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奉天成运,皇帝诏曰.....由太子朱标全权负责大明皇家银行成立相关事宜....大明皇家银行总部设应天皇宫,太子朱标任第一任名誉行长...”

“设大明皇家银行第一分行,唐家铺分行,刘基伯温任第一任分行行长....”

好吧,对于唐仨仁来说,对朱标当那什么“总部”的名誉行长一事并没有什么意见,老朱这家伙最终还是没把总部设在唐家铺,哪怕唐家铺的这个“支行”其实就是第一个银行了。

相关的建设啥的,唐家铺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搞了,现在就差几样东西,行长,防伪宝钞,准备金,最后一样就是挂牌剪彩正式营业了。

此刻,随着圣旨的宣读,大明皇家银行算是正式有了名分,接下来,就是挂牌剪彩,正式对外营业了。

唐仨仁站在一旁,他这只小小的蝴蝶,算是弄出来了一个不小的风暴了,这大明皇家银行的成立,不仅意味着大明的商业又领先了全世界一大步,更意味着他将与皇家,与太子朱标,也是与汉家的大明有了更为紧密,再也无法分割的联系。

看向刘基,只见刘基神色平静,因为唐仨仁提前就跟他提到过这事,所以看着似乎对这份任命并无太多意外。

挂牌剪彩的仪式简单而隆重,唐家铺的百姓们纷纷围拢过来,想要一睹这大明皇家银行的风采。

唐仨仁站在高处,望着下方熙熙攘攘的人群,虽然没有参与进去,但心中仍涌起一股豪情,大明,因为他唐仨仁,早已经走上了另一条强大的道路。

随着一声清脆的鞭炮声,大明皇家银行唐家铺分行正式挂牌成立,刘基直接走上前,将一块红绸缓缓揭开,露出了那金光闪闪的招牌。

本来这个仪式是要老朱亲自来的,不过老朱说到现在唐家铺不少人还不知道他就是那位洪武爷呢,所以可不能就这么“暴露”了,对外面老朱依然是那位“皇商”老爷就行了。

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刘基微笑着向众人挥手致意,这一刻,刘基突然意识到,他的人生,其实从见到唐仨仁的那时候开始,就已经翻开了新的篇章。

望着那崭新的招牌,刘基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块招牌那么简单,它代表的是大明商业的新纪元,是无数百姓未来的希望与寄托。

唐家铺一些“老人”看着刘基那略显沧桑却依旧坚毅的脸庞,无一不是心中涌起一股敬意。谁都知道,这位老者为了大明的未来,付出了太多太多,现在又为了唐家铺的未来,继续发光发热。

仪式结束后,人群渐渐散去,但那份激动与喜悦却久久未能平息。

刘基转头看向不远处看热闹的唐仨仁,这份天大的功劳,唐仨仁依然无动于衷,刘基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仨仁啊,你可知,今日所做的一切,将永载史册。”

老百姓们对于这“银行”一事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了解可言,虽然唐仨仁早安排罗大炮那群小子在唐家铺里跟很多人说了银行的一些作用。

但大多数人其实还是将这“银行”当做以往的钱庄来对待,只不过有一点,这钱庄不再是以往那群“大老爷”们开的了,而是唐村长想办法弄出来的钱庄,那么仅这一点就能够让唐家铺的所有人相信,这钱庄一定跟其他的钱庄一不样。

一句话,罗大炮你们这群小子只要告诉唐家铺的所有人,这什么银行是村长弄的,那就够了。

“罗家小子,你爹还是继续当副村长呢,怎么没有像刘副村长一样,在这钱庄当个官啥的,这样一来你小子以后不就大把的银子花了?”

有人跟罗大炮开着玩笑,罗大炮嘿嘿傻笑,其实他也不懂这银行是做什么的,不过很快就知道了。

“什么?存银子进去还有利息给我们?这真的假的?”

罗大炮一听,眼睛瞬间瞪得滚圆,像是发现了什么惊天大秘密一般(好吧,这位“托”演技实在是太浮夸了点),连忙拉住那人追问:“大哥,你说的是真的?存银子进去,真的有利息给我们?”

那人见罗大炮这副模样,笑得更是欢了:“那还能有假?你没听刘副村长,哦现在应该叫刘行长了,他说的,这银行就是为了让咱们老百姓的钱能生钱,存进去,过段日子就能多出一些来,这不就是利息嘛。”

“还有这样的好事?钱庄帮咱们保管银钱,居然还要给咱们利息钱,果然是唐村长的手笔,有那味了....”

罗大炮与一群人一阵兴高采烈的冲进了银行,虽然只是一个只容得下百来号人的大厅,但因为是刚开张,肯定是不会只开放一个窗口的。

说一下,没有VIp,大明的百姓也听不懂这狗屁名称,反正唐家铺的人都来排队了,就算不存钱也排个队啥的,到前台看一下漂亮的存储服务小姑娘那也是好的。

罗大炮排在队伍的前头,不时地伸长脖子往前张望,恨不得立刻就轮到自己。他身边的乡亲们也个个面露好奇与兴奋之色,议论纷纷,对这新奇的事物充满了期待。

终于轮到罗大炮了,他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一层层地打开,露出里面闪闪发光的银两。他将这些银两递给柜台里的姑娘,姑娘微笑着接过,仔细地清点起来。

罗大炮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姑娘的动作,心里既紧张又期待。当姑娘告诉他存银的期限和利息后,他瞪大了眼睛,满脸不敢置信。随即,他咧开嘴,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连声道谢,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柜台。

队伍继续缓缓前行,每一个人都带着新奇与喜悦的心情,体验着这前所未有的服务。而银行内,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唐家铺的人们用自己的方式,庆祝着这个新事物的到来。

“咱们唐家铺的钱庄柜台不高,每个人到了柜台面前还能坐着办理,哪像那应天城里的钱庄当铺啥的,柜台一个比一个高....”

“柜台高,还不是因为要告诉所有穷人,那里台阶高么....”

“可不是嘛,咱这唐家铺的钱庄,一进门就让人觉得亲切,不像那些大地方,进去就像是进了衙门似的,让人心里直打鼓。”

旁边一人附和道,脸上带着几分调侃的笑意。

“哎呀,说这些干啥,关键是这存银子还有利息,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啊!我以前可从没听说过这样的好事。”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赞同,脸上都洋溢着对这份新奇事物的喜悦与期待。

“是啊,这银行要是真能长久开下去,咱们以后存钱取钱都方便了,也不用再担心银子放在家里不安全了。”

“对啊对啊,而且还有利息可拿,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

人群中的议论声此起彼伏,每个人都对这份新奇的服务充满了期待与信心。而银行内,工作人员们也正忙碌而有序地处理着每一笔业务,为唐家铺的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与安心。

老朱听着唐家铺的普通人们一边说着唐家铺银行的方便,一边说着见过的其他钱庄,这完全没有可比性啊。

他确实没有想到,这“大明皇家银行”第一支行开张的头一天,居然生意火到要爆,瞬间就有些后悔,为什么不让应天的“总部”先开张呢!

整个唐家铺,现在可以称之为县了,目前人口大约在十万人,放在后世这算不得什么,但在大明,尤其是明初,这已经是一个很夸张的数字了。

这十万人初算是两万户,因为大明刚建没多少年,一户算四口人已经是极限了,至于为什么只算四口,经历过战乱人肯定会知道的。

就第一天,就有几千人到银行存了银子,每一个人存的数量不等,这里每一个人代表着一户人,多的像唐家铺最早的那一批村民,每一户至少是十五两银子往上,最夸张的是一户人家,一次性存了两百两银子。

一问才知道对方原来是一家了五六口人,就有三人在厂子里做工,近两年时间存个两百两根本不奇怪。

稍微计算了一下这个数字,老朱旁边的朱标有些惊讶,到了明天后天,唐家铺或许不可能每一户都存这般多的银子,但是多少都会有。

“至少三十万两白银....唐家铺的百姓们,都这么有钱了吗?”

听到朱标嘀咕的这句话,正喝茶的老朱一口喷了出来,三十万两!这个数字有多可怕,大明洪武元年,所有的农税商税啥的全加起来,都没超过三百万两银子!现在是洪武六年,勉强算三百万两银子,这唐家铺一个这么大的村子,村民的存款已经到了全国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