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荀彧坚持站着把这段话,给河北的名士们分析完后,就再也坚持不住了,一个踉跄差点倒下。

荀彧的好友许攸赶忙上前扶住,袁绍也关切地说道:“先生且就坐,无需站着说话。”

荀彧坐下后,堂中由鸦雀无声,开始变得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袁绍也没有制止,他也在消化荀彧带来的消息——

可以确定的是,杨平麾下的护民军极为善战,自起兵到现在半年时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未有一场败绩。

那杨平也具有统揽天下的眼光,其一手策划了曹操、刘备、袁术、吕布在徐州混战,他则趁机攻占了荆州。

随后,在徐州的各路诸侯杀得精疲力尽之时,又一举夺取了豫州、徐州,占据中原之地。

杨平手下的太平民团,也是一个极其高效的造反团队,其控制地方的行政制度让袁绍这个一方诸侯都羡慕不已。

袁绍在想,如果自己治下按照杨平的那种行政制度来……“

来个屁!

”如果按杨平那个行政制度来,下边一个个地主豪强、世家大族,就变成了一个个诸侯。

除非自己像杨平一样打土豪、分田地。

可问题是,我袁绍就是这天下最大的地主,难道要挖自己的肉喂下边那些农夫、佃户吗?

而且。我要是敢在河北之地分田地、打土豪,甚至,仅仅是学习一下曹阿瞒在兖州给收降的青州兵进行屯田,

自己手下这些谋士们,哪一个家里不是良田千顷的大地主?

他们能答应吗?!

只要自己今天宣布给百姓分田,明日,我的脑袋还不知道在不在颈上!

可若就这么放任自流,如何才能战胜杨平的太平民团呢?”

袁绍陷入了和当时曹操一样的困境——不跟是个死,跟还是个死。

不过,没让袁绍伤脑筋多久,就听门外有亲兵来通传:“禀报将军,河东张扬派出快马前来传递军情。”

随着亲卫的通传,堂中嗡嗡的讨论暂时结束,但袁绍手下的谋士们,看袁绍的目光就有些变了。

河东太守张扬,派出的传令兵进到堂内,对着袁绍行礼后,递上一份军情。

袁绍打开一看,倒没有特别的表示,只是将这份军情,传递给了堂中众人阅读。

最终,这份军情递到了荀彧手上。

荀彧一看,原来是四日前,护民军有一支六千多人的精锐,绕过虎牢关进攻洛阳。

张扬派出的五千兵马,在其军师司马懿的建议下,让出洛阳,反而在河津渡口设伏,意图利用护民军急于追击的心理,在青纱帐中伏击。

计策很成功,确实有一支两千人的护民军前来追击,遭遇了河东四千多人的埋伏。

但战果,却让所有人跌掉了眼珠子——这支两千人的精锐步兵,即便是在青纱帐中遭遇四千余人的突袭偷袭,除了最开始稍微慌乱一下,随即便列出阵型予以反击。

最终,除了军师司马懿和河内太守张扬,带着少数亲卫在河津渡口坐上提前准备好的战船,狼狈逃到北岸,

张扬带过去的三千郡兵,以及河内世家组织的两千余私兵,尽数被护民军歼灭。

张扬这份战情通报,既是向袁绍解释:自己确实听从了袁绍的命令出兵南下,从侧翼支援他的外甥高干,但对手太强;

同时也是在说,河内此时已经无兵可派,老大你得赶紧派兵过来,帮我防守老家呀。

这份军情直接燃爆了堂内的气氛。

逢纪再次当了出头鸟,对着袁绍行礼说道:“主公,由此看来,护民军精锐非常,我等应早做打算呐!”

袁绍反问逢纪:“我等做什么打算?”

这一下,逢纪有点自己打自己的脸,讪讪地说道:“自然是派兵到黄河北岸,防备护民军北上。”

逢纪听了刚刚荀彧的话,知道那太平民团占领一个地方就叫分田地、打土豪,

这些地主豪强出身的谋士,可绝对不想自家的田地被分了,让那些猪狗一般的佃户、奴婢当家作主,不然,他们怎么显摆他们人上人的威风?!

未曾想,逢纪此言一出,本来派系林立的袁绍谋士团队,竟然纷纷附和:“主公,我等确实应该派兵于大河北岸,以做防备!”

这是袁绍第二次见他谋士们意见统一。

第一次是三个多月前,荀彧向袁绍求救,当时荀攸和曹操给了他手下谋士们太多的好处,投其所好,所有人都乐意送曹操一个面子。

而此时,却是关系到自家的根本利益,那绝对是枪口一致对外。

对此,袁绍也不多做评价,而是询问歇了一会儿的荀彧:“文若先生,子修贤侄,如今在兖州作何应对?”

荀彧对堂中这些所谓的河北高士,心中是不太尊重的,但此时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也用不着嘲笑人家。

荀彧行了一礼,朗声说道:“我家公子言说,杨平这与佃户、奴仆分田地的政策。

若任其发展下去,甚至不用他派兵来攻,我等手下那些奴婢们。便会斩了我等头颅送去杨平之处。

然,杨平此策也非无可破解。

我家公子在杨平处待了将近三个多月,琢磨出一点方针。”

荀彧也不吊这些人的胃口,倒是先夸了他们一下:

“诸位皆是高智之士。我家公子言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此语,应用于黔首、奴仆身上,便是拥有田地、屋舍、妻、子;

用于我等世家大族身上,便是控制手下之地、管理治下之民,一如周天子分封天下。

天下各地,由一级级诸侯、士大夫分治管理。如此,若治下有暴乱,则无须等候上级命令,便可及时剿灭;

同时,天子有诏,各诸侯便能迅速尽起家中之兵,合力应战。”

说白了,荀彧说的这些,归根结底:无非是承认世家大族、地主豪强对其所占地盘的控制权,给予名义,让其成为实质上一个个联邦小国,类似于春秋时期那种百国林立的局面。

不过话说,这种诸侯分国治理的方法,确实是对付农民起义最好的办法——比如说整个欧洲历史上,还真没有什么像样的农民起义:

因为一个个小领主,对领地内拥有绝对的生杀控制之权,有那么点造反的苗头,这些家伙们是真的宁错杀、勿放过!

不像中国,自秦始皇中央大一统政权形成以后,地方官吏全是流官,遇事还要走流程,或者是要考虑自己头顶乌纱帽,总是会给造反者,提供一定的前期扩充时间。

荀彧说完,堂中的谋士们看着荀彧,那就跟看亲爹一样:“哎呀,荀文若真不愧是我世家大族的代言人呐!”

袁绍看向荀彧的眼光就变了——按照你荀文若的说法,我也就只是一个大一点的地主豪强,瞬间就会被堂中这些高洁之士给架空了,就如同东周时期的周天子一样!

但荀彧还有话说。

只见荀彧忍着腿部的不适,起身对着袁绍行了一礼,说道:“我家公子自知短时间内,无法抵抗杨平太平民团的进攻,故而在我出发之前,

已经传令大河以南兖州的世家豪强,许他们自主选举辖区内县、乡官吏,令他们自行在县、乡之内组建义军,协助兖州刺史府守备黄河以北地区。

同时,我家公子已令兖州黄河以南地区的所有郡兵、豪族,向黄河以北迁徙,决定沿黄河北岸组建一道防线,暂时抵挡杨平太平民团的进攻。

此次公子派我前来,一则是向右将军报丧,告知我家主公战死之事;

二则是向右将军求援,请右将军尽快发兵。

不然,仅凭兖州万余郡兵,根本无法守护黄河防线。

一旦杨平的护民军突破黄河,河北之地一马平川,正如杨平突袭徐州之时,五天六夜便可疾驰七百余里,再兼有天雷攻城之力……”

说到这里,荀彧就不说了,因为在场的人都明白——从鄄城渡过黄河到邺城也不过五百来里,和七百多里有什么区别?!

杨平骑兵,甚至用不了五天六夜!只需三天,就能兵临城下,炸开城门。

想到这里,这些本来还以为战争很远的河北高士,一个个如坐针毡,纷纷起身,向袁绍建议尽快派兵南下。

但此时的袁绍,思考点却和这些谋士们不一样。

袁绍思考的是:曹昂竟然已经在兖州境内实际上效仿周天子进行分封了,意图用这种饮鸩止渴的办法,迅速、全面地取得兖州世家大族、地主豪强的支持,进而拉出队伍抵抗杨平。

自家的那位侄子袁绍是知道的,毕竟也算是从小看着长大的。如果不是到了生死存亡之际,自家的那位侄子绝对是不会这么干的!

一旦曹昂在兖州开了个头,自己河北之地如果不效仿,人心也就散了;

人心一散,队伍就没法带了。

想他袁绍,原本凭着家族四世三公的影响力,特别是河北地区一半以上的官吏都靠袁家举荐方能入仕,自己才能将原来的冀州牧韩馥收拾掉,坐上了冀州牧的位置,进而如今坐拥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四州。

这靠的还是政治中的利益交换,最多再加一些名声问题。

但关键是,此时已经是生死存亡之时,名声顶个屁用!

如果自己不给手下足够的好处,那是不行的。

正思索间,又见卫兵前来通传,说是兖州刺史曹操送来加急军报。

这一下,堂中人均是目光奇怪地盯向荀彧——兖州刺史曹操不是已经死了吗?难道还能死而复生?

随后,传令兵进堂问话,原来这个是曹操在五月十三日上午,派出向袁绍,建议尽快联合征剿杨平的那波信使。

只是那波信使没有高桥马鞍,也没有双边马镫,一千来里地,五天跑完,已经算是高速度了。

误会解除之后,袁绍双手颤抖地打开了曹操给他写的最后一封书信,

写的也是情真意切,以小兄弟的口吻向老大哥俯首称臣,表示自己被打的损兵折将,也没了争霸天下的心思,以后就跟着老大哥混了。

但是老大哥你得快点出兵啊,晚了,这天下就归妖人杨平了!

先是荀彧过来言说事情紧急,再接着是张扬发来战报言说事情紧急,最后追加过来的曹操通报,彻底让袁绍相信,自己再不做出反应,这天下就归杨平了。

到时候,甭说你袁绍还能不能做一个诸侯了,

而是,要么滚到九州之外去开荒,要么全家嫡系鸡犬不留!

曹操的这封信,袁绍没让别人看,自己知道就行了。

略作思考,袁绍问荀彧:“文若先生,如今子修(曹昂)掌管兖州,名不正言不顺。

吾欲上表天子,表奏曹昂为兖州刺史,不知可否?”

荀彧起身,对着袁绍深深一躬:“我代公子曹昂谢过右将军了。”

其实,由袁绍来上表曹昂为兖州刺史,也是荀彧愿意亲自来邺城的主要目标之一。见袁绍答应,荀彧自然要大礼道谢了。

道谢完后,只见袁绍起身说道:“文若先生,子修可有别的事情交代?”

荀彧起身说道:“我家主公的谋士戏志才,曾向公子曹昂提议,右将军应尽快迎奉天子,以天子明诏,诏令大汉十三州忠贞之士共同起兵,剿灭妖人杨平的太平民团。”

荀彧此言一出,袁绍手下谋士纷纷附和:“主公,此言大善呀!

主公,此策甚妙呀!”

袁绍也知道,想要把天下各路诸侯拧成一股绳,来对抗杨平的太平民团,天子就是个最好的招牌。

可此时的袁绍,真的不想迎天子,因为一旦把天子迎来(杨平已经给他们打明牌了)——天子只需要效仿周天子进行分封,自己手下的这群人肯定愿意当天子之臣,而非他袁绍之臣。

一时间,袁绍有些难以抉择(这也是杨平的算计)。

众人也猜得出袁绍为什么会如此纠结,但此时谁也不会当出头鸟了——此时再当出头鸟,肯定会被袁绍干掉的。

堂中反而陷入了诡异的安静。就连荀彧都是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

忽然,堂中传来了一阵大笑,众人循声看去,原来是十分英俊的荆州长史蒯良。

“蒯长史为何发笑?”坐得最近的郭图问道。

就见蒯良站起身来,仍是大笑不止。

最后,袁绍不得不开口询问:“蒯长史如何发笑?”

蒯良才收了这副疯癫的表情,说道:“敢问右将军,若家中已然断炊,父母妻儿嗷嗷待哺,

然,家中有传家宝一件,若是典当,便可获取一生不愁之吃喝用度,右将军当作何取舍?!”

堂中的人没有一个蠢的,蒯良这个比喻恰当啊——现在杨平威势过重,就如同对袁绍一家有饿死的威胁!

袁绍目前有两个选择:要么是将自己视为传家宝的权力暂时舍去,却能像在座所有人一样成为实际上的稍小一点的诸侯,甚至会像春秋时的霸主一样统领各诸侯,此后袁家也不会愁荣华富贵;

若袁绍死守着自己的权力不放,那么杨平的太平民团,就会像饥饿一样弄死你袁绍的全家。

怎么选?!

蒯良的这个比喻,袁绍不是不懂,只是心中仍然纠结。

今日的袁绍府上,注定会十分热闹——就听亲兵再次进来通传:“禀报将军,门外有一人自称徐州刺史刘玄德,求见右将军。”

刘备,这可是一方诸侯啊!

袁绍正了正衣冠,说道:“快请!”

不多时,风尘仆仆、甚至衣袍上满是白色汗渍的刘备,带着同样风尘仆仆的张飞进得堂内。

双方见礼之后,袁绍问坐在上座的刘备:“刘使君何以至此?”

袁绍这问得有点多余了,刚刚荀彧已经说出自己的推测,估计刘备也已经被杨平给收拾了。

刘备倒是拿得起放得下,直接对着在场众人说道:“四日前,妖人杨平率部突袭我等在徐州彭城的营寨。

护民军骑兵锐不可挡,我等战败……”

刘备诉说了一下杨平骑兵袭营时的威势,同时刘备言说自己溃逃的时候,左将军袁术的营寨也遭到了攻击,以护民军的精锐,估计左将军也难逃一败。

最后,刘备表示:此时的太平民团,已经到了能覆灭天下的程度,正是需要我等齐心协力一起灭掉杨平,保卫各位自己名下的土地、财富、地位。

刘备虽然说得含蓄,但是在场的人哪个不是人精,立刻就懂了,于是,再次齐齐向袁绍建议,让他到河东迎回天子,以天子之名,联合天下世家大族共同剿灭太平民团。

袁绍此时已经有些动摇,但仍然难以做决定,于是假托荀彧、刘备等人连日奔波劳累,暂且在府中歇下,明日再做计较。

却不想,刘备在问清了荀彧到此的来龙去脉之后,直接向着袁绍行大礼,说道:

“明公,如今天下势如危卵,有道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明公海内之望甚隆,备,愿意代明公去河东迎天子,由明公做大汉的周公。”

刘备看出了袁绍的犹豫,直接给袁绍提条件了——你要是愿意迎天子,我愿意去劝说我刘家的天子,让你做周公。

说周公说是辅政,实际上是摄政,你看如何?

这一下,袁绍彻底动心了——若迎回天子,让天子像周天子一样拱垂而治,自己做个实实在在的霸主,并拥有自己的诸侯国,倒也可以。

思索间,袁绍的亲兵再次进来禀报:“主公,青州大公子袁熙,有使者快马而来。”

今天的袁府真是热闹呀!

袁绍抬手说道:“带他进来吧。”

不多时,一名腰缠白布的骑士,气喘吁吁地进来,就向着袁绍跪地说道:“家主,左将军于四日前战死于徐州彭城,大公子命我前来报丧。”

袁绍和袁术这兄弟俩是极不对付的,都恨不得弄死对方!

但是此时,袁绍却得做戏。

只见袁绍再次伏到被抬起的几案上痛哭起来:“公路!公路呀……”

堂中众人,不管是袁绍的谋士,还是刘备、荀彧、蒯良等人,齐齐起身关切地叫道:“主公!明公!切莫悲伤啊!”

众人劝慰下,袁绍好歹是收了这副惺惺作态。

虽然对袁术之死,袁绍是惺惺作态,但是却下定了决心——毕竟连自己的兄弟(这位实力极其强悍的兄弟),都死在了杨平手上,自己要是再不做决断,有可能会步了袁术的后尘。

只见袁绍站起身来,拔出宝剑插到几案上,说道:“妖人杨平,杀我挚友曹孟德,又杀我兄弟袁公路,更杀我外甥高干,杀我监军审配,此仇不共戴天!

更可恨,此妖人又在豫州、荆州残害我等世家名门,分我等之祖产给黔首、奴婢。

此等祸乱天下之妖人,本将军誓杀之!食其肉,寝其皮!

如今,我等且商量出对策,前去河东迎奉天子入邺城,以天子诏令,号召天下有志之士,共同剿灭妖人杨平!”

袁绍这一表态,堂中众人纷纷躬身道:“主公\/明公,我等遵命!”

既然袁绍表了态,剩下的事儿就好办了。

经过袁绍、刘备、荀彧等人商议,决定派遣公孙瓒的小师弟刘备,前去劝说公孙瓒,两家罢兵,随后,遵从天子诏命一同南下,攻灭妖人杨平的太平民团。

事成之后,许公孙瓒占据豫章郡,并允许其攻略交州。

然后,又接受荀彧的意见,以天子名义到太行山去招降张燕——张燕曾经接受过汉朝的册封。

一旦搞定公孙瓒和黑山军的张燕,袁绍就能将至少六万野战部队给抽调回来。

同时公孙瓒手下还有一万多人,而且有数千骑兵。

河北之人大多会骑马,有了骑兵三宝以后,袁绍还真有可能在两个月内组建至少两万骑兵。

而且,若是张燕等人愿意招安,袁绍手中瞬间就又能多三四万可战之兵。

既然迎奉天子,那么天子身边的杨奉、韩暹、董承等人手中尚有一万多兵马,略作补充就又是数万大军。

如此,加上河北各地大族尽起私兵,两月之内,便能集结四十万大军,三个月内这个数量便能达到六十万!

看那妖人杨平如何吃得消!

公孙瓒和张燕安置完了以后,由袁绍手下头号谋士逢纪,带着荀彧、蒯良三人,作为使团,快马向河东赶去,准备劝说天子刘协巡幸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