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线情怀 > 第39章 调整6横调入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任家义、包尔富带着两家人抵达办事处大院时,心中满是“到家了”的踏实感。

他们坐火车、转客车赶来,手里仅拎着些随身物品,大部分家当都通过铁路货运发往此处。

一到办事处,两家人只觉一身轻松,接下来便只剩休息和等待。

任家义的妻子从包裹里拿出干粮,一家人就着清甜的井水,匆匆吃了下车后的第一顿饭。

填饱肚子后,任家义累得直接躺到炕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任家义是从徐州老家当兵出来的,出身农村的他是家里老大,下面弟弟妹妹七人,人多,家里生活艰难。

十四岁,任家义到城里铸造厂做临时工。厂长是他的远房大爷,大爷当过八路,人好,看他工作不怕苦累,让他学徒,成了一名焊工。

十七岁那年,家里给他订亲。

十八岁那年,大爷让他填写参军志愿书,他便以大爷家孩子的身份应征入伍,奔赴中苏边境。

在部队的第二年,他回家探亲,就在那段时间里,他成了亲。

回部队不久,珍宝岛战役打响。

他没有听到枪声,但也是参战单位人员。

1970年秋天转业时,他的远房大爷让他找大爷的战友(一企业副厂长),他入了厂,成为了有供应粮城市户口的人。

居于大城市、大企业的他还在幻想时,爸妈省下两顿饭,买了火车票,让弟弟、妻女来到城里找他。

一个人挣钱,四口人怎么生活?

好在,那位副厂长给他出了主意,让他跟着来到小三线。

副厂长到三线成了一把手,帮他将妻女、弟弟的户口,落到他的非农户口本上,一家人终是有了供应粮。

弟弟干过木匠,领导便安排弟弟到修建科干了临时工。

一把手到他家喝酒时说了,等咱们建起来,有了生产项目时,就会有招工指标,到时候都能上班。

由于资金困难,小三线基建开展得不理想,招工指标未下来,却得到了下马回城通知。

很多人乐,他却苦得嘴都张不开。

领导知道他的难,经过研究,让他与几名同志先留下看护厂房、物资。

那段日子,他上山捕野兔、下河抓鱼,还要种地、巡逻。身体虽不累,但让他难以承受的是心累,他满心都是对回城后生活的担忧。

任家义看着工厂设备被一辆辆车拉走,曾经机器轰鸣的厂房变得空荡荡。望着这凄凉的景象,他眼中的希望之光也一点点黯淡 。

这时军代表来信告诉他,联系到了锦东机械厂。

同意接收横调同志。

看到信,他非常高兴,锦东外调人员来时,他与包尔富请了他们喝酒。

调令来了,打包让他为难。

运输费用接收单位规定成年人每人150公斤,范围内全额报销,多出部分自己承担,伙食补贴费每人每天0.2元,孩童减半。

他家一年多上山捡的山货很多,加上家里生活物资,算了一下超重。

于是,他找包尔富,给了他不少的山货,让包尔富帮他带200公斤的东西,看着山货,包尔富同意了。

任家义与弟弟到车间,拆了一间废弃木房子,找好的方料、好的板,做了7个长1.2米,高、宽0.45米的木箱子。

给包尔富1个。

余下六个,有两个装了山里的榛子、核桃、栗子、木耳、蘑菇等干货,其余四个装了家里的被褥衣服和瓶瓶罐罐。

三天后,火车站台通知取货,办事点人员与他们一起推着胶轮车,来到火车站拉货。

东西很多,拉了好几趟,小院里堆了两堆。

办事点人员打电话联系厂运输科,运输科答应明天来车。

结果第二天车没来,电话来了,车撞山了,司机死了。

没有办法只好等,包尔富不怕等,他天天到城里晃。

家里几个孩子也不消停。

包尔富从小三线到这个三线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孩子工作。

他这几个孩子不爱学习,总是留级。虽然都是初一学生,但其实年龄都过16周岁了,都可以进厂。

他期待着到锦东,让孩子入厂。

等了几日,车终于来了,任家义与他弟弟任家博抬箱子,他的妻子赵小芬领着三岁多的女儿任玉英,挺着肚子站在一旁。

包尔富指挥着几个孩子装车,他的东西不多,两个大一点的儿子干活总是偷懒。

任家义家东西装完了,他的东西还未装完,司机很不高兴说:“你家人多物少,怎么这么费劲?”

听到司机的话,他坐不住了,站了起来,喊他的孩子抓紧,骂他的孩子别偷懒。

车装完了,司机让赵小芬抱着任玉英坐在驾驶室,包尔富嘴上没说什么,心里非常不满。

这段时间,三线来了很多人,沟里很热闹。

不知是谁写的歪诗贴在厕所的墙上,

歪诗写:

春风春雨暗,

绿草绿春天。

战备来三线,

红旗遍九川。

好人三线聚,

孬种四山攀。

沟壑八叉远,

寻山绿水蓝。

第二天,不知何人又写了一首:

祖国召唤来三线,

战士携家越九山。

八百保东英勇汉,

三千子弟壮观缘。

反修防美红旗摆,

旗帜鲜明板报前。

横调八仙无蔓衍,

压儿山下祝平安。

诗贴出来了,有人说写的好,有人说是骂人的诗,骂的是横调人员是孬种。

横调人员不高兴了,找领导,领导说这诗是中性的,再没说什么。

事情虽过去了,但部分同志心中已经产生了隔阂。

为了落实军品非标设备生产及三线发展需要,计划科从生产角度,提出了未来三年基建、设备、固定资金、流动资金需求计划。

谢云旺与江志华带着计划来到部里,经过几次沟通,计划得到部里的批准。

计划批准了,基建有了项目、招工有了指标。

但指标少,待业多,无法解决全部问题。

政工、生产部门从组织机构的完善与生产实际需要出发,决定申请成立集体办及家属办。

又一拨人带着公章来到部里,一个单位一个单位的拜,申请改了又改,终于批复文件下来了。

文件敲定:

每户非农户口职工子女招工一至二名,家属、子弟非农户口人员可入集体办。

农村户口家属、子女、子弟可入家属办。

任家博、赵小芬进了集体办,他俩非常高兴,各种供应本都有了。

参加工作第一天,一家人吃点好的,一盘花生米,一盘白菜炒土豆,任家义喝了点酒。

任家吃饭时,包家打了起来,老大老三是儿子,老二是姑娘,包家让姑娘入了集体办,两个儿子入了国营。

姑娘破口大骂,将包家老几辈抖了不知多少遍。

赵小芬想过去劝一劝,任家义喝着酒,眼睛一瞪,把她吓了回来。

通过这一仗,邻里乡亲知道了这家人,也知道了这个子不高嗓门却不小的姑娘。

周山每天上山割草,青草吃不了的嗮干堆起,家里的草堆很大很高,小羊断奶了,大羊的奶水还有许多。

每天挤的奶随便喝,喝不了就熬了做奶酪。

奶酪很香,周山喜欢吃,每天都会偷偷揣十几片,出去玩时,偷偷分给伙伴们。

爸爸的胃病全好了,家里人体重也增加了。

周家人的变化,沟里人看到了。

大家夸羊奶时,也动了养羊的念头。

批林陈运动时,政工部门也对小资产阶级思想进行了批判,但批判解决不了大家的胃口。

不久,有人联系买羊。

经过协商,一个多月的小羊卖了25元。

又过了一段时间,两个月的小羊卖了27元。

妈妈接过钱的那一刻,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笑声脱口而出。

她心里头,小资产阶级的念头或许就等同于对财富的渴望,所以她对这70元的投资,打从心底认可,觉得这钱花得太值了。

爸爸在一旁搭话,寻思着,要是手头宽裕了,不如再养头猪。

这样一来,过年的时候,家里的肉就不用愁了,一大家子能热热闹闹吃顿丰盛的年夜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