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岐黄手记 > 第112章 白芍重剂缓急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伏天的亳州像个大蒸笼,中药材市场的铁皮顶棚被晒得发烫,硫磺熏制车间飘出的白烟裹着酸味,熏得人睁不开眼。苏怀瑾刚结束桂枝质量调研,就见120呼啸而至,抬下一位面色苍白的少女,裤腿上还沾着暗红的血渍。

“十年痛经,今早痛到打滚!”少女母亲哭喊道,“血块大得像冰碴,医生说血红蛋白只剩60g\/L!”19岁的陈雨桐蜷缩在担架上,牙关紧咬,额角暴起的青筋像蚯蚓般扭曲,下腹硬得像块石头,触诊时她疼得浑身抽搐,脉沉弦紧如刀割琴弦。

“少腹冷硬,经血成块,这是《金匮要略》里的寒凝血瘀证。”苏怀瑾翻开病历,突然皱眉——药房配送的白芍饮片白得异常,粉质细腻却毫无天然纹理。她掏出便携式质谱仪,检测结果让人心惊:芍药苷含量0.8%,仅为国家标准的一半,二氧化硫残留量却高达200mg\/kg。

“硫熏过度了!”她抓起饮片对着阳光细看,边缘泛着不自然的荧光,“硫熏破坏芍药苷,还会加重血瘀,难怪越吃越痛!”立刻拨通当地农户电话,“送十斤无硫赤芍来,要三年生的亳州本地品种!”

急诊室里,陈雨桐突然痉挛,双腿蜷缩成虾米状。苏怀瑾当机立断:“赤芍30g,米醋炒至微焦,配吴茱萸6g、当归15g、川芎10g!”亲自蹲在炒药灶前,看着赤芍片在醋液中滋滋作响,渐渐染上琥珀色:“醋制能引药入肝,增强止痛,还能中和残留的硫磺。”

第一剂药汤端来,苏怀瑾吹凉后一勺勺喂服:“趁热喝,药渣敷肚子,把寒凝化开。”窗外蝉鸣刺耳,室内却弥漫着醋酸与药香的混合气息。半小时后,陈雨桐腹部突然响动,排出拳头大的紫黑血块,疼痛竟减了三分。

“这白芍……和以前吃的不一样。”母亲摸着温热的药渣,眼中泛起希望。苏怀瑾叹气:“你们买的调经茶用了硫熏白芍,看起来雪白漂亮,却丢了药效。”调出监控录像,某网红直播间里,药商钱满仓正举着硫熏白芍炫耀:“古法美白,三天见效!”

“这不是美白,是昧心!”苏怀瑾连线《中国中医药报》记者,将质谱仪镜头对准硫元素峰,“二氧化硫超标,芍药苷减半,这样的‘古法’,毁的是中药的根!”直播间里,弹幕瞬间炸开,而钱满仓的账号突然显示“封禁”。

三天后,陈雨桐的血红蛋白升到85g\/L,腹痛减轻大半。苏怀瑾带着她走进亳州药材基地,指着阳光下自然晾晒的赤芍:“真正的亳芍,外皮棕红,断面菊花心,晒足七七四十九天,药效全在这日晒雨淋里。”少女摸着粗糙的药材,第一次露出笑容。

深夜,苏怀瑾收到匿名快递,拆开竟是半袋硫熏白芍,附纸条写着“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她盯着泛白的饮片,想起陈雨桐病历上的“tS集团·亳州基地特制”标签,突然意识到,在桂林见过的货车车号、阳朔的硫熏桂枝、此刻的白芍,都指向同一个阴影——tS集团的产业链,正在中药材源头疯狂侵蚀。

离开亳州前,她特意去看了药农老王家的白芍田。老人蹲在地里,小心翼翼拨开泥土,露出拇指粗的赤芍根:“苏医生,我守着这几亩地,就是不想让老祖宗的药变了味。”夕阳给药田镀上金边,赤芍叶子在风中沙沙作响,像在诉说千年本草的沧桑。

返程的高铁上,苏怀瑾翻开《本草正义》,“赤芍破血中之瘀,其性锋锐,非重剂不能达病所”的批注旁,不知何时多了行小字:“2024.7.21 硫熏线已接入tS生物科技”。她握紧手机,看着相册里钱满仓与tS集团高管的合影,知道这场关于药材真伪的战争,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