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 > 第295章 开仓放粮,百姓沸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5章 开仓放粮,百姓沸腾!

周围围观群众中不少就是庐江逃来的灾民,此刻纷纷应声:

“我们作证!庐江去年饿死好多人,去府衙求粮,步太守府里门房连门都不让进!”

“是啊,我们一路逃来建业,那位太守从未开仓赈粮,自己府中夜夜奏乐,声音都传出府墙了!”

原本还有些同情儒生的百姓,此刻听闻步骘如此恶行,也尽皆义愤填膺,怒目相向。

步骘满面羞惭,捂着心口老泪纵横,说不出一句话来。

最后,杨仪转向脸色煞白的年轻儒生王蕃,冷冷道:

“王蕃,你出身吴郡王氏簪缨世家,从小饱读诗书。”

“世人皆称你少年有才,品行高洁。可我怎听说,你这位大才子,为求前程,曾不惜攀附权贵、出卖同窗?”

“两年前与你一同应试的同乡好友朱修,考中后被你在主考官前进谗言诬陷舞弊,使其功名被夺,你却顺利顶替人选金榜题名。”

“有此卑劣行径,还好意思自诩书香名门之后、名士风流?”

王蕃年纪最轻,城府却未如其师长深。

此刻被当众揭穿阴私,顿时惊慌失措,大叫起来:

“不,不是这样的!是朱修他自己…他自己行为不检,我……我是替朝廷检举…”

声音越说越低,再也编不下去。毕竟事实如何,他心知肚明,杨仪能一字不差地说出经过,显然手上掌握着证据。

王蕃一念至此,只觉脸颊火辣辣的,再无颜面对众人,身子晃了晃瘫软跪地。

至此,四大儒一个个如斗败的公鸡,再无先前半分激昂意气。

满场围观之人则群情激奋,从方才替儒生叫屈,变成了对他们的痛骂声。

原本哭诉“为了百姓”的儒生形象,在杨仪几句话下竟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群伪善小人的嘴脸!

姜维在旁边瞧得目瞪口呆,心中对杨仪的机谋佩服得五体投地:

“丞相深谋远虑,早料到会有今日之事,事先竟把这些人的底细查得一清二楚!真是神机妙算!”

他不禁暗想,跟随这样的大才智者征战,东吴覆亡岂非天数!

眼见群情逆转,杨仪拂袖一挥,厉声喝道:

“尔等背地干着龌龊勾当,嘴上却念念仁义道德,妄图蛊惑民心,简直厚颜无耻!来人!”

话音未落,早有准备的无当飞军士卒一拥而上,猛虎般扑向地上一干儒生学子。

那些儒生方才还气焰万丈,此刻早被揭得体无完肤,哪还有半分傲气?

有人瘫软如泥,有人转身欲逃,却被士卒揪住衣领拖倒。

一时间哭爹喊娘,哀嚎成片:

“冤枉啊!”

“杨丞相饶命,学生知错了!”

但杨仪神情冰冷如铁,丝毫不为所动。

周围百姓原本还担心杨仪会对儒生们用强,此刻见那些儒生劣迹斑斑,反而无人同情。

相反,有愤怒的年轻人卷起袖子就要上前揍人。

片刻后,士卒们顺势将上百名儒生统统押解绑缚,场面俨然如赶牲口一般。

眼看儒生们被纷纷捉拿,杨仪缓缓转身,目光投向四周围观的百姓。

方才那些质疑、敌视的目光,此刻已大不相同。很多百姓望向杨仪,眼中透出敬服和感激之色。

杨仪朗声说道:

“父老乡亲们听着!本相此前承诺,凡东吴境内流离失所的灾民,只要今日起前往建业南门登记,皆可领取官府赈济粮!”

“无论男女老幼,每人每日可得米三升,管饱管足!”

他环视众人,郑重其事道:

“本相既领江东之地,便当护江东之民!尔等饥者有食,寒者有衣,此乃吾之职责所在!”

此话如春风化雨,霎时令在场百姓心中暖意融融。

人群静默数息,忽然不知是谁带头喊了一声:

“丞相万岁!丞相仁义啊!”

紧接着,山呼万岁的声音此起彼伏,无数百姓激动得热泪滚滚,纷纷朝杨仪拜倒:

“谢丞相恩德!谢丞相活命之恩!”

杨仪随即抬手示意众人平静,朗声道:

“诸位快请起!还有乡亲邻里未赶来城中的,请代为转告。”

“城南义仓,今起开仓赈粮,务必让每个灾民都能领到口粮,不饿着一人!”

众人纷纷称是,有人已急不可耐起身就往南门方向快步而去,显然要赶紧报讯领粮。

姜维见状,连忙抱拳领命:

“丞相放心,末将立刻派兵维持秩序,开仓赈济!”

很快,押送儒生的士兵与前去城南开仓的军士各自领命而行。

建业城内,百姓们目送杨仪等人继续向前,一路上自发跟随高呼:

“丞相千岁!”

欢呼声如雷贯耳,经久不息。

杨仪挥了挥手,示意众护卫继续前行。

片刻后,杨仪一行来到皇宫。建业易主,孙氏皇宫已被暂改为蜀汉丞相驻所。

巍峨的大殿之上,“吴”字旗帜早已降下,取而代之的是蜀汉的麒麟旗迎风招展。杨仪迈步登上台阶,入殿落座,各部将校与幕僚分立两侧。

众人尚沉浸在刚才城中发生的一幕,脸上难掩兴奋钦佩之色。然而杨仪却已恢复惯常的从容淡定,开口道:

“伯约,城中儒生已除,接下来赈济事宜刻不容缓,你可有周详安排?”

姜维上前一步抱拳道:

“丞相,城南军需仓库现有粮草三千石,为眼下赈济之用却是远远不够。”

“更何况东吴各郡皆有灾民涌入建业,后续恐有数万流民待哺。”

“这……我们军中粮草本就不多,刚才丞相您当众许诺赈济,只怕……”

姜维顿了顿,脸露忧色,“只怕无以为继啊。”

大殿内众将闻言,也纷纷皱眉。那开仓赈粮虽一举笼络了民心,可没有粮又怎赈济?

蜀军千里远征而来,携带粮草有限。

孙权败逃时又卷走了整个国库,建业城内官仓空空。

这赈灾粮从何而来?

杨仪轻捻胡须,沉吟一笑道:

“城内的官仓确实已被孙权搬空,但江东真正有粮之人,却并非只有孙权。”

众人一愣,旋即反应过来:

“丞相的意思是——那些世家大族?”

“正是。”杨仪点头道:

“据探报,江东各大世家豪族,平日良田万顷、仓廪丰实,家家囤粮无数。”

“想必此刻,他们手里的存粮足够救济全城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