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得知京城的防御重任落在了凌晨头上后,朝臣们大惊失色,纷纷谏言不可。
大家都知道他救过文训的命,但这不是恩宠盛隆的理由。偏爱也要有个度,把所有人的性命安危交给一个二十五岁的小伙子,谁能放心?
谁能甘心?
各种反对声响彻乾元殿,有担心他年轻,做事冲动欠缺考虑的、有嫉妒他权力太大,日后影响深远的、也有污蔑中伤、想把他拉下台的,什么样的理由都有。
也有一些人觉得,殿前司由薛定、刘青山、何关三人分别制约,就挺好,完全没有必要将大权归于一人,这会埋下隐患。
但文训坚持这么做。
由于文训本身就是最大的武将头子,谁的话语权都没有他重,他说行,那就行。
不行也得行。
朝臣们之所以如此强烈反对,追根究底,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凌晨太不可控了。
他几乎不与其他文臣武将产生交集,行事风格捉摸不定,甚至连行踪喜好都难以揣测。在这一点上,连冯延都不敢说百分百了解凌晨。
他如果是自己的朋友,那当然好。如果是自己的敌人,那也有办法应对。
可他偏偏跟你没有任何交集,非敌非友,手里却掌握着你的身家性命。
未知的,才是最可怕的。
凌晨孤僻的处世风格,早在定都汴京时,大家就已经深有体会了。当初杜宣嫡孙娶妻这种大事,连太子都亲自穿着便服露了个脸。
而他呢?人没来就算了,连礼物都没送,客气都不愿意客气一下。
这个人做事全凭个人喜好、临时起意,想结交拉拢都很难。太子与他算是亲密了吧?太子妃对他娘子更是屈尊降贵,几乎是倾力相交。
但你去问问太子,他有没有把握让凌晨坚定的支持他?
王臣鹤是凌晨当初举荐的,在中原之战中替文训兜着后院,镇守一方。这种关系应该是铁杆政治盟友了吧?
可你让王臣鹤造个反试试。
能带你出来,就能把你摁回去!
自周始以来,历朝历代,都是皇帝与贵族商量着治理天下。这其中也藏着明争暗斗,包括但不限于外戚、宦官、禁军、朝臣、边将。他们是皇帝的盟友,同时也是皇帝的敌人。
所以,高处不胜寒,孤家寡人就是这么来的。
但现在,皇帝有一个从不相疑,对朝堂不感兴趣的朋友,偏偏他还掌握着京畿军权。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意味着,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大家都只能听他的话,当他的牛马,毫无拒绝或者反抗的余地。除非你不想活了,那他还真拿你没办法。
朝臣们抵触的不是凌晨,而是身后站着军队、有恃无恐的皇权。
而且这支军队还无法渗透。
薛定是一个和凌晨差不多性格的冷淡人。这人不收礼、不吃请,不爱热闹。唯一的喜好就是拿把锉刀修马蹄子,还只修自己找到的马,根本没法投其所好。
刘青山文化程度不高,脾气火爆,是个直性子,据说还是个妻管严。美人、金钱都没用。你去拉拢他,隐晦了他听不懂;挑明了,他当场就能把你抓起来押给陛下处置。关键他还是凌晨的妻兄,一门舅婿。
何关当初被陛下看重提拔,从小兵到殿前都指挥使,十几年如一日的负责着陛下的安保工作。君臣相携一路走来,一体同心,荣则俱荣,损则俱损。
某种程度上来说,你去拉拢他,还不如去拉拢凌晨。
而且,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这几个人也是隐隐互相制约的。
薛定和何关同属江淮系,刘青山却不是。凌晨与何关、刘青山有关系,但却和薛定没有交情。何关和薛定、凌晨认识,但却跟刘青山不熟。
三个只效忠皇帝的人分别掌管着城外、城内、皇宫的军队,互不统属,却又都听命于更加效忠皇帝的凌晨。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遇到事情,只能公事公办,只对陛下负责。
挑拨离间也不行,你跑到薛定身边替他惋惜,抱怨为什么殿帅是凌晨那个毛头小子而不是劳苦功高的他,他只会用看傻子的眼神看你一眼,然后继续修他的蹄子。
去跟何关这么说,他会想起五年前江淮地区某个荒村破院门前的上百具尸体,然后朝你摇摇头,摆手直说“蒜鸟蒜鸟~”
挑拨刘青山……
只能说你思路很清奇,他只有镇国夫人这一个胞妹,那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血亲。
尽管很困难,但朝臣们还是想试试。毕竟比起其他三个人,凌晨更年轻,地位更高,心智可能没有那么坚韧和成熟,还有操作空间。
年轻人爱面子、慕娇娥、易感动,这几点他总逃不掉吧?
于是,凌晨每天出门都会遇到很多随机事件,小红点小蓝点小白点比在洛圣都小地图和瓦伦丁小镇遇到的还要多。
有清纯美丽的少女被地痞流氓欺负,等着他去解救;有背影佝偻的老叟被恶霸殴打,等着他伸张正义;有稚童抱着铜板上街,为重病的长辈买药,却在半路被坏蛋抢夺,等着他去路见不平。
凌晨乐此不疲,挺身而出为这些可怜的人教训坏蛋,然后转头就忘个一干二净。
我每天会忘掉上千件事情,为什么不把这件也忘掉呢?
这些事情不仅没有让心怀叵测的人悄无声息的接近他,反而差点害惨了礼部尚书魏序和工部侍郎万修。
因为凌晨开始反思,当初魏娴被飞天螳螂劫持,以及在蝉鸣宴偶遇万修,是不是也是他们提前安排的捏?
斗争不会结束,只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
可他们的努力注定只是徒劳,现在想渗透拉拢已经警惕敏感到极致的凌晨,除非你能喊出“奇变偶不变”,或者唱一首“在你的心上,自由的飞翔”。
也有人觉得,不用那么麻烦,解决不了问题,解决人不就行了。
于是,京城治安开始变得有些不太好,先是临颍侯府发生了盗窃事件,而后又一连发生了三起灭门惨案。
这三家人从家主到仆婢、从老人到孩童、全部整整齐齐的在院子里躺成一排,直到天亮后才被人发现。
自此以后,治安状况又峰回路转,变得非常好,连街道上的吵架拌嘴都少了很多。
一些人这才回想起来,凌晨当初好像把陛下从唐军人堆里救回来过。某些位高权重的大佬也想起了凌晨当初深入唐国,把前周的梁王周元昭硬生生从唐国带回来这件事。
算了,大家都是读过圣贤书的,还是文明点吧~
这些琐事让凌晨很烦恼,但更让他烦恼的是祁梅儿和段音,自从成为花魁之后,想要认她们为义女的老头子越来越多,敢追求她们的年轻人却是一个没有。以她们的身份,谁都不敢得罪,这严重影响了凌晨原本的计划。
为了不让那帮恬不知耻的老头霍霍他精心培育出来的两朵大红花,凌晨亲自出马,将两人认为了义妹。
是谁要认她们为女儿的?让我瞅瞅是哪个老寿星这么有幽默感~
想做我爹?
你够资格吗?
我敢喊爹,你敢喊好大儿吗?
陛下都只敢认我为侄,咋滴?你要跟他称兄道弟啊?
心情最不好的就是文初了,肠子都快悔青了!
当初老妈没说清楚,他也没怎么听。只当凌晨是救过爹地的命,所以才会深受眷顾。后来他才慢慢发现,凌晨的政治底蕴,还真不比杜宣和母舅差。
如今更是掌握着京城军队,已经不好拉拢了。尤其是赵王妃当初还在蝉鸣宴上派人试探过他的娘子,闹出过一些不愉快。
他或许不会针对自己,但也绝对不可能帮自己。
你能不能重新去高考一下?我一定砸锅卖铁的给你凑路费和学费。
不止是凌晨,哪怕是杜宣、周行舟、冯延这些德高望重、地位尊崇的朝中重臣,也过的不安生。每天不是在搞人,就是在被人搞。
处在风口浪尖上的京兆尹张承,更是时时刻刻都在命运的十字路口面临艰难抉择。
太平盛世下,暗流涌动。
歌舞升平中,潜藏杀机。
但不管怎么说,新生的大郑还是扬帆起航了,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一片欣欣向荣。
朝廷免去了百姓两年的赋税,鼓励他们开垦荒地、建房筑舍;派遣专业人士勘探地形、兴修水利,发展农桑;向全国各地派遣巡检使,监督考核地方官员的政绩和辖区内的治理状况。
最阴的还得是采诗官,这帮人下到乡野田间,表面上是为了采集诗歌和民谣。可实际上,是为了观察民风状况和社会动向,并且如实记录和上报吏部。他们的小本本,也是地方官员升迁谪贬的考核依据之一。
而且这帮家伙隶属于御史台,御史台是个什么地方,相信大家也清楚。那是一个没事也能给你找点事的衙门,他们一天不骂人就会觉得有负皇恩。
现任御史台的老大、御史中丞林济远,更是一等一的嘴臭和头铁,把这老登逼急了,他敢在乾元殿指着老文的鼻子破口大骂。
光是因为凌晨担任殿前都点检这件事,他就骂了老文不下十次。根本不怕死,就等着你砍了他好青史留名呢。
其他人那就更不用说了,逮谁谁倒霉,一个不顺眼直接零帧起手原地开喷,让你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妥妥的百官公敌。
凌晨见过这老头几次,也被他的唾沫星子喷过,完全没有一点脾气。
因为他不是只针对自己,而是平等的创飞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