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崔锦棠将儿子一番话听完,眼神瞬间变得犀利,沉思片刻后道:“晟儿,你想得极是。你父皇本就忌惮你皇兄势力渐长,若这故事传入皇上耳中,他定会觉得你皇兄有揽功之嫌,野心勃勃。”

“母后,那我们该如何是好?”楚知晟急切问道。

崔锦棠嘴角勾起一抹阴狠的笑,“我们要将此事告知皇上,但不可直接去说,以免引起怀疑。一会母后去找个可信之人,在明日的朝会上向你父皇禀明此事。”

楚知晟点头称是,眼中闪过一丝与他年龄极不相符的狠厉,“如此一来,皇兄在父皇心中的形象必然大打折扣,他的势力也会受到影响。”

崔锦棠满意地点点头,“晟儿,你要记住,在这宫中,唯有登上那至高之位,才能保我们母子平安。这是个绝好的机会,我们定要好好把握。”

另一边,楚知翊迈着沉重地步子回到自己的宫殿。

一路上,他脑子里都在回响在楚知晟的寝宫门口,自己听到的那些话。

对于皇上如此轻易饶过皇后一事,他心中甚是不甘。

他深知皇后向来工于心计,在皇上离宫的这段时间里,必然没少为自己谋取私利。他坚信,只要能找到相关证据,就还有机会将其扳倒。

平日里,楚知翊一直让自己的心腹管事方进留意宫里的动静。眼下,只需向他询问一番,或许就能知晓皇后的把柄。

回到住处,楚知翊立即将方进招了来,问他道:“方进,本皇子不在的这些时日,你可有留意宫里的动静,尤其是关于皇后的?”

“回禀殿下,皇后娘娘一直动作不断,趁皇上和殿下您不在宫里,做了不少事情。

她不仅传出皇上中毒不治的谣言,甚至还伪造了传位诏书,企图坐上皇位。

后来还是康王殿下出来阻止,她才未能得逞。”

楚知翊听闻,脸色瞬间阴沉得可怕,他紧攥拳头,关节因用力而泛白,“方进,此事可确凿?”

“殿下,此事千真万确。这件事我是听原来的内侍总管赵金的徒弟小德子说的。赵金原本还想趁皇上昏迷之时将他刺死。

后来被皇上身边的暗卫阻止,导致事情败露,赵金也因此被打入天牢。而就在他被打入天牢当晚,死在了天牢里。”

“赵金已死,此事岂不是死无对证?”楚知翊听到这里,惋惜说道。

“殿下,赵金虽死,但那份伪造的诏书还在。且当时赵金将诏书带去了朝会上,见过它的大臣可不在少数,就连康王都亲眼见过。他们都可以作证。”

“哦,那你可知晓,那份诏书如今在何处?”

“听说当日被萧丞相带走了,可后来兴国公领兵造反,冲到皇宫的时候,萧丞相带人前去阻拦,结果被他给杀了。

小人觉得,那诏书应当还在萧丞相府上。”

第二日,楚知翊换上一袭素衣,带着两名侍卫前往丞相府。

丞相府朱漆大门紧闭,门前那对石狮子威风凛凛,却难掩府内的萧条之气。

楚知翊抬手叩响门环,沉闷的声响在寂静街道上回荡。

片刻后,门 “吱呀” 一声缓缓打开,一名老仆探出头来,见是楚知翊,忙躬身行礼:“见过大皇子殿下,不知殿下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快请进。”

楚知翊微微颔首,迈步入府。

府内庭院草木杂乱,无人修剪,往日的繁华已消散殆尽。

楚知翊被引至正厅,厅中布置简约,也处处透着清冷。

片刻后,萧夫人身着素服,面容憔悴却不失端庄,缓缓走进来。

见到楚知翊,她微微屈膝行礼:“臣妇见过大皇子殿下。”

楚知翊连忙起身,客气地说道:“萧夫人不必多礼。本皇子今日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听闻萧丞相生前曾经手一份极为重要的传位诏书,夫人可知其下落?”

萧夫人听闻,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沉默片刻后说道:“殿下,实不相瞒,那诏书就在府中。我夫君深知此诏书干系重大,生前便嘱咐我,若他遭遇不测,一定要妥善保管。”

楚知翊闻言,眼中闪过惊喜之色,忙追问道:“夫人,那诏书如今在何处?”

萧夫人轻叹一声,转身走到厅内一幅山水画前,轻轻转动画轴旁的一个机关。

随着“嘎吱” 一声,墙壁缓缓打开,露出一个暗格。

萧夫人从暗格中取出一个用油布层层包裹的物件,小心翼翼地捧到楚知翊面前,打开油布,一份金黄的诏书展露出来。

楚知翊接过诏书,展开细看,确认无误后,郑重地对萧夫人说道:“夫人深明大义,此诏书关乎江山社稷,本皇子须将它带走。”

萧夫人微微颔首,眼中含泪说道:“殿下,我夫君一生忠君爱国,这份诏书能交到殿下手中,他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只是,我夫君惨遭兴国公杀害,恳请殿下为他做主,严惩逆贼,还他一个公道。”

楚知翊神色凝重,点头道:“夫人放心,兴国公意图谋反,残害忠良,此等恶行天理难容。本皇子定当竭尽全力,铲除逆贼,为萧丞相报仇雪恨。”

说完,他将那份诏书小心收入袖中,又与萧夫人寒暄了几句,让她保重身体,而后便起身告辞。

而此时的金銮殿上,皇上正在与群臣议事。

今日朝堂上商讨的主要事项,自然是对于兴国公这个头号逆贼的处置。

因兴国公犯下的是谋逆大罪,朝堂上无一人给他求情。

尤其是他那一派的官员,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思,巴不得皇上立即下令对兴国公斩立决,如此一来他们也不必担心自己做过的那些事被人抖露出来。

此时距离皇上上一次主持朝政,已有一年之久,朝中发生的许多事情,他都一无所知。

不过,对于那些已经过去的事,他也不想再劳神。

与众臣商议完处置兴国公一家之事,皇上正打算挥挥手,让大臣们退朝,自己回宫好好歇一歇,缓解一下久未理政的疲惫。

就在这时,御史大夫林鹏突然出列,双手高高举起笏板,高声启奏:“皇上,臣还有要事启奏!”

“哦,林爱卿有何事启奏,速速道来。”

“皇上,近日臣听闻民间有一话本子甚是流行,其内容乃是大皇子殿下与一丁姓女子在荣州抗击倭人之事。

那话本子将二人描绘得犹如再造乾坤之神人。

如今街头巷尾,百姓们皆对此津津乐道,长此以往,恐生变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