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汴京风云录 > 第七十五章 鱼儿上钩,风乍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七十五章 鱼儿上钩,风乍起

计划定下,猴子和他手下的小崽子们立刻行动起来。

要把柳月娥想要点翠簪子的消息传到王奎耳朵里,还得做得神不知鬼不觉,这可是个技术活。

赵三郎琢磨了好几天,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了一家位于城西,名为“玲珑阁”的首饰铺子。

据猴子打探,这家铺子虽然门面不大,但专做一些精巧别致的首饰,颇受一些官宦家眷和富商小姐的青睐,柳月娥看到那支让她念念不忘的点翠簪子,正是在一位常去玲珑阁的夫人头上。

“机会来了!”赵三郎得到消息后,立刻制定了新的方案。

这天下午,玲珑阁内客人不多。

王奎正好因公务路过城西,想着有几日没去看柳月娥了,心里有些痒痒,便想着顺路去玲珑阁给小美人挑个小玩意儿,哄她开心开心。

他刚走进铺子,假装随意地看着柜台里的珠钗耳环,就听到旁边两个衣着体面、正在挑选首饰的妇人低声闲聊。

“哎,听说了吗?拂柳巷那位柳姑娘,最近可是茶饭不思呢。”一个稍胖的“妇人”故作神秘地说道。

“哦?哪个柳姑娘?”另一个“妇人”好奇地问。

“还能是哪个?就是王都头养在外面的那位呗!听说啊,是看上了一支点翠的簪子,日思夜想,都快得相思病了!”胖“妇人”啧啧感叹,“可惜啊,那簪子是稀罕物,价值不菲,王都头怕是……舍不得吧?”

“点翠簪子?那可是好东西!难怪她心心念念。不过啊,这外室就是外室,终究上不得台面,王都头哪里会为她破费……”

两个“妇人”的声音不大,但恰好能让站在一旁竖着耳朵的王奎听得清清楚楚。她们口中的“拂柳巷柳姑娘”,除了柳月娥还能有谁?

王奎的脸色顿时有些难看。一方面,听到外人议论他养外室,让他脸上有些挂不住;另一方面,听到柳月娥为了支簪子“茶饭不思”,他心里又有些不是滋味。

那小妮子,平日里温顺体贴,把他伺候得舒舒服服,确实是他的心头肉。一支簪子……他不是舍不得,实在是……囊中羞涩,而且那玩意儿太扎眼,万一被家里那母老虎知道了……

他心里正纠结着,那两个“妇人\"摇曳生姿地走了出去。走出铺子拐过街角,两人脸上的八卦神情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丝紧张和兴奋,正是猴子找来的两个声音娇嫩的街头假小子!

他们迅速脱下妇人衣裙,换上自己的破衣烂衫,消失在人群中,深藏功与名。

王奎在玲珑阁里心不在焉地转了一圈,最终也只买了一支普通的银簪,揣在怀里,心事重重地离开了。

点翠簪子……柳月娥……这个念头,像根刺一样扎在了王奎的心里。

另一边,针对黄夫人的调查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猴子派了几个最擅长跟踪盯梢、而且是生面孔的小弟,轮流蹲守在王奎家附近和黄夫人常去的几个地方——比如她娘家开的武馆、常去的香火店、还有几家相熟的绸缎铺。

几天下来,黄夫人的形象在赵三郎脑海里愈发清晰:一个性格泼辣、行事风风火火、嗓门洪亮、对丈夫管束极严的女人。

她几乎每天都要去自家武馆转一圈,名为看望爹娘兄长,实则检查账目、训斥徒弟,威风八面。她对王奎的行踪也盯得很紧,王奎晚归稍有不对,就会遭到盘问甚至打骂。

“三哥,这黄夫人,简直就是个火药桶啊!”猴子心有余悸地汇报,“兄弟们说,看到她骂人那架势,比咱们瓦子区的老鸨子还厉害!王都头在她面前,那是真的大气都不敢喘!”

“越是火药桶,引爆了才越精彩!”赵三郎嘿嘿一笑,“她现在还不知道王奎外面的事吧?”

“应该不知道。”猴子肯定地说道,“兄弟们盯得很紧,没发现任何异常。黄夫人虽然厉害,但心思好像都在武馆和家里那点事上,对王奎在外面的勾当,估计还没察觉。”

“那就好!”赵三郎点点头,“找到下手的机会了吗?”

“机会倒是有,”猴子说道,“黄夫人每隔三五天,就会去城南的金山寺上香,而且通常只带一个老妈子跟着,那里人多眼杂,咱们或许可以在那里想想办法……”

“金山寺……”赵三郎眼睛微微眯起。

寺庙,人多,方便制造“偶遇”和“意外”。

“好!”赵三郎心中有了计较,“继续盯着!等我消息!这出戏,马上就要开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