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那群大爷大妈走后,四人排排坐坐在院子门口。
陈成才和陈秋菊下班,打开院门,被四张骤然出现的脸吓了了一跳。
四个人就堵在门口围成一圈。
整整齐齐。
“你们又是在作什么妖!”
四人偷笑从背后摸出自己的录取通知书。
“是录取通知书,你们四个都有!”
陈秀菊一个一个轻轻拿过四张录取通知书,怼在陈成才面前。
“成才,你看到了吗?你看到了吗?我们四个孩子真的都考上了。”
多年不哭的她,眼中蓄满泪水,一滴滴从脸上滑落。
“我知道,我知道秀菊秀菊,你别哭啊,你哭我也想哭。”
说完,陈成才也悉悉索索哭起来。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陈成才哭起来,跟一般人还不一样。
一般人哭,要不就是静静的落泪,要不就是“哇啦哇啦”叫唤,他则是断断续续地,像是隔一段时间就要喘一大口气。
“别哭了!”
最终,陈秀菊受不了了,扬起巴掌重重的拍在他的背上。
“难听死了!”
“好吧。”
陈成才收起哭声,扬起笑脸。
没过多久,一家人出了四个大学生,而且是京师名牌大学生的消息,传遍整个县城。
那管教育的政府领导更是被天大的馅饼砸了个正着。
现在有点远见的都知道,以后读书才是真正的出路。
可没想到他们这个偏远的地方,第一届竟然出了这么多个大学生。
先是一家四口四个大学生,又是五个京市大学清大大学生,再是理科状元。
政绩啊,政绩。
天大的政绩就这么砸在了他的头上。
于是第二天,记者华丽丽上门了。
来的记者是个青春靓丽天生一张笑脸的工农兵大学生,很有礼貌。
“你们好,我是黑省日报的记者王丽,现在想采访一下你们四位和三位家长。”
“来来来,先喝水喝水!”
陈老太给王丽倒了杯蜂蜜水。
蜂蜜还是陈成才在供销社的关系从山里换的,纯正野生蜂蜜,营养丰富,市面上买都买不到。
王丽家境很好,也是个识货的,闻到那股蜂蜜的清香,便知道这是好东西。
也许是天生性格,也许是职业原因,她毫不吝啬夸奖,直接拉近与众人的距离。
“这应该是山里的野蜂蜜吧,这个是好东西,我爸妈当时找了好久都没找到呢,没想到在这里找到了。大娘你们真厉害。”
“哎呦,哪有,正好成才在供销社。”
“那成才同志也厉害,秀菊姐也很厉害,我之前还看过秀菊姐写的文章呢。”
王丽也极其知道分寸,对陈成才叫同志,对于陈秀菊,直接叫上了姐。
这么一来二去,迅速混熟了。
即便二蛋这个理科状元,再怎么不想参加采访,也在强压之下参加了采访。
“所以陈书墨同学,你是怎么学习的呢?”
二蛋端端正正坐在椅子上,面色闪过一丝不自然,对面坐着王丽。
其他人站在王丽身后笑眯眯地看热闹。
陈成才笑得最欢,偷偷凑到陈秀菊耳边说,“你看二蛋,平常板着个脸,就应该这么治他。”
然后得到了陈秀菊一个爱的扭扭,腰上青了一片。
二蛋无语,二蛋想逃 奈何他奶他爹娘都被收买。
二蛋只能如实说。
“我觉得那些东西不算难,很简单,只要上课认真听讲,认真看书,认真做题,轻轻松松就考上了。”
王丽……
“陈书墨同学,我们想知道你的学习方法,好激励其他同学。”
“我说的就是实话。”
王丽回头询问,一家人齐齐点头。
哈?
这弄得陈秀菊有些不好意思,便给她推荐了其他方案。
“王丽啊,如果你真的想要什么学习方法,你可以问一下我大儿子,他是我们家最笨的。”
王丽……
哈?
怕王丽不相信,她又给王丽解释道。
“你看啊,我家二儿子是李哥庄医院,娜娜既然是状元了,学习方法一定不适合大多数人。我和小儿子和小女儿今年只有十四岁,那他们也是很聪明的。”
“所以只有我大儿子了。”
王丽的重心主要放在理科状元上,经陈秀菊这么一提醒才想起来这两个一个考上京大,一个考上最好的医学院的两个小同学竟然也才十四岁。
然后是王丽觉得自己家庭情况不错,也不得不感叹这家人真的是天选之子。
于是王丽索性放开了聊。
聊着聊着竟然就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家三蛋和珠珠从小就聪明,人家家小孩总想哭的,那是一个撕心裂肺,但这俩小孩从小就不爱哭,只有拉了 尿了,饿了才哼哼两句。”
“二蛋更是聪明,没有比他更聪明的人了。”
“我家大蛋那身子骨叫一个结实,你别看他比不得其他三个孩子,但比起村里其他孩子,我在他在那也是个顶个的聪明。”
王丽在一声声大蛋二蛋三蛋中,好容易才跟他要采访的几个对象对上。
大蛋就是那个俊朗有些黑的陈书均,二蛋是那个清冷俊秀的陈书墨,三蛋是那个长相艳丽的陈书潇。
王丽……
数不清是有多少次无语,王丽总觉得这家人有些不对。
所以她试探问道,“这几个同学的名字由来是什么?”
“由来?”
陈成才陈秀菊和陈老太面面相觑。
三个蛋还要有个由来啊,这上过大学的文化人就是不一般。
但面对记者,还是采访几个孩子上大学的记者,他们又不想显得自己没有文化。
于是冥思苦想,想出了一个理由。
“我们之前是在村里,村里鸡蛋多贵啊,所以就想着让三个儿子叫蛋。”
“那陈书桑同学呢?”
“当然是如珠如宝啦!”
王丽:所以还是重女轻男吧。
真难为他们编出这种理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