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密布,山雨欲来。空气中有种莫名的沉闷,放在几年前,这个时候应该气温已经降下来了,但现在却感觉夏天刚过去没几天。
大明的朱皇帝与他心爱的妹子正坐在一辆普通的马车当中,马车的速度不快,没办法,在进入唐家铺范围之前,马车想快起来就得面对各种颠簸,有了之前的几次经历,老朱一点都不着急,大朝会什么的不是每天都搞的,所以他也不需要天天守着那帮子大臣。
“禀告上位,离唐家铺约只有十里地了....”
赶车的车夫禀告了一声,老朱表示知道了,一路随行的依然是徐达和李善长,明年开春的时候,徐达要准备北伐了。毕竟北元一天不彻底根除,大明的北边一天不能真正的安宁下来。
马车旁边的骑着马随行的徐达面色平淡,这一次除了他与李善长之外,汤和这家伙也跟着过来了,说什么要见识一下那批新衙役刀的成色,其实就是想弄几把之前老朱带回去的那种菜刀。
“将车帘拉起吧,车里挺闷的。”马皇后开口说道,老朱自然不会犹豫,拉起了车帘子,看这天气,一会怕是得有场雨。
“唐家铺一个小小的村子,最开始只余下了七十多户人家,后来从西南那边逃难过来几百人,再到现在发展成为了一个几千人的大村子,只用了几个月时间....”
老朱与旁边的汤和这么说着,汤和笑了笑,眼见为实,哪怕你是皇帝,也不能随便吹牛,当然,马皇后也是轻轻点了点头表示确实如此,这就不一样了。
再有就是李善长没有否认,徐达同样表示没错,汤和其实已经信了七八分了。
“一会到了那边的时候,你不要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惹胡惟庸那家伙笑话,咱没有晚上在唐家铺留宿过,也不知道胡惟庸那个官迷居然在唐家铺待得住,还把他的夫人也接过去了....”
“对了,你到时候叫汤禾,禾苗的禾,记住了?”
汤和一脸无语,但老朱发话他也不敢反驳,就是弄个假名而已,关系不大。
“轰——”天空突然响起一声炸雷,老朱微微皱起了眉头,让驾车的二虎稍微提一些速度,不然一会在半路淋雨可不是件好事。
“上位,不能太快了,这路不平,容易出现危险.....”
二虎驾马车也算是“老司机”了,当然知道什么样的情况才能够将速度提上去,而眼下这些土路啥的,若是速度过快,一不小心就会出事,到时候耽误的时间更多,更何况,马车上可是坐着皇后娘娘呢。
“重八,不用急着赶这么一点时间....”
话音刚落下,雨点落下来了,虽然不大,但如果速度慢一些的话,等路面有了泥,那样就更难走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老朱知道自家妹子的身体,万一着凉得了风寒,那可就不好了。
“这鬼天气,明明钦天监那边说没有雨的,回头咱定要砍了那帮家伙的脑袋?”
朱元璋低声骂了几句,发现马皇后轻轻皱起了眉头,似乎是对这种突然而来的雨天有些不适应。
徐达几人也是驱马向前,不得不说,古时候也不是所有的路都被好好修整过的,哪怕是官道,到了下雨天也是很难走的。
“前面就是唐家铺了....驾....”
二虎突然来了一句,然后驱马加速,为什么这么肯定已经进入唐家铺的范围,那是因为唐家铺的路面,是前段时间用新材料铺好的,不仅不会积水,路面不仅平同样坚固,就是得注意别滑倒了。
不过少许的时间,一行人护着马车已经进入唐家铺,大雨中依然有不少人在外面行走,老朱看着不远处的炼铁作坊的方向,似乎在担心那些火炉会因为这种大雨从而停止燃烧。
其实完全不用担心,既然是作坊,那肯定早就考虑到下雨天气火炉能不能燃的问题,只是马皇后突然咳嗽了几声:“咳咳----”
刚才一路上雨下得挺大,马皇后虽然人在马车里,但古时候的马车一旦跑起来,雨水很容易就飘进马车里,恐怕是着凉了。
“村里有没有大夫?二虎,你赶紧让人去把徐太医带过来。”
帝皇出行,一般明里暗里都会跟着不少人保护的,当然也会备有太医啥的,老朱急了,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正好是唐家铺原来的晒谷场,这里被稍微改动了一下,空出一片地方用来停放马车,如果有外地商人过来,也可以在这附近歇息一番。
当然地方不是很大,只容得下十几二十辆马车,老朱一行刚到,那边就有村民通知朱标这位副村长了。
“母后.....”朱标顶着一身蓑衣,快步往这边来了,后面跟着几个汉子,共同举着一个很大的伞——没错,那应该是把巨伞,就像顶着一个亭子。
“去村里的医所....”只是一眼,朱标立即让人抬了个椅子过来,然后不等老朱说什么,直接就将马皇后抬着往村学堂那边走。
按照唐仨仁之前的一些构想,唐家铺虽小,但五脏一定要俱全的,比如医馆这种基础建设肯定是不能少的,不然村里人有个小病小痛的还要大老远的跑到县城去,有那时间人早出大事了。
医所就设在村学堂旁边,方便村里的小孩有个头疼脑热的也能及时看看。这医所虽不大,但一些草药倒是挺齐全的,都是唐仨仁让人根据村里人的常见病症提前准备好的。
“母后,您先坐会儿,大夫马上就到。”朱标一边安抚着马皇后,老朱在后面跟着,同时吩咐身边的人去催徐太医,乡村里的郎中,能有什么本事,可别把咱妹子治坏了。
不一会儿,徐太医气喘吁吁地赶来了。他一到,就立即给马皇后把脉,然后开方子抓药。“只是受了点风寒,喝几副药,休息一下就好了。”徐太医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对老朱说道。
“哪里来的庸医?在这里乱开药?”
冷不丁一个中年妇人从医所内屋里走了出来,医所安排个妇人,也是唐仨仁特意交待的,也是为了方便给一些女性看病,当然还有一位男医生,这时代可没有后世那种“眼里只有病人,没有男女之分”的说法。
朱标张了张嘴,想要解释什么,那妇人见到是朱标,也就简单行了个礼:
“副村长,村长大人可是跟黎氏我这说了,以后妇人的病由我来看,如果实在是我看不出什么,再考虑让刘大夫看一看.....”
她说的刘大夫,应该就是这小医所里的另一位郎中了,听到这么一说,老朱几人也算是明白过来,想想好像也是这么个理,如果皇宫里也安排一些女性医官,对于后宫妃子们瞧病啥的而言确实有不少的帮助。
但徐太医可不干了,他从大明建立到现在,就一直是太医,突然有一天被一个乡野村夫称为“庸医”,这怎么能受得了?
徐太医气的胡子都翘了起来,他瞪着眼睛,手指颤抖地指着那中年妇人:“你,你,你怎敢如此无礼?”
那黎氏妇人却不以为意,淡淡地说道:“我只是实话实说罢了,难道不是吗?村长大人可是说了,对症下药。我看刚才开的几个草药,多是以调理滋补为主,没错,滋补确实不会有错,但对待病情,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风寒,也拖不得,你这样岂不是耽误了病人的病情?不是庸医又是啥?”
徐太医闻言,更是气的脸色铁青,他转头看向老朱,希望老朱能为他做主。老朱愣了愣,其实老朱也明白这些太医的一些心思,就是不敢下重药,宁愿没有效果,也不敢冒半点风险,这本身没有错。
但老朱不知道的是,十数年后马皇后的身体,从某方面来讲,就是被这些太医们一点一点的给拖垮的。
“罗大炮,去后面将那碗姜汤端过来....”
黎氏也不管徐太医的反应,直接让罗四的儿子,也就是罗大炮这小子去里屋,很快端了一碗生姜汤出来,示意马皇后喝下。
“等一下....”老朱实在忍不住喝止了,这皇宫外面的吃食,不管是什么,总得有人先帮忙试一下吧?不然要是有人下毒该怎么办?
“母亲,我来给你试一下汤温....”朱标毫不犹豫的接过轻微喝了一口,这一举动把老朱几人吓得不轻,黎氏妇人看了朱标一眼,对方是副村长,这么做并不奇怪,刚才副村长好像称这咳嗽的贵妇人为“母亲”,这就说得过去了。
“这么大的雨,一时半会怕是停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