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椿走进来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十一叔这是怎么了?允炆愿意认罪吗?\\\"

朱椿良久说道:\\\"鬼魅迷惑了他的心窍,没人救得了他。毕竟是亲兄弟,皇上就宽恕他吧。\\\"

朱允熥道:\\\"出了这么大的事,死了这么多人,必须给天下一个交代。

两个法子,第一个,交刑部、大理寺、监察院议处;第二个,交宗人府议处。

不论议出个什么结果,只要他肯认罪、忏悔,我都从轻发落他。

而且,我向十一叔保证,罪只及他一人,不牵扯他的妻子儿女。\\\"

朱椿道:\\\"那就交宗人府议处吧。老朱家丢不起这个人。\\\"

朱允熥道:\\\"我也是这个意思。济僖和尚炳也有份,他们两个怎么办?\\\"

朱椿道:\\\"要不也交宗人府议处吧。\\\"

朱允熥道:\\\"既然十一叔这样说,那就依十一叔。除六叔留守东瀛行都司外,其余的藩王都得召回京。\\\"

朱椿给各地藩王写信,请他们进京。

又命人给朱济僖、朱尚炳写信,要二人进京谢罪。

朱济僖、朱尚炳没想到事情这么快就败露了,十分害怕,借口病了,拒绝去南京。

朱椿老实人也生气了,再次给朱济僖、朱尚炳写信,命他们速速来京,不然就将他们从族谱上除名,然后兴兵讨伐。

朱济僖、朱尚炳置若罔闻,调兵遣将,准备对抗朝廷。

安插在秦晋两省的密探将两人的所作所为上报。

朱允熥大怒,对朱椿道:

\\\"济僖跟尚炳己经疯了,再不悬崖勒马,朕就要命陇右宋晟、晋北郭英带大军讨伐了。到时候就饶他们不得了。\\\"

朱椿也是痛心疾首,\\\"陛下不要轻动刀兵。臣怕他们为了自保投靠蒙古人。为免战祸,臣到山西、陕西走一趟,劝他们放下武器,认罪伏法。\\\"

朱允熥不愿意朱椿冒险,骂道:

\\\"都是允炆那个狗东西干的好事,把济僖和尚炳也煽动起来了!\\\"

说着气冲冲往宗人府走。

朱椿苦拦不住,只得亦步亦趋跟在后面。

到了宗人府,朱允炆正悠闲自得半躺在椅子上喝茶。

朱允熥二话不说,夺过茶杯迎头浇了下去。

朱允炆泰然自若抹掉满脸的茶叶,嘴角勾起揶揄的笑。

朱允熥气得说不出话来。

虽说杀朱允炆就像捻死一只蚂蚱一样,却犯不着落一个同室操戈的恶名。

朱椿:\\\"允炆,你认个罪,看在亲兄弟的份上,皇上还是会放过你的。\\\"

朱允炆冷笑,\\\"我既然来了南京,就没想过活着回凤阳。\\\"

朱椿脸色铁青:\\\"我就想不通了,这么些年,你在凤阳吃香的,喝辣的,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又没人招惹你,为什么要兴风作浪?\\\"

\\\"小小的凤阳不能满足我,我要的是天下!\\\"

朱椿:\\\"人贵有自知之明,你比允熥差了不是一星半点,别说当皇上了,当个王爷都够呛!\\\"

朱允炆跳起来叫道:\\\"谁说的?要让我干,我能干得更好!\\\"

朱椿厉声道:\\\"真是大言不惭!这些年,允熥建立了多少功业?你又干了些啥?你整天和那些穷酸文人搅在一块,妄议朝政。你以为朝廷不知道吗?不想搭理你而己。你要真有德行真有才干,大哥和爹为什么不选你做太孙?\\\"

朱允炆被捅到痛处,恼羞成怒喊道:\\\"都是朱允熥害的!我既然不好过,他也别想好过。我不怕他杀我,只要他敢杀我,就有大把的人替我鸣不平。\\\"

朱椿:\\\"你这是惟恐天下不乱。我真替大哥不值,怎么就生了你这种又蠢又坏的东西?\\\"

朱允炆:\\\"我愿意,谁也管不着。\\\"

朱椿愤然赏了他一声脆的。

\\\"再不悔改,就将你从族谱中除名。是做个千尊万贵锦衣玉食的亲王,还是做个死了也埋不进祖坟的孤魂野鬼,你自己选!\\\"

\\\"除名就除名!我不稀罕!我所有的一切都是朱允熥夺走的,我跟他不共戴天,就算变成鬼,我也要缠死他!\\\"

朱允炆眼里冒着阴冷的光,令人不寒而栗。

过了十多天,藩王们陆陆继继到京,只有朱棣、朱柏还没有赶回来。

这时候,山西陕西又传来消息,朱济僖派兵堵住了平定关,朱尚炳带兵堵住了潼关,妄图武力对抗朝廷。

朱允熥思虑再三,处理藩王的事必须异常谨慎,同室操戈,捡便宜的是外人,不到万不得以,不使用武力。

宗人府中,朱允熥问道:

\\\"各位叔父镇守边关辛苦了。允炆、济僖、尚炳三个的事,想必叔父们也知道了。

允炆勾连济僖和尚炳谋逆,又勾连朝中大臣哄抬粮价制造混乱,阻挠迁都,己经被羁押在宗人府了。

济僖和尚炳胆大包天,私自调兵,据守关隘,对抗朝廷。

这是国事,也是家事,叔父们议一议,该如何处置为好?先说说允炆吧。\\\"

代王朱桂一向不喜欢朱允炆,道:\\\"允炆一向坏透了,应该将他贬为庶人,然后发配到琼州去。\\\"

岷王朱楩道:\\\"那也太便宜他了,该宰了那小子。\\\"

除他两人说话外,再没人吭声。

朱椿问朱橚道:\\\"五哥,四哥还没回来,这里你最年长了,你说该怎么办?\\\"

周王朱橚道:\\\"允炆罪恶深重,理应严惩,但他毕竟是大哥的亲儿子,如果罚得太重了,对不起大哥。\\\"

朱椿又问朱榑道:\\\"八哥,你说说看。\\\"

齐王朱榑道:\\\"一家人打打杀杀不好,还是放允炆一条生路的好。\\\"

鲁王朱檀道:\\\"我赞成老八的说法。\\\"

谷王朱橞道:\\\"我也赞成老八的说法。\\\"

朱橚封在开封,朱榑封在青州,朱橞封在宣府,都不愿意看到朝廷迁到北平,所以都替朱允炆说话。

其余的藩王也是明哲保身。

只有朱桂和朱楩,小时候就和朱允熥厮混在一起,脾气相投,力主严惩朱允炆。

朱允熥顾忌藩王们的感受,才让宗人府讨论的,否则,直接交给锦衣卫审就完事了,但藩王们的这种态度还是让他十分失望。

登基这么多年,总是让着你们,关键时刻都不替我说句话。

他不经意间望了朱椿一眼。

朱椿心领神会,道:\\\"允炆犯的都是不可饶恕的重罪,如果轻轻发落的话,恐怕天下人不能服气。我的意思是,允炆失德,理应贬为庶人,迁到南京来守陵。\\\"

齐王朱榑道:\\\"老十一,这样是不是太狠了一点?他可是大哥的亲儿子\\\"

鲁王朱檀、谷王朱橞也跟着附和:\\\"对,对,对,太狠了一点。\\\"

代王朱桂站起来道:\\\"对个屁!朱允炆都要造反了,你们还替他说话,莫非你们也想造反不成。\\\"

齐王朱榑也站了起来,\\\"十三,你怎么满口喷粪?谁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