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如果敢阻止老百姓买便宜的布料,咱让巡检司全抓了,再全砍了这群奸商....”

老朱第一反应是全杀了,唐仨仁一头黑线,之前就说过,商人最大的用处就是当猪来养,只要诚实本分,那就让人家发点小财怎么了。

“没必要,全杀了我去哪里找人帮我们卖货?商人再不济也有其用处,就像是唐家铺的各种农具,要是没有商人,你指望大明最边上的老百姓跑这里来买?”

货物流通,嗯,将来有机会的话把物流搞起来,目前还得依靠这些走南闯北的商人们呢,老朱一听,觉得唐仨仁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但嘴依然很硬,说道:“这些商人若敢哄抬物价,咱绝不轻饶!既然你说先留着,那就先给他们一段时的机夫再说吧....”

唐仨仁心中暗自庆幸,还好老朱没有一意孤行,或许老朱骨子里是最讨厌的两种人,一种就是官,另一种就是那些商人了。

“其实高压政策并没有什么用,想要真正的国富民强,商人还是有一些用的,就像是那些贪官们,老朱你就没有想过,一个没有任何能力的人,能够成为大贪官吗?商人也一样,如果自身没有强大的实力,就算坐上了某个位置,也不会长久。”

老朱皱了皱眉,显然对唐仨仁这番话有些不以为然,但他也没有立即反驳,而是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贪官污吏,自当严惩不贷!至于商人,若是能安分守己,倒也不是不能容他们存在。但若是胆敢扰乱市场秩序,哄抬物价,咱绝不姑息!”

唐仨仁点了点头,他知道老朱是个杀伐果断之人,对于贪官污吏更是深恶痛绝。但商人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一环,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能够引导他们走上正道,对于国家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话虽如此,我们还是得加强对商人的监管,防止他们趁机作乱。”老朱继续说道,“而且,对于那些敢于挑战朝廷威严的商人,咱绝不会手软!”

唐仨仁深以为然,他知道老朱虽然脾气火爆,但心中却有着一杆秤,对于是非曲直有着清晰的判断。

“还是用事实说话吧,老朱你猜唐家铺要用多久的时间,直接将唐家铺的布匹在应天卖断货?”

一些外来的布商,可以说想要在应天站住脚跟,没个半年的时间有些不可能,因为老百姓似乎天生对“更加便宜”的东西有着一定的抵触。

比如一家店铺里卖的东西比旁边同类的店铺便宜了半成甚至一成,还是能够接受,不少人都会去尝试一番,如果的话,那么这种稍微降价的手段就成功了。

但若是突然冒出一个新的布匹,价格直接只有原来的五分之一,这已经不是降价了,对于新的事物,老百姓最正常的反应是观望。

因为对于未知的东西,是个人都有着本能的抗拒,因循守旧这种事情,并非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因为不少所谓的新事物,确实是所谓的坑,需要人命去填的,填满了,就不是坑了,谁也不会愿意成为这个“填坑”的人。

后世有人说过,免费的东西才是真正最贵的,倒不是说大家都不喜欢免费的东西,而是很多事情打着“免费”的幌子,隐藏着无数的消费陷阱让你去踩。

“三个月?”

正常来讲,这个速度已经很快了,至少在老朱一家子的认识中,唐仨仁若是能够用三个月时间完成新布匹在应天站住脚的成果已经很快了。

“三天....”

唐仨仁轻声说了一句,只要他想,从唐家铺运出去的布匹,在出现在应天市面上时开始算,最多三天时间。

“第一天,向进店的所有人免费赠送半匹新布....”

“第二天,全场布匹全部五折....”

“第三天,正价出售,然后坐等着下一步的到来。”

老朱一家子听得目瞪口呆,这样的营销手段简直闻所未闻。他们深知,在应天这样的繁华之地,人流如织,第一天免费赠送半匹新布,足以吸引无数眼球,让人们对这新布匹产生浓厚的兴趣。而第二天全场五折,更是会激起一波抢购热潮,让唐仨仁的新布匹迅速在应天打响名气。

唐仨仁看着老朱一家子惊愕的表情,微微一笑,他心中早已有了全盘计划。他知道,只有这样大胆且创新的营销策略,才能在短时间内打破老百姓对未知事物的抗拒,让新布匹迅速站稳脚跟。

“三天时间,哪怕第三天正价出售时,新布匹已经深入人心,而且刚才我也说了,就算是正价,也只是市场上大部分布匹的五分之一价格,甚至更低....”唐仨仁知道,这种做法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整个应天的布匹原有市场将会瞬间被击溃。

这种方法有一种叫法,叫倾销。

“当然,我只是想告诉皇后娘娘我有这样的方法,但不会用...”

因为一旦用了,整个应天府原本存在的布匹市场直接就会完蛋,然后直接导致的后果便是无数的织娘失去了生计,那些布行的老板或许损失得起,但依靠这一行生存的最底层工人,却是真正的天塌了。

唐仨仁的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他深知自己手中的这把双刃剑,既能开创一片新天地,也可能带来毁灭性的后果。他继续说道:“娘娘,我之所以提及此法,并非意在实施,就像是神武大炮一样,我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大明未来的繁荣,离不开每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更离不开那些辛勤劳动的织娘和布行工人。”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权衡着每一个字的重量:“当然,这种越来越便宜的布匹出现,是大明所有普通人的幸运,这份幸运不能来得太激烈....仅此而已。”

老朱一家子听后,心中的惊愕渐渐转为敬佩。他们意识到,唐仨仁考虑的不仅仅是眼瓣的利益,还有整个产业链的未来,至于“产业链”这个词,前段时间在唐家铺可是听到过几次了。

“我希望的是,我刚才说的这种方法,最好不要出现在大明,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陛下还请斩杀此人....”

“当然,若是对大明之外的国家,随便就是了....”

反正目前的大明,是无敌的,只要别自己作死,一直领先其他的国家几百年啥的,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老朱与小朱都不是傻子,稍微思索了一番,也算是推演了一下唐仨仁刚才说的方式,若是在应天上演,带来的后果会是什么。

是一个行业瞬间的毁灭,而目前应天府周边依靠布匹生存的人,大多数其实就是普通人,那些商人为什么会被老朱痛恨,还不明显吗?

唐仨仁或许能够通过这种法子将这些商人同样给搞死,但与这些商人一起灭亡的,还有更多的普通人。

“此法暂时搁置吧,我们暂且相信你三天能够抢占应天的...呃,市场,只是此法若是被其他商人学会了,整个大明其他行业岂不是得乱套...有样学样的人可是不少。”

对于朱标的担心,或许不无道理,但唐仨仁却是依然一脸的淡然,倾销手段是为了垄断,而想要达到垄断可不是一两次的倾销就能够完成的。

首先你得有远超别人的生产力,比如说唐家铺的纺织厂所有机器全开启的前提下,一天的布匹产量差不多相当于之前一千个人纯手工下一个月的产量。

这样一来,在花费差不多同样的人工钱前提下,数量增加了十倍百倍,价格上面按照眼下的对手,完全可以随心所欲。

“慢慢来吧,不过可以往高丽还有倭国那边试试这法子....”

让老朱安排人去倭国搞这种这种法子,先用这种“给人好处”的方法抢占市场,等不久将来大明彻底垄断了倭国某一个行业甚至多个行业的货源,那时候再疯狂的收割一番,等倭国的小日子忍不住了,再找个理由把倭国的一切给抢过来,之后这倭国便再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大明不少人喜欢讲所谓的“道德”,跟后世的人差不多,喜欢跟外人讲“道德”,跟自己人就喜欢“重拳出击”,反正是“不面临灾难,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这是后世不少人的坏习惯,当然,也有可能这少部分人还保留着“麻子劣根性”。

正好,这个时候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讲事了,你看咱们大明好心好意的去卖给别人便宜的物品,你不感激就算了,还敢吡牙?

“话说,仁伢子,你是不是跟倭国那边有什么深仇大恨不成?”

倭寇之祸,元时就有,唐仨仁又是从南边过来的,还真有可能有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