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321章 仓廪渐实,府库初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1章 仓廪渐实,府库初盈

从郊外的屯田区回到州衙,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泥土的清新气息,但当我步入账房时,那股熟悉的墨香与纸张的味道便将我拉回了现实的经纬之中。糜竺,字子仲,这位徐州本地的豪商,如今主掌州府财政的能臣,早已在此等候。他面前摊开的,是几卷用新式簿记法记录的账册,条目清晰,数字分明。

“子仲兄,近来辛苦。” 我走上前去,目光落在那些账册上。

糜竺抬起头,原本因专注而略显严肃的脸上露出一丝由衷的笑意:“子明(陆昭字)客气了。看到这些数字,再辛苦也值得。请看,这是近一个月盐铁专营的汇总。”

他指着其中一卷账册。不同于过去混乱的流水账,这新式记账法借鉴了些许商贾复式记账的理念,虽未完全照搬,却已能清晰地分列收支,并核对盈亏。盐铁两项,自推行专营、统一管理和定价后,剔除了中间环节的层层盘剥和偷漏,税收果然稳定了许多,如同一条持续不断的溪流,缓缓注入州府的府库。

“盐课收入稳定在每月此数,铁器专卖利润亦逐步提升,尤其军械修造所用之精铁,皆由官府调拨,成本控制得当。” 糜竺的声音带着商人的精明和作为财政主管的欣慰,“单此二项,便足以支撑州府日常开销及部分军费,比起主公(刘备)初至徐州时的捉襟见肘,已是天壤之别。”

我微微颔首,这结果在我预料之中,却依旧令人欣慰。盐铁,是民生之基,亦是国家利器,将其掌握在手中,便扼住了经济的咽喉。

接着,我们又看向另一份关于屯田的账目。上面不仅记录了各屯田区开垦的亩数、投入的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记录了第一批上缴入库的粮食数量。

“这是各屯田点按期上缴的军粮和税粮,” 糜竺指着那一列列代表着谷物石数的数字,“虽说新垦之地,第一季收成未必能达最优,但胜在规模庞大,且管理有序,损耗极低。这些粮食入库,极大缓解了我们的粮草压力。如今城中粮价平稳,军士们的口粮亦有了保障。”

我仔细看着那些数字。诚然,以徐州目前的规模和潜在的军事需求,这些粮食和钱款,还远谈不上“充裕”二字,更无法与袁绍、曹操那等北方豪强动辄倾国之力的家底相比。府库中的铜钱还未堆积如山,粮仓里的谷物也尚未满溢到需要加盖新仓。

但是,关键在于趋势。

账目清晰地显示,我们已经彻底摆脱了过去那种寅吃卯粮、时刻担心库府告罄的窘迫境地。收入在稳定增长,粮食在持续积累,每一笔款项的去向都有迹可循。这是一种健康、可持续的态势。

糜竺合上账册,看向我的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钦佩,有信服,或许还有一丝庆幸当初糜家将宝押在了刘备和我的身上。“子明,当初你力排众议推行这些新政之时,并非无人质疑。如今看来,你的眼光,远非我等所及。这不仅仅是理财之术,更是经世济民、强军固本的大略啊!”

“子仲兄谬赞。” 我平静地回应,“财政乃庶政之基,兵马之源。无钱无粮,纵有雄兵百万,亦是无源之水;纵有匡扶天下之心,亦是空中楼阁。我们今日所做,不过是未雨绸缪,为将来计罢了。”

糜竺深以为然地点头:“正是此理。如今仓廪渐实,府库初盈,我们总算有了些底气。日后无论局势如何变化,徐州也能多几分应对的本钱。”

我与糜竺相视一眼,都能从对方眼中看到一种默契和对未来的审慎乐观。我们都清楚,这点积累,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官渡的战火仍在燃烧,天下的棋局变幻莫测,未来的挑战只会更加严峻。

但这坚实的经济基础,就像是为徐州这艘在乱世风雨中航行的船,不断加固的龙骨与船板。它或许不能立刻让我们乘风破浪,却能保证我们在惊涛骇浪中,拥有更强的抗压能力和续航之力。

这,便是此刻账房内,那些枯燥数字背后,所蕴含的真正意义。它印证了改革的成功,巩固了我们内部的合作与信任,更为未来的图谋,悄然奠定了第一块坚实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