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马车到了韩家瓷窑,谢玉琰该问的也都问完了。

谢玉琰看向朱管事:“再遇到什么难题,就来南城码头或是瓷行找我。”

韩家瓷窑的几个管事,都被衙署传去审讯过了。

管事们的供书,经过王晏的手,也传给了谢玉琰,这就相当于,王晏先帮她筛了一遍,她再选人手的时候就容易许多。

最终她看准了朱管事。

在韩家瓷窑,所有的大匠和管事之中,朱管事拿的工钱最少。即便如此,朱管事一直勤勤恳恳为韩家做事,韩泗被抓之后,瓷窑的人都走了,唯有朱管事离开衙署,第一桩事就是回到瓷窑,看最后一窑的瓷器烧制的如何。

谢玉琰派去的人询问过朱管事为何如此?只因为朱管事的师傅就是韩家瓷窑的火头,将火头守好,这就是他师傅的过世之前的心愿。

韩家能用朱管事,也是看在他不声不响地做活儿。

谢玉琰看中的,却是勤恳本分,恪尽职守,这样的人管工匠最好。

当然瓷窑还需要人管理杂务,她会安排大名府瓷窑的人前来。谢玉琰准备将大名府和汴京的人手交叉使用,这样能让两地彼此勾连,取长补短,再者同一个地方、宗族的人在一起,也难免分帮分派,现在她的摊子还不算大,这样的问题还不明显,等日后她的事多了,有些地方难免顾及不到,很有可能会生事,这样调配人手,从一定程度上,避免或是减轻了这种矛盾。

朱管事有些怔愣:“大娘子不进去了吗?”

谢玉琰笑道:“瓷窑的工匠和雇工知晓我会过去?”

朱管事有些惭愧,从前韩泗来瓷窑,所有人都要小心侍奉,做出感恩戴德的模样。他觉得最近谢娘子可能会前来,也这样做了安排,显然谢娘子不好这个。

谢玉琰没有拂朱管事的意思:“既然安排好了,我就去看看,以后不必让人这样候着,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朱管事登时心中一热,大娘子不喜欢这般,却还是下了马车,这是维护他在瓷窑的威信。与大娘子见面才不久,可大娘子做的每件事,说的每句话,要么是他最想要听到的,要么就是他最需要的。

在韩家做事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觉,现在连他都觉得自己,很有用处。

谢玉琰下了马车,跟着朱管事走进瓷窑,果然看到瓷窑的人都守在了门口。

谢玉琰让朱管事引着认识了所有的工匠和雇工,这才重新回到院子里。

谢玉琰看向所有人:“大家都知晓了咱们瓷窑的规矩和章程,但凡我手下的瓷窑,不分哪里,都是这般。”

“不尽相同的地方在于,汴京这样的地方,想要维持生计更为不易,所以与大名府相比,每日多二十文工钱。”

“我们虽有差别,但规矩不变,若是瓷窑之中有欺压之事,自有管事为你们做主,若是管事不能持正,还能找到瓷行,”谢玉琰说着微微顿了顿,“韩泗触犯国法,瓷窑无辜,百年的窑口不能没落到为官府烧制盛放茶饼、盐糖的器物。”

一张张面孔上满是殷切、担忧的神情。

他们也怕瓷窑被官府管控,到时候即便他们依旧在窑中做活计,却只能烧制粗劣的瓷作,手艺得不到提升不说,从前的努力也都白费了。

谢玉琰道:“但既然我来了,我就可以应承大家。瓷窑的窑火不会灭,以后还会烧制出更精美的器物,将来有一日,或许不会有人记得我们,但物勒工名,你们烧制出的瓷作,会代代相传被人珍视。”

院子里一时鸦雀无声,半晌还是朱管事先回过神,左手紧握右拇指,右手四指并拢,行了叉手礼,以示对谢大娘子的敬重。

其余工匠和雇工见状也反应过来,纷纷如此。

紧接着众人皆道:“愿听大娘子差遣。”

谢玉琰看着众人,想到了瓷行的切口,她看向被火燎黑的瓷窑,高喊一声:“今夜窑神托梦,定能烧出‘雨过天青’!”

朱管事带着工匠和雇工们接口道:“东家舍得‘麒麟血’,咱们敢搏‘凤凰胎’。”

谢玉琰笑着看向众人,郑重地还了礼。

于妈妈跟在大娘子身边,见识过许多场面,但如此众志成城的情形,还是让她鼻子有些发酸。

这样的世道,不怕辛苦,就怕没了奔头。

大娘子这些话,给了大家希望。

就似她,跟在大娘子身边之后才发现,并不是跟着谁做事都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做的事,只不过大多数人得不到机会展露,久而久之,连自己都以为就该一生平庸。

……

韩家瓷窑,不……现在应该叫开封瓷窑,眼下已经诸事俱备,就差韩家握在手里的那些烧瓷技法。

至于如何拿到这些,不免要做些贿赂之事。

“来不及回去做吃食了,”谢玉琰道,“就去买些糕点。”

听得这话,于妈妈心领神会,大娘子这般安排,不用去思量,她就知晓是为了谁。

买好了糕点和一些吃食,谢玉琰靠在马车中看账目。

过了一会儿,马车轻微一颤,紧接着有人撩开了车厢的帘子。

一身长袍的王晏走了进来。

于妈妈瞧过去,王大人簇新的衣裳,看起来格外惹眼,从头到脚,除了腰间的玉佩,全都换了一遍。

她不由地觉得好笑,可能在王大人心中,大娘子能欢喜他……面容要占几分。

谢玉琰放下账目,抬起眼睛。

两人目光对视,彼此夹带的情绪在这一刻做了交换。虽然辛劳却都收获良多。

谢玉琰打开食盒,从中取出了一盘盘糕点。

从她手里拿出的东西,王晏都觉得比往常更精致了几分。

马车缓缓前行,车厢中多了些许桂花和糯米的香气。

谢玉琰又亲手为王晏倒茶,不过刚刚拿起了茶壶,就被王晏接了过去。

谢玉琰抬头看他,王晏熟练地斟满两只杯子:“我来。”说着话,另一只手将她的手收入了掌心。

王晏的手指节分明,上面的薄茧,轻轻地蹭着她的皮肤,留下了一片温热的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