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覃仁忠与陈娟淑 > 第157章 总是该兴的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行,我也去帮一个厨弄吃的,好快一点得吃饭!”陈娟淑不理自己去了后面帮厨弄吃的,李保佑说一声就跟在她的后面,也去后面帮厨弄吃的。

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而且只杀一个鸡,煮一些猪肉和小菜什么的,所以很快就把一餐饭菜煮好,端到堂屋上来吃。

“弟弟呢,他去哪了,不去叫他回来一起喝酒吃饭呀?”饭菜一端到堂屋上,摆放在桌上,杨援朝因为不见李正荣的弟弟就泛泛地问道。

李正荣有一个比她小几岁的弟弟,名叫李正洋初中刚毕业。

由于只在农忙的时候帮家里人耕田种地,农闲没什么事就在地方上逛浪逛浪的,东一天西一天得过且过。

不过当时又没有什么工可以打,地方上大部分小青年都是李正洋的样子。

“谁知道他到哪里野去了,别理他,我们吃我们的!”李母刘心萍说,听这口吻多像当年的陈母莫美芳。

当时贾大年问陈娟淑的弟弟,陈祥吉去哪了,莫美芳也是这样说的:谁知他去哪里野了,别管他,我们吃我们的!

李爸李保佑来得更直接,他拿陈娟淑母子买来的瓶装酒。

用嘴咬开瓶塞盖吐掉,就把几个酒杯都给倒上酒。

就对陈娟淑母子,还有他的妻女说:“他陈婶,援儿,荣儿,他们妈,来碰杯干了这酒!”

陈娟淑不和他碰杯,李保佑还伸杯碰了她的杯子一下,又才与杨援朝,他的妻女碰杯把酒干了。

“他李叔,他刘婶,援朝和你们家的正荣,在一起也有不短的时间了。我今天来就是向二位提亲的,有什么要说的,二位尽管说!”

酒过三巡,又都互让吃了压酒菜。作为男方的家长得主动,所以陈娟淑打开白场道。

“援儿与我们家荣儿从小就在一起,也算是知根知底的一对儿。我们也没有多余的话要讲,只希望去了杨家有一点好就行!”

李保佑要开口,他的妻子刘心萍抢先说道。她所说的有一点好就行,管得可宽了。

是女儿李正荣嫁到杨家好一点,还是在彩礼嫁妆上好一点,都没有明确的界限。

因此,陈娟淑说:“他刘婶,我愚笨,你能不能把要求讲明白一些。是按老礼兴,还是按时下礼兴!”

所谓的老礼兴,即是地方上一直流传下来的礼数。男方娶媳妇首先得给女孩缝衣服,买首饰之类的。

其次得给女方一定数量的钱,给女家置办嫁妆什么的。

最后是离娘钱,这离娘钱包括养女的辛苦费(地方上叫做奶水钱,是感谢母亲生养女儿的)。

还有离家钱(感谢家庭成员的抚养,以便日后生儿育女去给份子)。外祖钱(外婆舅舅的钱,以便以后生儿育女,外婆舅舅去跟份子)。

另外女方要求做嫁女酒,三亲四戚齐聚一堂,然后把女子迎送去男家。

男家得给一定的肉,给一定的菜,给一定的烟酒,给女方家庭做嫁女酒。

以上内容哪一项都是要经过,男女双方讨价还价才最后确定的。

当然了女方不讲苟焉(啰嗦)的很简单,男方怎么给女方,随男方的便,女方欣然接受,就没有讨价还价之说了。

时下礼就简单得多了,前几年还在生产队的时候,男女结婚都是举行“革命化”的婚礼。

没有迎娶送嫁做大酒,吃喝个一两天。

男方只要给女方加一餐肉菜的钱,再买一点糖饼瓜子花生,分给左邻右舍和生产队,前来祝贺的男女老少就行。

有的“革命化”得更简单,男女双方去公社扯张结婚证,女的直接跟男的来家里,进入洞房这婚姻也就算结下。

“当然是按老礼了,现在谁还按时下礼结婚的?”刘心萍说,她说的也是大实话。

自从田地到户,地方上确实没人再搞“革命化”的婚礼。

男女结婚大都按老礼走迎娶送嫁,要求高又不想陪嫁东西的,还真有点像是在卖女儿。

“按老礼就按老礼,说吧怎么个兴法?”陈娟淑很爽快地问,这两年地方都按老礼走陈娟淑是知道的。

“离娘钱两百块,办嫁妆是三百块,离家钱是五十块,外祖也是五十。外加一块水酒钱一百块。这个数不为多,总是该兴的吧?”

刘心萍一口气道,按照她所说的五项礼相加起来,就有七百元之多了。

当时地方上最多的彩礼,相起来也就是在三百元左右,这一说翻翻都不止。

因此,陈娟淑说:“他刘婶,是不是有点高了?”

“高什么高,三转一响总是得要的吧?我们还得加钱买呢!”刘心萍一点也不打停顿说,而且语音高语速快。

所谓的“三转一响”,即单车,衣车,手表,收音机。按照她讲的嫁妆钱确实不够买。

光单车衣车就不止三百块钱了,当时的单车衣车相加起来得在三四百块钱,还得凭票购买。

手表收音机相加起来是两百块左右,还有缝衣服床上用品什么的。

“他刘婶,家里已经有单车和衣车了,还买什么单车和衣车?”陈娟淑说,她说的是大实话。

在上面因卖余粮奖励给一辆永久牌单车之前,因为要给家里人做衣服和补衣服,陈娟淑托关系买了一架上海产的蝴蝶牌衣车。

“结婚样样是新的,哪能要旧东西!”刘心萍一口回绝说:“讲也不怕,怕也不讲。办那么多的嫁妆,我们还得往里加钱的呢!”

像她刘心萍的为人,怎可能往里加钱?说买“三转一响”,不过是个借口想从中多抠几个钱。

得钱了她刘心萍不买“三转一响”,或者只买一两样便宜的,用个一百两百块钱,你吃了她刘心萍的肉不成?

明着说不好,有点揭底抠脚板皮。因此陈娟淑说:“他刘婶,我怕我吃不消,拿不出那么多的纸票呀!”

刘心萍正想说你就哭穷吧,种粮有钱行医又有钱,都成一乡的首富了。区区几百块钱算什么,再多你也拿得出。

可是刘心萍还没说上面的话,女儿李正荣先道:“妈,就依陈伯娘讲的,别买单车和衣车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