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地皇元年(公元20年,庚辰年)
春天正月乙未日,王莽大赦天下。把年号改为地皇,这是按照三万六千年的历法纪年改的。
王莽下诏书说:“如今正要出兵打仗,要是有人敢在这期间聚众喧闹、触犯法律,立即斩首,无需等待特定时间!”于是春天、夏天就在都市里斩杀犯人,老百姓吓得不轻,在路上相遇都只敢用眼神示意,不敢出声。
王莽看到四方盗贼众多,又想压制这种情况,就又下诏书说:“我的始祖黄帝平定天下时,亲自带兵担任上将军,在朝廷内设大将,在朝外设置大司马五人,从大将军到普通士兵一共有七十三万八千九百人,辅助作战的壮丁有一千三百五十万人。我接受符命的文辞,考察前人的做法,要一一完备这些设置。”于是设置了前、后、左、右、中大司马的职位,给各州牧到县宰都封了大将军、偏将、裨将、校尉等名号。乘坐驿车的使者在各郡国往来,每天差不多有十批,仓库里没有现成的粮食供应他们;驿站的车马也不够用,就强行征用路上行人的车马,一切都从百姓那里索取。
秋天七月,大风把王路堂给吹毁了。王莽下诏书说:“壬午日的饣甫时(午后),发生了狂风雷雨掀翻房屋、折断树木的变故,我非常害怕。思索了十天,才解开心中疑惑。以前符命上说立王安为新迁王,在洛阳建立封国,立王临为统义阳王,当时大臣们都说:‘王临在洛阳建立封国称为统,意思是占据天下中心,是新朝的正统,应该立为皇太子。’从那以后,王临长期生病,即便病好了身体也没完全康复。王临有兄长却称太子,名不正言不顺。我即位以来,阴阳不调和,粮食收成不好,蛮夷侵扰中原,盗贼奸邪横行,百姓人心惶惶,手足无措。深思这些过错,根源就在于名不正。现在重新立王安为新迁王,王临为统义阳王。”
王莽又下诏书说:“以黄色为尊贵,以赤色为卑贱。命令郎官和侍从官员都穿深红色衣服。”
很多观察云气、占卜算卦的人都说有大兴土木的征兆。九月甲申日,王莽在长安城南修建九座庙宇。黄帝庙边长四十丈,高十七丈,其他庙宇规模是黄帝庙的一半,修建得极为壮观。广泛征召天下的工匠以及主动捐钱捐粮助力修建的官吏百姓,路上络绎不绝。工匠们穷尽各种精巧技艺,修建花费数百万,服劳役的人死去了上万个。
这个月,大雨下了六十多天。
巨鹿男子马适求等人谋划发动燕、赵之地的军队来诛杀王莽。大司空的属吏王丹发现了这个谋划,上报给王莽。王莽派三公大夫去逮捕他们的同党,牵连到各郡国的豪杰数千人,全部处死。封王丹为辅国侯。
王莽原本规定私自铸钱的人处死,非议、反对法定货币的人流放到四方边远地区。但因为犯法的人太多,实在处置不过来,于是减轻处罚。私自铸造泉布的人,本人和妻子儿女都要被没收为官奴婢;官吏以及同伍的人知道情况却不举报,和犯罪者同罪;非议、反对法定货币的百姓,罚做苦役一年,官吏则免去官职。
太傅平晏去世,王莽任命予虞唐尊为太傅。唐尊说:“国家空虚,百姓贫困,过错在于奢侈过度。”于是他自己穿短衣小袖的衣服,乘坐母马驾的柴车,用草垫着,用瓦器吃饭喝水,还把这些东西分送给公卿。外出时,看到男女没有分路行走的,唐尊就亲自下车,用象征刑罚的红色幡旗弄脏他们的衣服。王莽听说后很高兴,下诏书告诫公卿们:“要向唐尊看齐。”封唐尊为平化侯。
汝南人郅恽精通天文历法,认为汉朝必定会再次接受天命复兴,就上书劝说王莽:“上天降下告诫,是想让陛下醒悟,让您退回到臣子的位置。从上天那里取得的,再归还给上天,这才叫知道天命啊!”王莽大怒,把郅恽关进了诏狱。过了冬天,赶上大赦才被放出来。
评论
地皇元年,王莽的统治愈发荒诞且残暴,尽显末世之象。在面对盗贼蜂起的困局时,他不是从根本上反思并解决问题,而是妄图通过效仿黄帝的军事设置等不切实际的手段来安抚局势,实则是自欺欺人。同时,他随意更改名号、服饰颜色等,这些举动毫无实际意义,却不断消耗民力、物力。为修建九座庙宇,不仅耗费巨额钱财,还致使万名劳工死亡,百姓负担沉重不堪。在法律执行上,时而严苛时而宽松,毫无准则,进一步扰乱社会秩序。而对马适求等人谋诛王莽事件的处置,牵连众多豪杰,尽显其统治的残暴。此外,王莽对唐尊这类故作节俭姿态之人的推崇,也反映出他的昏聩,不能真正解决国家面临的困境。郅恽对王莽的劝谏,虽言辞恳切,却换来牢狱之灾,表明王莽已完全听不进任何逆耳忠言。王莽的种种行径,使得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到了极点,他的统治已经失去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