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虽然知晓朱标只是一句玩笑话,不过刚才无意间提到的何老汉,却也算是“何家村”的一件遗憾了,其实当时唐估仁有很多种办法,或许不需要何老汉的死亡,也能够让朱樉达到醒悟的效果,只是何老汉了一种最偏执的方式。

“滚蛋,你把那些老兵当什么了……”

意识到自己失言的朱标尴尬的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只是老三朱棡比之朱樉稍微小一些,脾气上比朱樉也好了一些,而且看唐仨仁的意思,“死亡”刺激法好是好,就是太费老兵了,有些事情若是重复使用,回头估计用在哪里都没有用了。

就比如朱棡回头跟朱樉提到“某老汉”用死亡唤起了他的良知啥的,这类似的事情不仅听着很假,朱樉会如何去想?

或许朱樉表面上看似冷漠,但内心深处却早已惊涛骇浪。何老汉的牺牲并非毫无意义,只是朱樉不愿意在人前表露自己的情感。唐仨仁的手段虽然残酷,却也确实让他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敬畏。

朱标见气氛有些尴尬,便转移话题,试图缓和气氛:“算了,算了,咱们还是说点别的吧。”

唐仨仁闻言,也收起了严肃的表情,没有在这件事情上过多的纠缠,毕竟朱标也只是提议了一件事情,并非是故意要提“何家村”的事:“说点别的?就说一下你就要成亲的事情吧....”

如果唐仨仁没有记错的话,今年那位朱标的“梦中情人”常姐姐就要进宫了吧?

朱标脸色微红,提起这事他还真有些不好意思,说起来也差不多快有三年的时间没有见到那位常美荣了,点了点头:“你看老唐你都娶妻了,我年纪也老大不小了....”

错是没有错,这件事情唐仨仁并没有任何想去改变的意思,因为一切美好的事情唐仨仁都会让其自由发展,不好的事情就会想法子去改变。

这或许就是一种避免历史遗憾时他唐仨仁这个穿越者能够做的事情,朱标虽然嘴上说着年纪不小,但眼中却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毕竟,常姐姐是他心中的一抹温柔,是他在这些年里成长过程中的期待。唐仨仁看着朱标,心中不禁感慨,正史上朱标与常氏的感情确实比之老朱和马皇后都不差,只可惜时间太短了,后来就被一个吕氏横插一脚。

说到底吕氏的出现都是老朱的错,玩什么狗屁的平衡,居然玩到自己亲儿子身上来了,老朱家的诸位男子,那一个比一个痴情,后面朱家的皇帝甚至还出现了病态的痴情,比如爱上比自己大了近二十岁的奶妈之类的。

“有老朱和皇后娘娘在,你倒是啥都不用操心了。”唐仨仁说道,朱标不仅聪明,在朝堂的地位更是稳如泰山,不然也不会被称为史上最强太子了。

朱标“嘿嘿”一笑:“老唐。我觉得按你跟嫂子结婚时的标准就行了....”

“你,确定?”唐仨仁笑道,如果真按那标准来,十里红妆,估计老朱不会满意,因为朱标终究是大明的太子爷,怎么可以跟一个小小的“村长”一个标准。

“到时候估计至少也得五十里红妆,不然怎么对得起常姐姐....”

想到当时唐仨仁与肖伊人成亲的时候,那叫一个热闹非凡,身为太子爷,成亲的场面怎么能比那个还小?说出去常茂这位继承常遇春国公位置的国公爷也不会答应。

“樉儿带着观音奴回封地西安了?”

正在批折子的老朱动作很快,有了秘书团的帮忙,以前需要几个时辰才能批完的折子,现在一两刻钟就能够搞定。

“禀上位,秦王殿下的车驾已经离开高淳县....”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老朱点了点头,徐达那家伙最近借着“伤”还没有好的借口,有一段时间没有来上朝了,其实老朱也理解,徐达这一次的功劳算是撑破天了,灭国之战打赢了,这不是天大的功劳吗?

老朱放下手中的笔,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欣慰。徐达的功绩,封异姓王都不为过了,但老朱早有规定,异姓封王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像常遇春那样的功臣,挂了的功臣。

如此这就有些难办了,本来想着让徐家丫头嫁给朱棣来着,毕竟朱棣和徐妙云目前关系还算不错,就是两人的年纪都小了点,老朱表示拉不下这个脸。

“传咱旨意,让魏国公徐达赶紧康复,咱需要他回来主持大局。就说到高丽驻军的事情得他来才能定下来.....”老朱吩咐道。

“是,上位。”太监立即应声道,迅速将老朱的旨意传达下去。

与此同时,朱樉带着观音奴回到西安封地的消息,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西安作为大明的西北重镇,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朱樉的归来,无疑给西安的百姓打了一针强心剂,这个时候的朱樉还没有像后来那般暴戾无道,这也正是唐仨仁愿意出手救他的原因。

历史有记,秦王朱樉刚封地到西安的时候,也算是将一些老朱颁的休养生息政策贯彻了下来,只不过没过几年就开始飘了,尤其是在洪武十五年英雄朱过世后马皇后去世之后,秦王朱樉就开始彻底放飞自我了。

西安城内,没有夹道欢迎。朱樉陪观音奴坐在一辆华丽的马车中,隔着窗帘看向外面。

“殿下,西安的百姓们对您的归来感到非常高兴。”随行的官员恭敬地对朱樉说道,只是这话鬼听了都不会相信。

朱樉眉头微微一皱,却没有责怪来迎接的官员的意思,如果是以前,他或许还会责备几句,但是现在,朱樉知道这个时候能够来迎接他的,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都不能说人家喜欢“拍马屁”,百姓不说他好,是因为他这位秦王做的还不够好。

朱樉轻轻叹息一声,转头对观音奴说:“西安城的百姓们,他们的心声我现在听得懂了。过去我或许做得还不够好,忽略了他们的疾苦。如今,我必须改变,这样才对得起阿翁....”

观音奴微微一笑,柔声安慰道:“殿下,百姓们的心是容易感动的。只要您真心为他们着想,他们自然会感受到您的诚意。”

朱樉点了点头,心中暗下决心。他深知,要赢得百姓的心,不是靠一时的繁华和虚荣,而是要实实在在地为他们谋福祉。他要让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希望和活力,让百姓们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唐家铺就很好的给他上了一课,以前唐家铺或许只是一个村,但人家只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如今的繁华比之西安只强不弱。

马车缓缓驶过街道,朱樉透过窗帘的缝隙,仔细观察着街上的景象。他注意到有些地方的房屋破旧不堪,有些街道污水横流,百姓们的脸上也带着几分疲惫和忧愁。朱樉心中一沉,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

“音奴,”朱樉转过头来,语气坚定,“我决定从今日起,着手改善西安城的民生。唐家铺给了我很好的目标与方向....”

观音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她知道朱樉这次归来,不再是那个只知享乐的秦王,而是一个愿意为百姓付出的领导者。她轻轻握住朱樉的手,鼓励道:“殿下,唐村长说过,你若是想要真正的帮助他们,首先你得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你已经做到过....”

为什么老朱在历史上那般的受普通人爱戴,因为人家那是真的把自己一直当成最普通的百姓,那是真的能够融入到百姓当中去比起那些天天喊口号的人强了不止一百倍,当然,还有一种连口号都不喊的,遇到百姓绕道走的更加可恶。

“还是先将阿翁的骨灰送回他的故乡吧。”

这件事情才是目前最先要做的,何阿方只说的自己的故乡在西安,却没有说过在西安的哪个地方,这就有些难找了。

“难找也得找,一会让封地里的所有官员都动起来,先寻一下西安这边哪里有何姓的人家....”朱樉的态度很明确,不管怎么样,也要寻到何阿方这位老兵的真正故乡,或许对方已经没有家人了,因为但凡在西安这边还有家人,何阿方也不会出现在高淳县那边长住。

至于怎么找,朱樉有了初步的想法,姓何,而且还是之前参加过农民起义红巾军的,这个时候的西安人口不像后世一般,动不动几千万上亿,那才叫真正的大海捞针。

先寻到所有何姓的宗族,然后再询问一下十年前的样子,有没有大范围逃出去的何姓人,最后再确认一下观音奴手里何老汉留下的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