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辽国公 > 第551章 朱元璋害怕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元璋看向毛骧,开口问道:“二虎,牛达那边,你可得多盯着点。”

毛骧赶忙躬身应道:“属下遵旨!”

牛达竟能拿到那般程度的证据,着实不简单。从某种意义上说,其能耐已然超过锦衣卫了。

毛骧告退之后,朱元璋便差人唤来了朱标。

朱元璋待朱标来到跟前,便开口问道:“标儿,你对牛达此事有何看法?”

朱标心中明白,父皇这是忌惮牛达背后所使手段。

但他深知,牛达乃是常孤雏的人,从旁系关系论,也能算是东宫一脉。

朱标略一思忖,委婉说道:“父皇,牛达能得那般证据,确有其过人之处。不过儿臣以为,牛达此人忠心耿耿,一心为公,想必也是想为朝廷肃清奸佞。他背后或有手段,但皆为社稷着想。牛达所为也是为了辅佐儿臣日后能更好治理天下,还望父皇明察。”

朱元璋眉头紧皱,说道:“标儿,牛达是辽东人,咱也不瞒着你,他确是常孤雏的人。虽说常孤雏算是你的人,可有些事,咱不得不防啊。”

如今这辽东军,着实难管。大明火器研究,数辽东那边遥遥领先。辽东军向来战力超群,早前便称冠天下,如今火器精良,只怕战力更是如虎添翼。

朱元璋之所以不让常孤雏出征,其一,常孤雏已然立下赫赫战功,再无可与之匹配的丰厚封赏;其二,实在是顾虑常孤雏若心生不轨,那大明便岌岌可危了。

朱标说道:“父皇,常大哥这些年一直勤勤恳恳,为大明出了不少力。倘若没有辽东崛起,如今大明在诸多事上都得受掣肘,那些江南派系的人,也不会这般老实安分。”

朱标所言非虚,若缺了常孤雏,大明施政的确会困难重重,诸多受限。

这其中关节,朱元璋心里透亮。

可正因为常孤雏如此得力,势力渐大,朱元璋反倒愈发觉得没了安全感。

现今这常家,一门出了两位国公、三位侯爵,实乃一等一的勋贵之家。

偏生这常家,行事守规矩,知晓进退分寸,让人难以抓到把柄。可正因其如此,不好拿捏,便叫人觉着危险。

往昔那爱生事端的蓝玉,如今也变得智勇双全,这着实得小心提防,不可掉以轻心。

朱标说道:“父皇,实无必要这般忧心。常大哥并非那般人,若他真有不利于大明之举,大明如今岂能这般安稳。”

朱标所言不假,常孤雏镇守辽东,鞑靼、瓦剌好似芒刺在背,坐立不安。

况且辽东推行的诸多利民举措,正缓缓改变着大明各地百姓的观念与生活。

朱元璋道:“标儿,咱寻思着把常孤雏调回朝中。”

朱标赶忙说道:“父皇,此事万万不可!一旦将常大哥调回,势必要派人前往辽东接替。且不提派去之人能否掌控辽东政策走向,单说辽东诸多机密要事,极可能因此泄露,届时后患无穷啊!”

朱元璋沉默不语,朱标所言确实在理。眼下常孤雏虽让他心生忌惮,可至今并未做出危害大明的事。

然而换旁人去辽东,结果就难说了。

如今辽东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皆在大明独占鳌头。

一旦派去之人起了异心,天下恐怕便要动荡不安。

此刻朱元璋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悔意,懊悔当初不该让常孤雏前往辽东。

朱标见朱元璋心中满是对常孤雏的猜忌,赶忙劝说道:“父皇,常孤雏一心为大明,实不该这般猜忌于他。常大哥自去辽东,镇住鞑靼、瓦剌,保我边疆太平,使百姓免受战乱之苦。辽东能有今日,无论是经济称雄还是军事领先,皆离不开常孤雏的苦心经营。

他一门虽为勋贵,却守规矩、懂进退,从未有过僭越之举。若因忌惮便无端猜忌,寒了功臣之心,日后谁还肯为大明肝脑涂地?常孤雏若真有不轨之心,以辽东如今之势,早便有所行动,怎会等到今日?

如今大明安稳,常孤雏功不可没。还望父皇放下猜疑,如此方能君臣一心,共保大明江山万年稳固。”

朱元璋道:“标儿啊,就算把常孤雏调出辽东,届时让你弟弟去接手辽东,又有何妨?难道你还信不过自家兄弟?”

朱标望向朱元璋,说道:“父皇,这话从您嘴里说出来,您自个儿信么?”

朱元璋心里头,自然是不信这话的。

朱标一脸诚恳地对朱元璋说道:“父皇,儿臣内心实愿相信弟弟们。只是他们自幼至今的脾性,儿臣清楚得很。他们并非安分守己之辈。现今有常大哥镇守辽东,弟弟们在边关便有所忌惮,不敢肆意妄为,这实是大有裨益。

父皇不妨细想,若派某个弟弟去接管辽东,那辽东军事实力强劲,经济实力亦是首屈一指。

如此优越之势在手,他们岂会安分?一旦生出异心,恐生大乱。

常大哥多年来一心为公,将辽东治理得井井有条,边疆太平,百姓安居。

弟弟们去了,能否如常大哥一般稳守辽东不说,万一野心膨胀,引发祸端,大明江山恐遭动荡。所以,此时常大哥坐镇辽东,对大明而言,实是不可或缺。”

朱元璋道:“好罢,算你说得在理。你在位时,常孤雏许是不会生事。可日后雄英登基,你觉得雄英能压得住他这个舅舅么?”

外戚干政,古来便有。

兴许朱标在位时,常孤雏能安分守己。

可待朱雄英登基,常孤雏身为陛下舅舅,时日一长,权势势必更盛。

新军能否压制得住?

况且瞧朱标这性情,定不会对常孤雏下手。如此一来,重担不都落到朱雄英身上了?

朱标听后,赶忙说道:“父皇,此事您直接问问雄英不就成了?这孩子机灵着呢,如今也颇有些自己的主意了。”

朱标接着道:“父皇,咱不妨换个思路。有常大哥在,日后雄英继位,那些别处的心怀不轨之徒,哪敢轻举妄动?倘若那时常大哥不在,单靠旁人,能替雄英稳住局面吗?再说常大哥治国理政的本事,天下间还能找出第二个?”

朱元璋陷入了沉默,脑海中反复思忖,在诸多利弊间权衡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