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482集:独特品牌定位确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82集:独特品牌定位确立

窗外的风还在吹,阳光却已经移到了会议室另一侧的墙上。白板上的字迹被晒得微微发亮,像是镀了一层金边。

刘好仃坐在会议桌一头,手里拿着阿芳刚整理好的“品牌语言体系草案”,纸张边缘已经被翻得有些毛边了。他低头看着那句“人物+产品+场景=品牌语言dNA”,嘴角不自觉地翘了一下。

“这话说得挺准。”他把纸往桌上一放,“咱们的品牌不是靠包装出来的,是靠一个个真实的人撑起来的。”

阿芳点点头,翻开笔记本:“那我们接下来就按这个框架来细化内容?”

“对。”刘好仃拿起笔,在纸上圈出几个关键词,“先定主轴——真实、可靠、有温度。这三个词不能变。”

小林在一旁插话:“那‘温度’怎么具体体现呢?之前有人说这个词太感性,怕国际用户听不懂。”

这句话一出,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大家都记得上一章讨论时那个问题:一个玻璃厂讲“温度”,会不会让人觉得是在卖情怀?

刘好仃没急着回答,而是从包里又拿出那本旧书。他轻轻翻开,抽出夹在里面的照片,然后把它放在桌上。

“这是我拍的第一张产品照。”他说,“那时候没有专业相机,也没有灯光布景,就是一块玻璃,一个人,还有满头的汗。”

他指着照片里的自己:“但我记得那天特别热,车间像蒸笼一样。可我还是想拍下这块玻璃,因为它是我亲手打磨出来的。你说,这算不算一种温度?”

阿芳看着照片,眼神慢慢亮了起来。

“温度不是热度,也不是煽情。”她接过话题,“是我们对待产品的态度,是我们愿意为每一个细节花时间的坚持。”

小林点头:“对,就像德国那个品牌的短视频,他们拍工人早上打卡、中午吃饭、晚上加班……这些看似平常的画面,反而最能打动人心。”

“所以我们的品牌语言,要围绕这些真实的人和事展开。”刘好仃总结道,“不是喊口号,不是贴标签,是要让别人看到,中国制造,是有血有肉的。”

会议室里的气氛渐渐活跃起来。大家开始围绕“人物”展开讨论。

“我们可以选几个典型人物。”阿芳说,“比如质检员老李,他每天检查上千块玻璃,眼睛比显微镜还细;还有技术员王姐,她总能在最短时间内解决生产问题。”

“还有搬运工赵哥。”小林补充,“他力气大,但动作特别轻,生怕碰坏了玻璃。”

“对,这些人都是品牌故事的一部分。”刘好仃点头,“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些人的日常变成品牌的语言。”

阿芳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字:“品牌语言体系——由人出发,以产品为核心,用场景传递价值。”

她抬头看着刘好仃:“那视觉方面呢?品牌主视觉也得跟上。”

“视觉?”刘好仃笑了笑,“我正要说这个。”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上面画了个简单的画面。

“这不是广告海报。”他说,“我们要的是真实感,是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中国工厂的风格。”

设计师小陈皱眉:“可第一版方案您说太冷冰冰了。”

“没错。”刘好仃点头,“你们用了太多科技感的设计,颜色也太现代,反而失去了温度。”

“那您想要什么样的?”小陈问。

“我想看到人。”刘好仃指着白板上的草图,“这张图上要有工人,要有玻璃,还要有那种熟悉的环境。”

他顿了顿:“比如老李戴着老花镜检查玻璃,或者赵哥弯腰搬货的样子。这些画面,才最有说服力。”

阿芳立刻记下来:“视觉元素:一线人物+产品展示+真实场景。”

“还可以加点细节。”小林说,“比如玻璃上的反光、车间里的灰尘、工人的汗水。”

“对。”刘好仃笑了,“这些才是生活的痕迹,才是温度的来源。”

设计师们开始热烈讨论起来,有人提议加入一些光影效果,有人建议保留部分黑白照片的质感。

“总之,别忘了核心。”刘好仃最后强调,“我们要传达的不是冰冷的产品,而是背后那些有温度的人。”

会议室里,白板上的草图越来越多,像是拼图一点点拼凑完整。

“那品牌定位关键词呢?”阿芳问,“我们总得有个统一的说法吧。”

“当然。”刘好仃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三个词:

真实·可靠·有温度

他转过身,看着大家:“这三个词,就是我们品牌的灵魂。”

有人低声重复了一遍,像是在心里确认。

“真实,是因为我们不做假;可靠,是因为我们每一块玻璃都经得起检验;有温度,是因为我们不是机器,是有血有肉的一群人。”

阿芳在笔记本上郑重写下:“china Glass Story:真实·可靠·有温度。”

她抬起头,发现刘好仃正站在窗边,望着远处忙碌的厂区。

阳光洒在他身上,像是给这位老工人镀上了一层光。

“刘哥,你觉得……我们真的能做到吗?”她轻声问。

刘好仃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从口袋里掏出那张照片,轻轻夹回书里。

“你说呢?”他反问。

阿芳愣了一下,随即笑了。

她知道,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有了答案。

窗外,风还在吹,白板上的字还在摇晃。

但会议室里,已经有一团火,悄悄燃了起来。

打印机在一旁吐出一份《品牌定位说明书》初稿,首页写着:

china Glass Story:真实·可靠·有温度

墨迹未干,像是一个新的起点,正在缓缓铺开。

小林忽然从资料堆里抬起头:“刘哥,我刚整理完一份竞品的互动分析表,发现他们有一个特别成功的传播模式。”

他翻开表格,指着其中一栏:“他们在短视频里加入了‘幕后花絮’,比如拍摄过程、工人采访、产品诞生的细节,这让用户更有参与感。”

“这个好。”刘好仃点头,“我们也可以加入这种内容,让用户看到,我们的玻璃,不只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有温度的中国制造。”

阿芳立刻在笔记本上记下:“幕后花絮+用户互动”。

“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些互动话题,比如‘你见过一块玻璃的诞生吗?’或者‘中国制造,你了解多少?’”她说。

“对。”刘好仃眼睛一亮,“我们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邀请别人,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会议室里,白板上的内容已经密密麻麻,像是一张即将完成的路线图。

“那……”阿芳看着大家,“我们是不是可以开始起草品牌传播路径图了?”

“当然。”刘好仃拿起笔,“先搭框架,再细化内容。”

他转身在白板上写下:“china Glass Story——品牌塑造方案草案”。

笔尖落下,墨水在纸上晕开一点小小的痕迹。

就像一个故事,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