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安回到自己的屋里,将所有房契和银票都装入了空间,只留下散碎的一些放在袖袋中备用,顺便把之前家里的银钱也都收拾了起来。
然后他让隔壁的孩子去将村长请来。
最近村里不是农忙时节,村长没有出门,就在家里躺着,听到周子安找他来家里一趟,很快就过来了。
林氏一个妇人家,哪怕儿子女儿都大了,村长也为其名声考虑,每次前来都带着媳妇一起,这次也不例外。
林氏将自己要离开的事情说了。
直言家中的东西都不要,要是村长或者乡亲需要什么,尽可以搬走。
村长媳妇闻言激动不已。要知道这林氏除了刚来的时候看着落魄,后来变卖了首饰后添置的物品可都是好东西。富贵人家可能看不上眼,但对于村里人来说,每一样都是自家舍不得买的物件。
她强忍着现在就搬东西的欲望,但还是忍不住打量屋里的每一件摆设。
周子安将钥匙给了村长,让他搬完东西将门锁好,隔一段时间找人来修缮维护一下。
至于这小院自带的地,本身就是租给村里人的,现在还和往年一样继续让他们耕种,等收粮食的时候,他再派人来收租金。
老夫妻俩本来就是心善的人,不然也不会帮衬林氏多年。现在得了好处,更是拍着胸脯保证,一定看管好屋子,也会督促租地的人按时给租金。
送走了村长夫妻,母子俩就拎着一个小包袱,就离开了村子。
林氏对这个生活了十几年的院子没有一丝留念,以前是迫于尚书府的权势,只能蜗居在此,心中满是不甘和怨愤。
现在既然儿子说不用担心,她选择相信儿子,一刻也不愿意在此多留。
两人来到村口,租用了一架马车直奔京城而去。
路上林氏问周子安新买的宅子在何处,周子安告诉她,还没有选定,到了京城还是得先住在客栈。
林氏也没有反对。就算宅子定下了,肯定还是需要拾掇一番才能居住。住在客栈也好,不会离房子太远,不像在村里,想找人收拾都因为距离而不便。
周子安让马车直接将他们送到中人居住的地方。他得先看看中人找的房子,选一个适合的,然后在附近找客栈住下。
中人正好在家。
这中人是个做事妥帖的,在那天周子安给了定钱后,他就找和周子安一起来的力工询问了一下这位客人的情况。
了解的多一些,能更好的满足客人的需求。
在力工口中得知了周子安的身份,还知道了他现在手握大笔钱财,是个不缺钱的主。怪不得那天给定金那么爽快。
他还打听到,这位公子新得回来的铺子都在官前街,这可是京城最繁华的街道之一,里面铺子里卖的东西一般的普通百姓可消费不起。
正巧就在官前街不远的地方就有一个三进宅子正巧要卖,应该符合周子安的要求。
宅子所在叫做鹰嘴胡同,这里居住的都是商户人家,不会有闲杂人员在此出没。这户要卖宅子的人姓胡,家中孩子因为变故不在了,只有老两口和下人在里面居住。
宅子还很新,建起来的时间并不长,老两口平时也很爱护。里面的家具摆设也都齐全。
这胡家老两口不是京城人士,年龄大了孩子又不在,就想回到祖地养老,这才变卖了家中的产业,准备把房子也卖掉后就回老家。
中人觉得周子安一定会看好这个宅子,毕竟离自己的铺子还近,也方便打理产业。于是立刻先自掏腰包将房子买下,准备好了契书,就将老夫妻俩送走了。
等宅子到手后,他赶忙找人打扫整理了一番,力求能即刻入住。
当然他也还是选了另外两个宅子当备用,万一客人不喜欢这里,还有其他选择。
反正这宅子他买下也不会砸在手里,这个位置的屋子不愁卖。
此刻看见周子安,立马满脸堆笑的将自己这几天的作为描述了一遍。
周子安也觉得这个位置不错,但还是要过去看看才能决定。
于是跟着中人来到了宅子的位置。
本来宅子外面挂着胡府的牌子,现在也被中人摘下,门头很空旷。
逛了一圈,周子安很是满意。
这宅子拾掇的很好,添置些被褥就能即刻入住,省了他再去找客栈的麻烦。
这中人很有眼力见,周子安想着一事不烦二主,便询问他哪里有卖现成家具的地方。
其他的桌椅摆设,甚至花草园子,都可以按照林氏的喜好以后慢慢更换,但床还是要换上新的。他和林氏都不习惯睡别人用过的床榻。
中人每天在这城里和各色人物打交道,自然知道哪里的东西最好。
他立刻就将周子安带到熟悉的一家店里,里面有各色的成品家具,还都是上好的木料,不少来不及打造家具的官宦人家都会来这店里购买。
周子安让林氏选了她喜欢的样式,就直接付账,让店家将东西直接送到新宅子,并让其将旧的抬走。
又在中人的带领下去买了被褥床幔,以及家中需要的一些物品。
他还要添几个下人,至少林氏需要丫鬟,到了京城他不想让林氏还如之前一样什么都自己动手。
没想到中人连这个也想到了。不只找来了不少丫鬟小厮让周子安挑选,还准备了门房和厨娘。
周子安更满意了。他给林氏选了两个大户人家出来的丫鬟,自己也选了一个读过书的小厮,门房和厨娘也留下了。
签了契书,给完买房的银钱后,他又拿出一张银票交给中人,让他带着下人去添置一些锅碗瓢盆这些家里生活的物件,豪气的表示剩余的都当做给中人的赏钱。
众人千恩万谢,满心欢喜的带着人就去置办了。
而周子安则和林氏一起,去了一个酒楼。
安排了这么多事,时间已经到了用晚饭的时候。今天肯定没办法在新宅子里开火,还是得在外面解决。
且林氏和原身这么多年虽不至于吃糠咽菜,但着实也没有吃到什么好东西。
正好去酒楼打个牙祭,也算是为搬入新居庆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