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人数倒也不多,也就三千骑。”

面对急忙赶来的马周,李恪脸上很快就恢复了从容。

随手将斥候的报告递给马周:\"不过后面跟着他们所在的部落,看起来有些声势浩大。\"

马周接过简单的军报,眉头也下意识皱了起来。

显然,他也考虑到了突厥部落全民皆兵的特性。

随即压低声音道:\"殿下,这两万部众中,能上马作战的至少还有三四千人...\"

“我军装备精良不假。”

说话间,马周弯腰拾起块碎石,在一旁的雪地上划出蜿蜒的线条,冰屑迸溅间,勾勒出双方以及后续部落的轮廓。

“但以寡敌众,正面相抗终究落了下策。”

马周这番一经说完,李恪等一行几人再次陷入沉默。

但好不容易才遇到的第一支突厥部落,就这么放走实在可惜。

要知道,这时候离着天气回暖,青草发芽还有段时日。

草原上积雪未消,一般的突厥部落,在这个时候是根本不可能出来瞎溜达。

这也就是李恪他们运气好,正巧撞上准备投诚的九部。

若不是开春在即,他们这些部落存粮将尽,为了寻一条活路,这些突厥人也不会冒险南下。

在平时,地广人稀的草原上,若是没有熟悉草原的向导。

李恪他们就算是在草原转上三天,能不能见到一个人影都很难说。

这也是李恪有些纠结的原因所在。

面对这一次的征召,想着先下手为强,以李靖三千骑兵突袭突厥王庭的经典战例为鉴,李恪特意将唐俊悟、单成天、辛撩儿三位心腹抽调到这次的行动中。

听到马周的分析,唐俊悟摩挲着腰间的唐刀,刀鞘上的鎏金纹路在雪光下忽明忽暗。

“殿下,马长史,末将以为,与其这般猜测,不如先行试探一下这支突厥骑兵和部落的虚实。让唐某带一千燕王卫前去试探一番。”

说话间,他走到马周在雪地上画的简易地形图旁,用带鞘的剑尖,指着突厥骑兵所在的位置道。

\"殿下你看,他们的所有骑兵,全都位于部落的正前方,与后面部落的距离相约百丈。”

唐俊悟眼中寒光一闪,\"末将带领这一千名弟兄,先行试探其虚实。若是他们战力强悍,末将就...”

说着,唐俊悟的剑尖划过一道弧线,由突厥骑兵划到突厥部落所在的侧翼位置。

“虚晃一枪,直取他们的部落,突厥人见到部众受到进攻,必定会阵脚大乱,我也能轻松脱离。”

“可若是他们战力羸弱。”唐俊悟的剑尖重重顿在雪地上,溅起的冰碴四散迸射。

“只要等到我撕开一道口子,殿下率领剩下的两千燕王卫,来个前后夹击,必能将这股突厥势力一举拿下!”

听到唐俊悟的策略,单成天皱眉道。

\"此计虽妙,但风险太大。若突厥人早有防备...\"

\"成天兄多虑了,根据斥候来报,得知到我们的消息后,突厥人快速围成了一个圆形防御阵型,虽然看起来训练有素,但整个阵型显得杂乱无章,分明是仓促应战。\"

唐俊悟握紧刀柄,眼中战意更盛,\"此时出击,正是最佳时机!\"

辛撩儿拍案叫绝:\"痛快!末将愿随唐将军一同前往!\"

说到这,唐俊悟和辛撩儿两人不约而同的看向,正聚精会神的盯着那副简陋地图的李恪。

对于一心想要立取战功的武将,尽管也想着,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面对战场上稍纵即逝的战机,也确实令人难以按捺。

但他们却不知道,此次李恪进入草原,最大的目的不是歼灭多少突厥骑兵,收拢多少突厥部族。

而是进攻突厥王庭,拿下劼利可汗,将突厥政权的主要势力彻底拿下。

不然,就算是收服再多的突厥部族,只要颉利可汗尚存,突厥迟早会死灰复燃。

马周虽然还不知道李恪此次的具体计划,但是作为李恪目前的主要心腹谋士。

他从李恪一路以来的表现来看,已然察觉到了殿下心中藏着一盘更大的棋。

应当是不想在计划没有完成之前,损兵折将。

想到这里,他轻咳一声,上前一步道。

“殿下,唐将军之计虽可试探虚实,但我军后续行动还需谋定而后动,后续的结果,也不好揣测。万一后面不止眼前这一支突厥部落,我军就要陷入围剿之中。”

说到这,他又拿起地上的石头,蹲在地上,又画了两条线。

一条往西,一条往南。

在往西的那条线的末端,画上了一个圈,写上了“定襄道”三个字。

在往南的那条线的末端,则写上了勾注山,三个大字。

“微臣倒是有个不成熟的建议,一来可以减少我军伤亡,二来也能卖个人情给定襄道,帮助他们来到北疆到目前为止,未立寸功的尴尬局面。”

听到马周的这句话,唐俊悟、辛撩儿、单成天等三人的脸色,就微微有些不好看。

毕竟,他们身为武将,眼见到手的军功,要拱手让人,心中自然不甘。

对于三人的反应,马周自然收入眼底,但他没有理会三人,而是接着讲道。

“我们清晨于“鹰嘴岩”出发,差不多行走了近六十里,按照推算,距离代国公李靖将军所率领的定襄道大军,也不过两百多里路途。”

\"若我们派快马传信,请李靖将军派一支偏师前来接应,届时我军只需稍作牵制,待定襄道大军一到,便可形成合围之势。\"

\"到时候,这些突厥人自然就会成为我们砧板上的鱼肉。”

\"而我们,几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就拿下这波军功,当然了,这只是一半的功劳。\"

李恪闻言,目光在雪地上的简易地图上来回扫视,手指轻轻敲击着刀柄,点了点头道。

“那第二条计划,就是召集勾注山上的骑兵,全权吃下这波突厥人。”

“殿下英明。”

马周眼中闪过赞许,拾起碎石在 “勾注山” 旁又添了一笔。

“勾注山与云州城的距离相仿,只要我们赶在定襄道大军没有发现之前,快速解决战斗,就能独占这份军功。\"

马周的这句话刚落音,唐俊悟三人眼中同时闪过一道亮光。

很明显,三人宁愿这份功劳流入到自己人眼中,也不愿意把这份功劳拱手让给定襄道大军。

唐俊悟更是,立即抱拳请命道:\"殿下,末将愿率轻骑先行牵制突厥人!\"

只不过,面对唐俊悟的主动请缨,李恪还是没有轻易松口。

良久,他开口道:“唐将军的勇毅,本王自然信得过,但此役关键不在勇猛,而在时机。”

“不错,此地距离云州城实在太近,马某也担心还未解决掉这股突厥人,消息就会走漏。一旦定襄道得知我们的行动,我们私藏军队的事情,也有极大的可能会暴露,若被朝中那些御史知道我们暗中扩充兵力......”

马周的这句话如重锤般砸在众人心中,唐俊悟刚要开口的话硬生生咽了回去。

李恪的瞳孔微微收缩,手掌握紧又松开,一时间气氛瞬间凝重如铅。

辛撩儿舔了舔干涩的嘴唇,压低声音道。

“难道就此罢手?假装看不见,眼睁睁看着这些突厥人溜走?”

“东家,喝口水,还是热的。”

就在气氛异常凝重的时候,只见小二来财不知何时来到近前,手里拿着一个还是温热的水囊,递给了李恪。

李恪微微一怔,下意识接过水囊。

小二来福这个意外被李恪收为护卫的家伙,没有读过书,不识字,自然也不懂得什么排兵布阵。

仗着天神神力,又对李恪忠心耿耿,加上憨傻的性格,与其说是护卫,倒不如说处成了类似家人的存在。

见到东家为了前面遇到的突厥骑兵和部落,愁眉不展的样子,来财也是有些着急。

他想要说两句宽慰李恪的话,但又担心自己嘴笨说错话,只能搓着手站在一旁干着急。

正在喝水的李恪恰哈看到这一幕。

想到对于这个简单的会议,小二来福也从头看到尾。

他放下水囊,拍了拍来财的肩膀。

\"来财啊,看你着急忙慌的样子,是不是想到了什么好主意,你来说说看,要是让你去打那些突厥人,你会怎么打?\"

李恪这番邀请,自然没有想到从小二来福嘴中,听到什么精妙的兵法。

不过是想缓和下凝重的气氛,放松一下心情,以便更好地思索破敌良策。

马周和唐俊悟等人,也被李恪的话打破沉思。

在看到被问计的人是小二来福之后。

也很快反应过来殿下此举意在缓和气氛,脸上纷纷露出饶有兴味的神情。

其中,辛撩儿和唐俊悟更是分别打趣着道。

“来哥儿,说说看嘛,咱们这儿就属你最实在,说不定真有好法子呢!”辛撩儿笑眯眯地说道,眼中带着鼓励。

唐俊悟也笑着附和:“是啊来哥儿,你力气大,脑子也灵光,说不定能想出个出其不意的招儿。”

小二来福以前尽管身体强壮,但因为性格憨傻的原因。

所有人都把他当个傻子使唤,偷偷欺负、辱骂他。

何时被这么多人看重恭维过,尽管还是有些打趣的成分。

但也都是把他当成自己人,充满了善意。

对此,来财挠了挠头,朝着李恪不知所措地说道。

\"东家,俺真的能说吗?”

李恪也真的没有想到,小二来福还真的有主意。

脸上充满笑意与鼓励的说道:\"当然可以说,咱们现在就是要集思广益,寻找最好的办法。\"

听到李恪的鼓励,小二来财身上的局促顿时减少了不少,他搓了搓粗糙的大手,磕磕巴巴的说道。

“俺不识字,也不懂打仗。但俺在俺家乡的时候,俺听俺们村里的一位老猎人说过。”

“狼群,在围捕羊群的时候,为了减少受伤,都是冲着那些跑得慢的老羊、小羊或者落单的羊下手。”

来财挠着脑袋,努力组织着语言。

“俺就寻思,现在不是俺们比较强吗?俺们不就是狼群吗?要不俺们也学狼群,专挑突厥人里的较弱的部族下手!”

“他们慌乱之下,就会像被吓坏的羊群一样,到处乱跑,到时候一旦露出破绽,咱们就能趁机打败他们了!。”

小二来福的话才刚说完,四周突然就安静了下来。

马周猛地站起身,眼中精光闪烁:\"殿下,来财兄弟此计暗合兵法要义!若我们专攻其老弱妇孺所在的后营...\"

唐俊悟立马配合着说道:\"届时其主力骑兵必会回援,我们不与他们正面接战,他们一旦回援,我们就换一个地方继续骚扰,让他们疲于奔命,直到他们精疲力竭,或者露出破绽再一举歼灭。”

李恪眼中闪过赞许之色,拍案道:\"好一个'攻其必救'之计!小二,没想到你竟有如此见地!\"

来财被夸得手足无措,黝黑的脸上泛起红光:\"嘿嘿,俺就是瞎想的...\"

辛撩儿忍俊不禁:\"来哥儿,你这'瞎想'可帮了大忙了!\"

其实,这倒不是李恪、马周与唐俊悟等人,想不到这个“围点打援”的计策。

若是面对两股突厥大军,他们自然无所不用其极,什么办法计策都会拿来使用一番。

但面对突厥骑兵后面的老弱妇孺,这些人心中难免存着几分仁义之念,下意识忽略这条计策。

眼下小二来福毫无顾忌地将这想法说了出来,反而点醒了众人。

这是在战场之上,任何妇人之仁都可能成为致命的弱点。

而另一边,突厥的九位俟斤们,还没有对大唐投诚的这一决定达成共识。

他们也汇聚在一处地势较高的草坡上,商量着如何应对李恪所带领的燕王卫。

全然不知道,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已经商议好对策的李恪所部,正挥刀霍霍,将他们当成到手的军功,随时准备发动致命一击。

草坡上,九位俟斤的争论愈发激烈,阿史德部俟斤阔阔出一脚踢翻羊皮水囊,浑浊的马奶在枯黄的草地上蜿蜒如血。

“诸位,事情到了现在你们还在犹豫什么,非要唐人的刀落在我们脖子上,你们才能下定决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