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覃仁忠与陈娟淑 > 第158章 寻开心开涮是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正荣说罢别买单车和衣车的话,随即指着杨援朝骑来,停放在外面的久永牌自行车。

对她的母亲刘心萍说:“妈,你看门外那单车还有多新?陈伯娘他们家里的衣车我也见过,是上海产的好品牌蝴蝶牌衣车。也和这单车一样新,就不必要再买单车和衣车了吧!”

听李正荣这样说,陈娟淑很是感激。心想这个李正荣姑娘还真的,没有遗传她父母的基因。

也没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耳濡目染她父母的为人处世方法,真的是改变了,不再是她父母那样的势利眼。

刘心萍听了女儿李正荣的话,却佯骂道:“都说女生外相,看,都还没出嫁就知道帮婆家了!”

“就是嘛,我们算是空养这么个丫头了!”一直想说话,又插不上嘴的李保佑,这时插嘴附和道。

夫妻俩个这么明着骂女儿李正荣,实则是表示同意杨家不买单车和衣车了。

这足足给陈娟淑省了四百多块钱不算,还得托人情找单车票和衣车票。

没单车票和衣车票,就得去黑市买高价的单车和衣车,那钱就不止四百块钱,可能得五六百块钱了。

所以当时陈娟淑是高兴的,可是她过了七百块钱的彩礼给李家,李家却办的五分之一的嫁妆都不到。

举行婚礼迎娶那天,李家送亲的倒来了不少人。可是李家既没有买着手表和收音机,又还只有一铺一盖的床上用品。

嫁妆少得让人看了唏嘘不已,真是又抠又不讲脸。

后来李正荣又闹要钱去买手表和收音机,陈娟淑又高兴不起来了。

一餐饭结束,陈娟淑当场数了七十张,崭新的大团结(十元币)给李母刘心萍。

这才告辞出来,由大继子杨援朝骑单车,把她往回拉,回去准备迎娶新娘的一应事宜。

最先要做的是请人选择结婚的日子,有了结婚的日子,才能知道哪天举行婚礼。

其次是布置婚房,家里的卧室几十年都没有再装修过。那墙壁早已斑驳不成样子,不得请人重新装修过怎么做婚房。

最后得请木工师傅来做结婚的家具,如红床高柜梳妆台什么的。

“妈,回去就叫人选结婚日子了吧?”拉着继母一出苦冲村,上到了回镇的机路上。

边踩单车杨援朝就边问,坐在后面的继母陈娟淑。

“看你急的,回去就不能缓两天再考虑择日子的啰!”陈娟淑故意这么说,其实她比大继子杨援朝还急。

一来办一事少一事得一事,二来她担心李母刘心萍会变卦再抬高彩礼。

“妈,你不是常说有事莫推明天,今日就讲就行。恐防明日有事,这事就做不成的吗?”

让继母那么一白眼,杨援朝连忙搬出继母平日教导过的话来搪塞继母。

其实杨援朝就是猴急,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

前三样他杨援朝都没有过,以后也不会有。就剩下个洞房花烛夜了,杨援朝能不猴急的么?

“好了,莫讲大道理了妈理解,妈逗你的呢!回去妈就叫人选日子,尽快让你们洞房花烛夜!”看大继子认真的样子,陈娟淑笑着说。

“妈,你打算叫那的先生帮择结婚日子的?”听见继母笑,又听继母说尽快让他和李正荣洞房花烛夜。

杨援朝也笑了,但他还是又问道。

“你覃姑爷就会择日子,就叫你覃姑爷帮择个结婚日子吧!”陈娟淑说,她所说的覃姑爷不用问就是覃仁忠了。

杨援朝的堂姑杨秀清成了覃仁忠的第四任妻子,覃仁忠就是他的姑爷。

覃仁忠的择日技术是传承了,他的爸爸覃犹德的。爸爸覃犹德死了以后,但凡上下二村莫有人需要择日子。

一有人需要择日子就非叫覃仁忠不可,尤其是田地到户以后这两年一旦结婚,建房,生儿,死老需要择日子都是用的覃仁忠。

“那做红床,高柜,矮柜,梳妆的木工师傅呢,又叫去哪的师傅?”杨援朝再次问道。

“还有哪的师傅叫,现铁不打还爱得去炼钢,还是叫你覃姑爷来帮做红床高柜矮柜和梳妆台呗!”

陈娟淑说,她的话一停,大继子杨援朝就不动声色地问道:“妈,这么说布置装修新房也是覃姑爷的了啵?”

“叫覃姑爷装修新房,他又不是泥水匠。叫他……”猛然醒悟大继子这是在试探她,拿她来寻开心开涮。

陈娟淑说:“合不适,你小子拿妈来寻开心开涮是吧?”她不但说,还得大继子拱起的背部击了一拳。

“哎哟喂痛,妈真下手打人家呀?”杨援朝大惊小怪问道,陈娟淑说:“你找打,妈不打你打谁?谁叫你小子胡言乱语的?”

“妈,人家怎么就胡言乱语了!覃姑爷不是泥水匠,他那个好哥们吴金保不是泥水匠师傅的么?叫上覃姑爷,他不认得再那个吴师傅。择日,木工活,装修新房不是一起解决了?”

大继子这么一说倒是有理,陈娟淑却说:“好是好,只是你覃姑爷和那个吴师傅,今天去这,明天去那,在不在家还两说呢!”

陈娟淑说的是事实,田地到户以后不当队长的覃仁忠,就重操起旧业做起木工活来。

不但他重操旧业,就连吴金保也子承父业做起泥水匠来。

一个是祖传的木匠,一个是祖传的泥水匠,工夫一直过硬,所以十里八村一旦有人建房,做家具和装修房屋,总是少不了是请覃仁忠和吴金保一齐去。

因此覃仁忠和吴金保,又像之前他们的父辈一样,一不在农忙时间就被人请去做木工活和泥水匠活。

现在人口比过的翻了一翻都不止,可是人口增加了房屋却没有增加着。

不用问就是因为在生产队穷,没有钱来建房屋。一田地到户粮食产量增加,手里有点余粮卖钱,地方上建房的人就多了起来。

建房和结婚的人多,覃仁忠和吴金保就有做不完的活了。

听继母那样说,杨援朝道:“覃姑爷和吴师傅不在家,讲给姑姑她们听,姑姑她们不认得去叫姑爷他们回来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