老爷,真不是东西,你要还在老厂,可能好办,总找也就能办下来。现在不好办。不过宋领导,我插一句,我们不是一个单位的。我从建设单位角度说,葛老爷子,是你们的宝。职工文体活动,他功劳不小,我们三大队有几个小子也跟着学武,这老爷子为三线建设起很大作用。从职工文体活动,工会的骨干人员角度出发,你们也应把葛老爷子当做职工才对。”

佟铁山也说对,宋东方点了点头。

第二天,江志华找到刘忠臣、宋东方,说了此事,三人一起去找谢云旺。

谢云旺听完汇报,心想:房子够用,高丰收是计划科的人,三位都是左膀右臂,面子还是要给的。

于是说:“既然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就应政策一致,房子不是够用嘛,我看,可以分。”

宋东方又提到证明材料。

谢云旺乐了:“别人情况不知道,这老头情况,老宋你不知道?当年上台打人,你们不是去他们单位调查过嘛,你就能证明,还有他的徒弟都可以。”

一把手说了,事情自然可办。

葛根柱,关秀燕搬入了楼房,他们与麻三田、任家义一个楼,麻三田在他家楼上,赵福田家搬走后,任家义搬了进来。

任家义生活得到了改善,妻子有了工作。

有工资,有供应粮,对他来讲是天大的幸福。

弟弟也成了工人,并住进了单身宿舍。

生活好了,任家义的天性暴露出来,每晚做个菜,喝点酒。

也会找麻三田买点野味。

也许是心疼钱,妻子总说:“以前你自己上山就能打到野鸡、野兔,为啥现在还要花钱买呢?”

说得多了,挨了几次打,便不怎么吭声了。

麻三田之所以野味卖得多,主要是想让口袋鼓鼓的。

他既不想因为钱的事引得妻子起疑,也不想让常永梅不开心,更不想因为自己没钱买酒,导致赵福田跟他翻脸。

情感丰富让人精神爽,但有时也会分神影响工作。

以前刘海福认可他,不找他茬,但现在不行。

刘海福走了,新的领导,新的做法,让他一时半会适应不了。

每天上班前30分钟,领导就到单位,围着各工位走一走看一看,谁先来,谁后来,清清楚楚。

麻三田提前一二个小时到班上,但来了就上山,到上班点,也不一定回到岗位,领导发现后,很不满意。

麻三田给贾飞龙送过野味,贾飞龙基本不收。

他知道领导这是没把他当自己人。

当不当材料员对他来说倒无所谓,可他实在不想因此见不到常永梅。

所以,他时常去库房,只要能抱抱她、摸摸她,内心就满是欣慰。

但为了保住这份工作,他只能减少打猎的时间,保证正常上班。可这样一来,收入又成了难题。

每周六下午,各单位批林陈的发言稿千篇一律,如同抄上次的一样。

刘海福感到头痛,他告诉李云顺:“馍嚼三遍,屁味没有,话说三遍,狗都不理,这帮玩意报的是什么?千篇一律…”

李云顺接到任务,来到各单位挖掘斗争新热点、新趋势。

通过调研,李云顺认为目前批斗会有两个好的趋势,两个坏的趋势。

好的趋势是大家挖掘出叶群生活方面的问题,大家对此方面的批斗发言踊跃;

另一个是大家在板报上对林陈形象进行了斗争性的改变,丑陋的形象,激发出群众对坏分子的仇恨。

两个坏的趋势,一是对林陈的批斗没有深入,工人讲不知从何处进行深入。二一是部分同志提出三线建设是林陈的行为,大家应搬回城里。

刘海福认为两个坏的趋势问题较大,起身去了谢云旺、宋东方办公室做了汇报。

谢云旺、宋东方对这问题很重视,要求政工科对斗争方向进行引导,不能跑偏,要坚决反对三线建设是错误的言论,同时也不要将问题扩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