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神棍的打脸之旅 > 第15章 怎么把女儿养成这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章 怎么把女儿养成这样

第二天一早,周子薇不像平时一样睡到晌午才起,早早就出了屋,装扮整齐的在院里坐立不安。

要知道自打她变了性子后,很少有早上起来的时候。大多数情况,是连早饭都不吃,只等醒了后自己到厨房找些吃食垫垫肚子。

她一点都没注意到自己的母亲和哥哥根本没有收拾东西,和平常没有两样,显然是没有回尚书府的准备。

刚到巳时,一辆华丽的马车沿着村里的道路停在了小院的门口。

村子里很少能看见这样的马车,从进入村子开始,不少村民就跟在后面探头探脑,想看看到底是哪家搭上了富贵亲戚。

见马车停在了林娘子的门口,众人也就不奇怪了。

哪怕林氏带着儿女在这村子里住了十几年,且并不太富裕,但生活和他们这些正经的村民还是不一样的。

而且他们也隐隐听说,林氏是大户人家的夫人,只是家中生了变故,才到这里暂住。只是一住就是这么长时间。

这也是林氏生的貌美,家中还没有男人,却没有人敢打她主意的原因。当然,村长的告诫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马车刚一停下,就从里面下来两个四十岁左右的婆子。

这两个并不是之前周子安刚到这世界时见着的那两位。

显然周卿并不愿意周子安再想起自己命人来强压着他答应做驸马的事情,故而换了两个人前来。

这两个人虽也面容严肃,但态度恭敬。

虽然小院门开着,他们也没有贸然闯进去。而是站在门外就朝着坐在院中小桌旁的林氏和周子安行礼:“夫人安,公子安。老身是周府大人身边的管事婆子,夫家姓李。这位是刘嬷嬷。奴家两人是奉老爷的命令,来接姑娘回府。”

悦姨娘显然没有敢在来接人的婆子身上起心思。

倒不是她不迁怒。

昨天周子安在府里大闹一场,导致宴会草草结束。很多宾客在回去的路上就开始悄悄议论,很明显周卿一家的事情都成了他们最近一段时间茶余饭后的闲话。

在这个节骨眼上,周卿和悦姨娘都不想再生事端,只想不再起波折,众人快些将事情淡忘。

反正接下来的日子,周子薇要住在府里。而林氏和周子安又不回来,后宅还是悦姨娘当家。

想收拾周子薇有的是时间和手段。

一个小姑娘而已,想让她有苦说不出的办法可太多了。不急在这一时。

林氏还没什么反应,倒是在边上来回乱跑的周子薇一下子跳到两人眼前,上前一把将两人拽着就往院子里面走:“我就是你们口中的姑娘。你们先坐下喝杯茶,我进屋拿了东西就能走。也没什么可带的,我只装了一个小包裹,很快很快的。”

一边说,一边往自己的屋子方向跑去,将放在门口的一个小布包拎着,就又回到两人面前。

李婆子和刘婆子心里都有些惊诧。知道这姑娘从生下来就养在村子里面,没有被精心教养过。但这也太跳脱了吧!

林氏哪怕现在落魄,可怎么说,也是将军府精心教养出来的姑娘,礼仪规矩应该处处得体,怎么会把女儿养成这样?

两人抬眼看了一眼林氏,见其并无异色,互相又对望了一眼,按下了心中的疑惑。

周子安没管便宜妹妹,而是看着两个婆子:“我母亲嫁妆铺子的账册和盈利,你们带来了吗?”

还是李婆子回话:“铺子的事情老身不知道。不过来的时候,悦夫人说账册整理需要一些时间,怕来接姑娘的人来晚了,姑娘会等的心急,所以让我二人先来。至于公子说的这些,晌午之前会有管事专门送过来。”

其实当着正经夫人的面,提起悦姨娘这个妾室,是不应该称其为夫人的。她在来的路上就思量好了,到了小院就称呼其为悦姨娘。

但这么多年,在府中叫悦夫人都习惯了,一顺嘴就喊了出来。再想改口已然来不及。

她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说,只期盼林氏和周子安不要因着这个发作自己。毕竟昨天周子安大闹一场的事情,府里上下皆知,这位可不是什么好说话的人。

周子安也不想和下人在称呼上计较。只点了点头:“别忘了提醒父亲,将子薇的名字记上族谱,我稍后会去验看。”

婆子见周子安似乎是没发觉,心下松了一口气。

边上的周子薇早已等的不耐烦,也不要人扶,一把跳上马车,整个人钻了进去,坐好后伸出头来喊道:“咱们快走吧,别让爹等急了。”

竟然连个招呼都没有和林氏及周子安打,看都没看两人一眼。

两个婆子对这姑娘的教养又见识了几分。她们颇有些尴尬,朝着周子安两人又行了个礼,也跟着一起进了马车,吩咐车夫离开。

林氏的心又冷了几分。这个女儿,一心奔着富贵,对多年的亲人没有一分感情,算是白养了。

午饭的时候,又一辆马车进村。这一次不如前头的马车华贵,看起来就像是普通人家出行的蓝布轿厢。

早上那辆是要接尚书府的嫡小姐,主子坐的,面子上还是要装的好看一些。这一次只是管事来送东西,自然没那么讲究。

管事也不多言,下车恭敬的抬下了两大箱账册,还有一个小木盒子。盒子里装的是这十几年铺子的盈利。

悦姨娘是个孤女,并不会经营。哪怕后来学会了管家,也只是在后宅,铺子里面的事情懂的不多。

而周卿忙着政事,没有太多时间打理这些产业。

所以铺子的经营主要就是靠管事。哪怕管事都是周卿信任的人,但主家不太拘束的情况下,多多少少都要从中占些便宜。

铺子的盈利很多都被这些人中饱私囊了。但他们也不敢太过分,这里装着的盈利,周子安数了数,也有差不多有七万两。

一时半会周子安不可能将账册查看清楚,但想来不管怎么样,银钱和账目上肯定是能对得上的。

那些管事也不是傻子。

这次的银票和昨天的不同。昨天到手的,基本上都是大面额的整数。今天这盒子里装的,还有不少散碎的小面额。

显然尚书府算是伤筋动骨了。

只是刚刚被周子安闹过一个没脸,不敢在这上动手脚罢了。

周子安没有为难前来的管事,清点好了便让其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