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对李斯文到底有多无辜,心知肚明。
所以此时此刻,李二陛下在面对来自李姓宗室、关陇集团,几乎毫无下限的联合污蔑时,他才显得那么忍无可忍。
差点就憋不住心里火气,骂出声来。
刺王杀驾此般大事,你们不想着第一时间查个水落石出,给他个交代,反而在这跟他玩权谋算计,想方设法打压异己?
朕的万金之躯,在你们眼里就这么廉价?
好一个儒学大家,号称饱读经典,诗书传家的贵族门阀,你们就是这么报效大唐,任朕驱使的是吧?
简直是大逆不道!
李二陛下是越琢磨着越来气,一对眼帘低垂的龙眸,也隐隐露出森冷杀意,目标直至殿中快要入土的封伦。
但不等皇帝出声喝止这场闹剧,一众恨不得李斯文当场毙命,好把山东士族占据的大好位置让给他们的群臣武将,已然不约而同的起身出列。
将封伦紧紧簇拥最终,跪地齐声高呼:“臣等伏请陛下,下诏缉拿首害,以正国法!以儆效尤!”
虽然有以大欺小的嫌疑,但也没办法。
谁让李斯文暴露出的能耐、关系网,还有身上受的皇帝恩宠,都实在太过骇人。
此子不死,等若干年后入仕为官,逐渐把持朝政,那被默契压制的山东士族,定能顺势而上,兴盛一时。
等那时,朝廷上,焉有他关陇世家\/李氏宗室的位置?
不趁着李斯文尚且位卑言轻的时候,早早铲除这个威胁,等几方大势已去的那天,再想压制可就晚了!
太极殿两侧案几之后,见势不妙,打定主意今天要置身事外的魏征、王珪等人暗暗心惊。
你们这群人...是真忘了陛下当年,是何等的杀伐果断,竟然还敢合起伙来逼迫皇权退让...权大欺主的道理忘了?
真不愧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眼里只有自己,毫无家国情怀的治世能臣、清廉学士,找死的能耐实在无出其右!
而众人中,唯有房玄龄隐隐猜出了,这些人逼宫皇帝的最终目的,不禁摇头连连苦笑。
李斯文可还是个没及冠的半大孩子,甚至身上没有半点官职,竟然能引起你们如此忌惮...
甚至不惜与陛下撕破脸皮,也要提前清除掉隐患,好保证官位能在自家子孙手上世代相传,长此以往的把持朝政,高人一等。
在这些儒生文官愈发腐朽,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陈旧观念里,千百家门阀士族结合起来的力量,就是远胜于皇权,高于百姓。
从魏晋时期,曹丕任用陈群,将九品中正制确立为官方选拔制度开始,世家门阀便大摇大摆的被请进朝廷,逐渐垄断官吏升迁。
时至今日,愈发势大的世家,甚至能轻易动摇一国之本,就连至高无上的皇帝,也不过是各大世家联合推选出的领头人。
碍事了,就换个皇帝,实在不行,那就换个朝代。
魏晋南北朝,长达数百年的历史,已经将如此傲慢的观念,植入了每个世家子弟内心,他们是打心里的瞧不起头上发号施令那人。
可是...大唐以武力平定天下,哪怕五姓七望依旧显赫,但朝廷早已不是你们这些,满脑子都是阴谋算计的文人儒生,能随意摆布的了!
前朝大隋是你们这些关陇世家的一言堂,但现在,关陇虽然势大,但被皇帝一手扶持的江南、山东两大派系,加起来也能与你们抗衡一二。
时代变了啊,诸位大人!
房玄龄心绪重重,不时打量着龙椅之上的李二陛下。
身为九五至尊,更是受害者的皇帝还尚未开口,你们这些局外人,为何要如此急切的降罪于李斯文...当真是容不得他们?
“道不同,不相为谋啊!”
瞅着殿上乱象,房玄龄一直坚定施行的稳扎稳打,逐步发展的策略都在隐隐动摇,不禁摇头轻叹一声。
同时愈发赞同,李二陛下想要打压世家门阀的想法。
但即便这样,房玄龄也不着急起身出列,为李斯文解释些什么。
哪怕这些人今天闹翻天,结果如何也轮不到他们,只在于陛下的一念之间。
若皇帝愿意秉公执法,那他坚信,就算极力彻查下去,以李斯文的为人秉性,也绝不会有丝毫性命之忧。
那小子心根本不在朝廷,又怎么会脑袋一热之下,选择刺王杀驾!
受了委屈跑到并州不就得了,背靠着懋功,当个土地主逍遥快活岂不美哉?
但...若是皇帝今天在关陇门阀、李氏宗室的联合逼迫下,选择让步...那即便自己再怎么巧舌如簧,辩论的天花乱坠,李斯文也逃不过这劫。
能在朝廷上久居的,大多是些走一步看三步的老狐狸,哪怕这些人远没有房玄龄看的清楚,也能隐隐意识到这一关键。
所以,对这场由关陇、李姓宗室联手组织,声势浩大的闹剧,大多官员都没有放在心上,只是饶有兴致的等着皇帝反击。
甚至就连情绪最为焦躁的程咬金,也在这时看出了李二陛下的脸色不对。
紧忙转怒为笑,机智的拉着秦琼、侯君集两人坐回原位置,躲得远远的。
省的一会儿皇帝的屠刀砍下来,溅自己一身臭血。
而此时悄然联合,准备逼迫皇帝降罪于李斯文的群臣,跪了半天却始终不见皇帝回应,也忍不住的抬头观望,打量着李二陛下的反应。
哪怕在各府王爷的威逼利诱、循循劝导下,众人已经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觉悟,勇敢站出来为封伦壮大声势。
但要说心里不害怕,那纯粹属于死要面子活受罪。
李二陛下为人秉性如何,他们这些跟随已久的老臣会不清楚?
万一把他逼急了眼,皇帝是真敢大开杀戒。
就算将来,朝廷系统因缺少官员运作而崩溃,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时,皇帝再想反悔,可毕竟人死不能复生。
那时候,他们的坟头草都快比人高了!
可今天不站出来...不出十年,等李斯文及其一众朋党入朝为官,皇帝手边有了更加信任的臣子...
那他们手里攥着的种种特权,还不被李二陛下温水煮青蛙似的,一点点收回?
若显赫千年的家族,在他们手上断了传承,沦落到和落魄寒门坐一桌的地步。
那他们肯定要被后世子孙,死死钉在耻辱柱上,死都死不安生。
既然早死、晚死都要死,那还不如趁着今天有机会,跟着大伙赌一把,法不责众嘛...
再说了,万一皇帝尚有理智,心里同样忌惮着李斯文的能耐...
那他们必能大胜而归,清除掉这个祸害,各家辉煌也得以安稳延续...直到出现第二个李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