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咸丰五年三月廿八,苏州娄江春水裹着碎冰奔涌,李秀成站在望楼顶端,望远镜中映出淮军「自强号」炮船的青铜炮管。他转动手中「山水算筹」,筹身刻着娄江潮汐时刻表的竹码索引,算珠碰撞声与远处篝火盟匠人校准炮架的敲击声形成微妙共振。「告诉炮队,」他将算筹递给幕僚,「卯时退潮三尺,仰角按木桩第三刻线校准。」

李鸿章站在淮军旗舰甲板上,手中的玳瑁算筹刻着阿拉伯数字与营造尺对照刻度。「李中堂,」幕僚递来光学瞄具的实测数据,「太平军炮架用竹钢复合工艺,传统火铳恐难击穿。」李鸿章拨弄算筹,算珠在「湿度修正」刻度上停顿:「用改良光学瞄具,对准望楼盲区。」

卯时三刻,娄江潮水如期退去。李秀成望着露出的浅滩,算筹在掌心转出急响——这是篝火盟匠人用「竹筒浮标法」实测的退潮数据。「开炮!」他挥旗下令,三十门「流水算珠炮」同时轰鸣,炮弹掠过芦苇荡,在淮军旗舰十米外炸起泥浆。李鸿章透过瞄具观察,惊见太平军炮架竟随退潮自动调整仰角,木桩标记的弹道与潮汐曲线分毫不差。

巳时,淮军「自强号」逼近娄江码头。李秀成摸出杨秀清亲制的「潮汐炮击表」,算筹内藏的火漆印纹映着晨光。「把炮架埋进浅滩!」他传令,「用芦苇伪装炮架,算珠刻度对准『工』字暗桩。」所谓「工」字暗桩,是篝火盟匠人在娄江底预设的木桩标记,对应不同潮位的炮击参数。

未时,巴夏礼的商船泊在吴淞口,翻开《东亚弹道学》。他未注意到娄江浅滩下的木桩矩阵——李秀成命匠人将木桩嵌入芦苇根系,通过潮汐浸润木桩收缩刻度,实现「水涨桩缩」的自动校准。当淮军炮弹落在预设的假炮位时,真实炮群已随涨潮重新校准,木桩敲击声与波浪轰鸣融为一体。

申时,李鸿章终于发现太平军的「声学迷踪」战术——不同长度的木桩敲击声模拟潮涌,掩盖真实炮位。他怒拍算筹:「用洋枪队火力覆盖芦苇荡!」淮军步兵挺近时,却踩中篝火盟埋设的「硫蚀陶弹」——含硫钢料与黏土烧制的炸弹遇水释放硫化氢,铁制枪械瞬间锈蚀。

酉时,娄江战场硝烟渐散。李秀成巡视废墟,断裂的炮架在泥浆中拼出「太平」二字,这是匠人用木桩残片摆成的战术标记。他捡起一枚嵌着芦苇灰的算珠,桩面「工」字暗纹下隐约可见杨秀清的「Y」形代号。远处,篝火盟运粮船载着抗硫竹簧驶来,船篷下藏着用《天工开物》工艺改良的炮架部件。

亥时,李鸿章核计战损,算筹停在「火炮损毁率47%」的刻度。幕僚呈上缴获的太平军木桩,桩内中空处藏着《潮汐算阵图》残页。他忽然明白,这场仗输掉的是对「算理」的认知——当淮军依赖洋枪洋炮时,太平军早已用木桩将战场化作流动的数学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