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晕倒可不是小事情。
他们都是有举人身份的学生,退一万步讲,在地方上当个知县都是可以的。
万一有个好歹,那都是国家的一大损失,保不齐这里面的谁就是未来的中流砥柱呢?
韩彩蒙第一时间到了现场,指挥着侍卫把考生抬了出来,抬到了空地上。
“大夫来了吗?”韩彩蒙问。
“已经去请了,人应该在路上了。”姚连城回答。
大夫没到,皇上和皇太女就已经先到了。
小胖崽紧张地看了过去,那昏迷的考生大概二十岁的样子,十分年轻,面色惨白,眼睛紧闭,气息虚无,她探了探鼻息,还活着。
没一会儿,大夫就赶到了。
是熟悉的人。
“周时铭?”小胖崽讶异地眨眨眼。
周时铭拱拱手,道:“是微臣。”
他被太医院派来坐诊,原本应该是派他师父吕淮川坐镇的,可师父的儿子吕子逸正巧在会试,为了避嫌,所以他就没来了,太医院把他给派来了。
“你师父也来了吗?”小胖崽问。
“没有。”周时铭顿了顿,给小殿下解释道,“师父为了避嫌,并不在此次外出就诊之列。”
小白虎糖糖告诉小主人:“喵喵喵!吕淮川的儿子吕子逸,也参加了这次的会试。”
【哦哦,原来是这样。】
周时铭先是给那昏倒的考生把了把脉,然后拿起银针往他身上扎了几针,那人还是没什么动静。
他沉吟片刻后,道:“这人应该是太紧张了,昨晚上又没休息好,所以才昏倒的,让他好好睡一会儿,醒来以后再吃点东西,应该就没事了。”
小胖崽吩咐说:“姚校尉,把他抬到休息间去。”
有供给考官休息的地方,暂时安置这个考生,等他醒来后,再把他送回来,全程有两个考官看着。
“是。”姚连城应道。
两个侍卫利落地把人抬到了休息间,周时铭也跟着过去,另有两个考官也在一旁监督,防止作弊。
处理完了突发事件后,小胖崽叹了口气,说道:“这考试真是心理和身体的双重考验。身体不好的,熬不住九天,心理素质不好的,就直接倒下了。这才第二天,后面还有七天,不知要倒下几个。”
孟炎巍在一旁小声说:“倘若连这一点苦都吃不了,那还是不要做官了。”
“看来孟大人深有体会啊?”韩彩蒙说。
“我当年科考的时候,可是吃尽了苦头,不光号舍被分到了茅厕旁边,而且隔壁的号舍还着了火,我可是捧着自己的试卷,逃命出来的,亏得我心理素质好,一点没影响发挥,换了个号舍照样考。”
韩彩蒙竖起大拇指:“不知孟大人当时考了第几?成绩怎样?”
孟炎巍自豪地说:“本官可是当年的榜眼,先皇钦点的,至今已经将近三十年过去了。”
“那孟大人你二十岁就是进士了?”
“那年我十八岁。”孟炎巍的脸上流露出了追忆的神情,“谁还没有年轻过呢?想当年我可是我们那一拨人里面最年轻最帅气的。”
小胖崽忽然插入:“可孤听闻,历届探花郎才是最年轻最帅气的。”
孟炎巍捋了捋胡须:“我们那一届,只有我混得最好,其余人,已经不在朝堂了。”
贬的贬,杀的杀,已经不剩多少了。
会试第二天,除了那个昏倒的考生以外,就没有其他意外发生了,小胖崽和糖糖联手监督,都没抓到一例舞弊的,这让她有些失落的同时,也有一点骄傲。
看来是他们的工作做到位了,没有人敢顶风作案。
不过刚开头,考生们不敢作弊,等到后面,蠢蠢欲动的人就会多起来了。
小胖崽默默给自己打气。
【加油!加油!还有七天!坚持就是胜利!】
糖糖:“嗷嗷嗷——!小主人!我们一起加油!”
小胖崽把小白虎捞进怀里,“走!吃晚饭去!”
今夜的晚膳,有凉拌海带丝、麻辣鸡翅、鱼香肉丝、虎皮鸡蛋、腐竹烧肉、春笋排骨汤、鲫鱼豆腐汤、皮蛋瘦肉汤、四喜丸子、潇湘莲藕……
“哇塞!今天的菜好丰盛哦!”小胖崽除了自己吃以外,还不忘给老父亲和糖糖夹菜。
“父皇喜欢吃鲫鱼豆腐汤,我给你盛一碗。”
“糖糖喜欢吃四喜丸子,来,给你夹两个!”
萧永乾:“璟月喜欢吃虎皮鸡蛋,给!”
小白虎拍拍小爪爪:“小主人,我要吃那个麻辣鸡翅!我爱吃辣的!”
“好哒!来,给你两个鸡翅膀!吃了以后有力气抓坏人!”
萧永乾见状,说道:“我也要吃鸡翅膀!”
小胖崽伸出小肉手,夹起两个鸡翅膀:“哝,父皇,这两个翅膀给你吃!”
“喵呜!好次!好好次!”小白虎埋头吃了起来,嘴里还不停地夸赞,“还是景仁宫的厨子会做饭,知道我喜欢吃什么!”
小胖崽也认同地点点头:“母后真好,每一顿饭都会送过来,嘿嘿!”
吕淮川的儿子吕子逸正在啃春饼吃,春饼里面夹着胡萝卜丝、韭菜、鸡蛋等食物,现在这个季节,放几天也不会坏掉,但他带来的春饼,也只够吃三天的,过了明日,他就要开始自己烧饭吃了。
他带了米和菜来,贡院会给每个考生一些炭火,让他们自己煮饭,好在他动手能力不错,不至于一顿饭都烧不出来。
活得最精致的,莫过于余家少爷余庆航了,他不仅带了主食,还带了腌咸肉、腌火腿,就着水和烧饼吃,又有肉又有主食,丰富得很。
程千屿可就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了,他带的干粮就是几个粗粮做的饼,就着凉水吃几口,又开始写试卷。
他晚上点灯熬油地写,如果不写的话,就怕做不完,可如果不休息的话,明天又没有精神写。
所以程千屿准备晚上再写一点,把这篇文章写完再去睡,明天一大早再来写后面的题目。
陆栖岩从金象城出发,来到京都城,借住了外祖父家里。外祖父让他跟舅舅家的孩子一起读书,他在京都度过了一段求学的时光。
这次他是跟表哥尤继祖一起来考试的,不过他俩并没有被分到附近的号舍。
让人觉得造化弄人的是,程千屿居然和他就只隔了一个过道,他往右转头,就能看见程千屿在那儿奋笔疾书,他和一年多以前相比,更显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