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网游动漫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零一十章 推心置腹的朱元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两千零一十章 推心置腹的朱元璋

张焕迈步上了酒楼,看了看当下的场面,皱着眉头走上前,对顾正臣道:“镇国公,当下这个时候,还公然殴打官员,不合适吧?”

“镇国公?!”

谢昀、沈砚之等人麻了。

天啊,他竟然是镇国公!

谢昀给了自己一巴掌,娘的,自己也是后知后觉,想想在大同时候,这个家伙就连都司的二把手都不敢招惹,亲家的手都砍了下来给他赔罪,当时的山西除了一个魏国公有这个本事外,还能有谁?

沈砚之也有些郁闷。

张不二!

顾不二!

当时就应该知道这家伙身份,没多想啊。

练子宁赶忙让黄子澄站好,自己好行礼。

黄子澄感觉一张脸火辣辣的疼,可又感觉浑身冷飕飕的,冷与热似乎从脖子这个位置分开来了。

镇国公!

就在不久之前,自己还在说他的事,他也听到了,怪不得火气这么大。

只是——

黄子澄拱了拱手,权当行礼了,然后捂了捂发疼的脸,沉声道:“镇国公是吧,我是朝廷命官,不是你的家仆、奴才,你竟当众殴打于我,损我颜面,这事休想这样作罢!”

顾正臣没理睬黄子澄,对张焕道:“当下这个时候殴打官员怎么就不合适了,我是个脾气不好的,戾气太重,控制不住,挑不了好日子。怎么,你有意见?”

张焕嘴角动了动,摇头道:“下官自然不会有意见,只是,这个酒楼的酒你怕是喝不成了,换个地方喝茶吧。”

顾正臣看向黄子澄,毫不留情面地说:“你有没有骨气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你没脑子,连个猪脑子都没有。”

黄子澄指着顾正臣:“你,你——”

顾正臣转身朝着楼梯走去,到了楼梯口才想起来,看向掌柜:“打一些好酒送到镇国公府。”

掌柜赶忙答应。

张焕跟在顾正臣身后,低声道:“你打他无所谓,可你说他连个猪脑子都没有,这不合适,陛下夸过他写的文章。”

如果黄子澄蠢笨如猪,那夸赞黄子澄的朱元璋……

顾正臣瞪了一眼张焕:“你不说,黄子澄能跑到陛下那里说他没脑子?张焕啊,别忘记了,你儿子在格物学院,不想让他去禁闭室,不该说的就不要说。”

张焕的手从拳到掌,又从掌握成拳:“我只是请你去喝茶,其他一概不知。”

“这才对了嘛。”

顾正臣笑着,随张焕指引进了一家茶楼。

登了二楼。

张焕给顾正臣使了个眼色,便停下了脚步。

顾正臣整理了下衣冠,走至桌边,提起茶壶添茶,低声笑道:“陛下。”

微服而至,不便行礼。

朱元璋侧头看了看顾正臣,抬手指了指不远处的酒楼:“你好威风啊,朝廷的官员说打就打,这是在愤愤不平,对朕不满,还是想着自污一下,将公爵降为侯爵?”

顾正臣坐了下来,拿起一个茶杯:“国公、侯爵,这些对臣来说皆是虚名,若是打几个官员就能撸去爵位,臣明日可以上早朝,带十个八个笏板。”

“大胆了啊。”

朱元璋说着话,语气却相当平和:“你就是打了满朝文武,朕现在也不打算撸你的公爵。顾小子,你是不是心里憋着一肚子火气?”

顾正臣低头看着杯中水:“臣不敢欺瞒陛下,是。”

朱元璋呵了声:“欺瞒?”

没人说话。

朱元璋喝光了杯中茶水,抬手示意不必添茶,一双老眼看着顾正臣:“有些事结束了便结束了,让它彻底过去吧,我老了,难免糊涂,皇后也一样。”

顾正臣沉默不语。

朱元璋站起身来:“你在格物学院住了半个多月了,既然住不习惯想回府住了,那就住一段时日吧。过一段时日,朕打算让你去一趟南洋。”

顾正臣跟着起身:“就这已经被人说心怀不轨了,再掌兵的话,那些文官还睡得着吗?他们一个个忧国忧民,而臣已位极人臣,再立新功,朝廷还如何封赏。臣打算在家里住着,哪里都不去,画地为牢,趁着年轻,再生几个孩子——”

朱元璋听得直皱眉,开口打断:“行了,别人如何说你在意吗?朕若不信你,你就是有十个脑袋也砍没了。顾小子,朕看了你十一年了,虽然看不穿你的见识与学问,不明白马克思到底教导了你多少,但十一年来,朕看清了你的品性。”

“你的心思,不过就是让大明越来越好,而你,取其中一瓢,乐在其中。若因为一次赤裸裸的阳谋,朕便失去了对你的信任,那日后大明还会有清廉官员,有百姓爱戴的官员吗?”

“这次阳谋确实狠辣,振臂一呼便有千万兵,足够吓破许多帝王胆。可朕不是一般的帝王,大明都是朕带人打下来的,如此天下,还容不得你一个出挑之人?”

“没什么放心不下你的,远火局的火器不是你亲手制造的,蒸汽机也不是你手搓的,大远航更不是你一个人可以做到的。你顾正臣的每次功劳背后,都是一群大明人的付出。”

“顾小子,朕也就与你推心置腹这一次,只是想告诉你,莫要担心这担心那,朕若是有一天不信你了,便会下一道旨意,给你一支船队,让你挑人,带上人想去哪去哪。”

“只是,朕不会这样做,因为太子不答应,皇孙也不答应。你为朝廷、为朕、为这百姓做了如此多的事,若是寒了你的心,那朕便寒了天下人心。好了,这些话记住了,日后朕不会再说。”

顾正臣心情好了许多。

确实,朱守谦最后的阳谋是无解的,那可不是儿戏,他利用了人心最不容易控制的猜忌。

猜忌东西一旦生出,那不管你有多少功劳,什么身份,那结局往往都是悲剧。

朱元璋能说出这番话,已经很用心了。

但让顾正臣心中不舒服的并不是这场阳谋的余波,而是这场案件还没真正结束,老朱已经视为结束了,隐患还在那摆着,锦衣卫的人至今没有抓到赵仇、孟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