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网游动漫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二千零一十一章 谨以此书献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千零一十一章 谨以此书献给—

标线对准,锋利的铡刀笔直地落下。

沙沙——

纸张被整整齐齐地切开,随着几次对准,几次切开,印刷的大纸张便化作了长一尺、宽半尺的书页,每一摞切好的书页都摆放在划定的区域里,有人会从一旁走过,按次序取走一张张纸,然后点数好张数交给校验之人。

校验之人不仅需要检查张数,还需要核对上一页与下一页是否连贯,避免出现缺页、错页问题,只有确保无误之后,才会送去缝合成册。

朱元璋看着高效的印刷、切割,很是满意,对顾正臣道:“说来奇怪,为何你总能发现人才?”

顾正臣看向庄武,对朱元璋道:“陛下,他可不是什么人才,三年,花进去五千多两银,这才有了今日的活字印刷。在臣看来,许多人才不是天生的,而是给他们机会、条件与资源,历练出来的。”

“就以宁国为例,若没有格物学院的机会,没有朝廷倾力支持,没有他人不留余力地配合,宁国也未必能在蒸汽机上取得当下的成就,甚至负责起了陆地机车的国事吧?”

朱元璋拿起一个金属活字看了看,问道:“这是什么金属,为何样子如此奇特?”

庄武稳住心神,恭恭敬敬地介绍着:“回陛下,这金属并非纯铜,而是铜锡铅三种金属,这也是为了刻字便捷,这种形状一来是为了节省开支,方便普及,二来是……”

顾正臣看着侃侃而谈,自信的庄武,很是满意。

朱元璋对庄武的表现很是满意,眼看朱棡从外面匆匆走了过来,指了指朱棡言道:“你就不要管理集贤院了,自今以后,集贤院的事交给顾小子与庄武做主。”

“父皇终于同意了。”

朱棡行礼之后,笑着回道,然后看向顾正臣,眼眶有些湿润:“顾先生,弟子有礼了。”

顾正臣知道朱棡不止一次举荐庄武,也知道他其实并不喜欢待在集贤院盯着这些琐事,压下一干心思,笑着回道:“明日可以去府上,先生为你做顿土豆宴,当着陛下的面,就别想吃土豆炖牛肉了。”

“那就羊驼。”

“做好了给宫里送一点过去。”

顾正臣吃惊地看向朱元璋:“若是陛下这样说的话,臣能否去光禄寺讨要一些牛肉……”

“胡说什么,光禄寺没牛肉!”

朱元璋训斥了句,走向准备缝合的位置,看着一叠叠纸张被压实,只露出一点边缘,比绣花针粗大不少的针被硬生生地按了下去,顶针是一个好用的工具……

待第一册缝合之后,朱元璋拿了起来,翻看了一番,连连点头:“从印刷上来看,确实与雕版没什么区别了,甚至这笔画上更显清晰,一些细节也很饱满。”

顾正臣指了指刷印区域的头顶上方:“陛下,为了确保刷印效果,庄武特意做过实验,确保什么分量的按押既能保证字迹清晰,又不损伤活字与纸张。人为操作总归有些不足,便用了这种自重按押。”

朱元璋满意地将书册递给顾正臣:“你看看,若是没问题的话,便大量缝合成册,准备发卖事宜吧。民间已经出了不少关于大航海的书,许多是杜撰,甚至还有些鬼怪之物的,总该正一正风气。”

顾正臣接过之后,翻看了几页说道:“前不久空闲,臣让人取走了抄本,看过了整本书,罗贯中的文笔没得说,所讲述的故事臣也不认为需要删改。”

朱元璋拿起缝合的针看了看:“朕也看过,觉得甚好,皇后也特别喜欢,还吩咐过朕,等书成了后宫采买一些,女官看过之后可以讲一些远航的故事给宫人,也好让这些人知道大远航的波澜壮阔,土豆、番薯的来之不易。”

顾正臣将书合起,打开来看向扉页,这就是第一回的正文了,沉默了下,言道:“陛下,臣认为还可以在这扉页之前另外加一页。”

“哦,你打算加什么?”

朱元璋问道。

朱棡也很好奇,这书质量上乘,汇集了大远航的重大事件,耗费了罗贯中不少心血,不能说无法删减一字一排,但也可以说,删减总需斟酌,可先生竟要直接加一页,还是在扉页之前,也就是说,他要重新弄一个扉页。

“纸笔。”

顾正臣吩咐。

不等庄武动作,谢三已亲自取来。

顾正臣将纸张裁剪为书页大小后,提笔一挥而就,然后对朱元璋道:“应该以这作为扉页。”

朱元璋走上前看去,眉头不由一挑。

朱棡抓着并不多的胡须,念道:“谨以此书献给伟大的大明洪武皇帝与英雄的远航水师!父皇,先生的提议儿臣赞同,这作为扉页,极为合适。”

朱元璋心情大好,背着双手问:“合适吗?”

朱棡点头,顺带还问庄武、谢三等人。

这个时候谁敢说不合适,这是给皇帝脸上贴金啊。

书卖出去多少,不管谁看这书,那打开先看到的,那就是“大明伟大的洪武皇帝”与“英雄的远航水师”,这可是世世代代流传的文字。

朱棡敬佩顾正臣,就这一手,看把父皇乐得,脸上褶子都比往日重了许多。

顾正臣这样做,并不是为了突出“伟大的洪武皇帝”,恰恰相反,而是想要凸显“英雄的远航水师”,只是,单单写“英雄的远航水师”,这事不好看,万一被人拿出来弹劾说罗贯中或顾正臣眼里没皇帝……

为了后者出现,需要前者存在。

这件事就此通过,庄武安排匠人在完成一轮印刷之后,安排活字排版,很快便将扉页制了出来。

书成了。

朱元璋很是满意,吩咐道:“你们盯着吧,该售卖的时候,便直接发卖,除了苏州、杭州、广州、泉州等地,川蜀、湖广、甚至是肃州等地也该有这种书出现。”

顾正臣深以为然。

大明的强大与蒸蒸日上,是时候需要通过一本书,一段故事来提振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藏着掖着了,哪怕是这些书被翻译流入西方,那他们在几十年内,也找不到澳洲与美洲,毕竟这书里一切的起点,那可都是在大明……

要去澳洲,去美洲,那需要先来大明。

西方人能来大明,那大明人自然也可以去西方,提前碰撞一下,对华夏文明而言未必是一件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