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行车虽说是个稀罕玩意儿。

可大街上并不算太少见。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有着邻居王主任这个熟练工,粮店的几个人开始抽空学起了自行车!

看着小孙歪歪斜斜的骑出去,险之又险的差点儿摔倒,杨福平就又一次提出了恳求:“老王,要不,拿你那洋大爷练练手?”

王主任不干:“想啥美事儿呢,你都说了是我大爷,谁没事儿借人大爷!”

没法子,只好忍着心疼学车。

过了个把月,六月中下旬的时候,四个人各个都算出师啦。

小孙看着擦的干干净净的车子又被推进了后院,很是得意的跟杨福平说道:“这也没想象的难嘛,几天就学会了!等以后,等以后我攒够了钱,也买一辆!”

二平蹦出来句:“攒几年?”

小孙白他一眼:“说点儿好听的吧,你管我攒几年呐!”

福安也渴望的看着无所不能的哥哥:“咱家能买一辆吗?”

杨福平沉思下:“得回去跟咱爹商量商量,真要是勒紧裤腰带买辆车,估计以后天天都得吃窝头,不掺和细粮的那种。”

福安居然犹豫了下,最后叹口气放弃了:“算啦,不加细粮拉嗓子!”

店里响起了一片憋笑声,福安安慰他哥:“我不吃零食啦,等攒上几年工资再说买车的事儿吧!”

杨福平笑不出来了,这话福安说的出来也做得出来。

为了个自行车何至于此!于是赶紧让他放弃了这个念头。

杨站长隐约明白,这车应该是上回店里追踪假币贩子的奖励。

现如今不用送货上门了,这自行车除了杨福平骑着去开会,其实也没很大用处。

于是局里奖励的这一辆自行车,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大家的白月光!

连着好几天,店里都沉浸在学会一种交通工具的兴奋中。

直到6月底的一天,清晨报童的叫卖声,划破了街面上的平静—朝鲜战争爆发!

杨福平头一次花正价儿买了报纸。

这份6月26日的《人民日报》上,赫然刊发着标题为《李承晚伪军向北朝鲜发动全线进攻》的报道,发布了朝鲜战争爆发的消息。

从这一天起,来粮店的老爷们儿,十个有八个,都在讨论这件事儿。

唇亡齿寒的道理,读没读过书的,大约摸也都听过。

街坊里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有害怕战争蔓延到国内打破好不容易的和平,有咬牙切齿要报名参军的。

各种观点形形色色,杨福平天天灌一耳朵不说,还跟店员反复强调:“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是战是和一切听从上级指挥。”

还得耐心跟人沟通:“粮价只是暂时上涨了一点儿,放心,粮食储备没问题,不用现在就屯粮!

都是街坊邻里,我什么时候说过瞎话!

······”

为了稳定人心,粮店再也没有提前下班儿过。

装好的电灯,终于起了大作用!

在这种纷乱中,迎来了林老师送上门的喜帖:“小张老师要结婚啦!”

杨福平忙一天头晕脑胀,没过脑子反问道:“跟谁?”

林老师快言快语:“跟谁,当然是跟韩师傅啦。

韩师傅工作调动到咱们区的供电所了你知道吗?”

杨福平摇头。

林老师解释道:“俩人这段时间又见了两次,观感都不错。

加上韩师傅那边儿哥哥姐姐都是走个过场,全看他个人意见。

韩师傅申请调动工作,从电厂下到供电所,为着离对象距离近点儿。

这事儿办完之后,小张老师跟她娘,立马就点头同意了。

俩人不算小了,就选了个日子直接准备结婚!”

杨福平总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小张老师看上韩师傅啥了?”

林老师说出了最不可能的一个答案:“应该是看上韩师傅的脸了!”

“啊?”杨福平稍有些夸张的表示不解。

林老师摩挲了下下巴:“我听小张老师的意思,韩师傅长的跟她亲爹的长相一点儿挨边儿的地方都没有,看着就舒服!”

“呃!”杨福平心想,这个爹,得是有多失败,让媳妇也嫌弃,闺女也嫌弃!

不过日子都是别人过的,杨福平收下喜帖,打开看了下时间。

居然放到了8月13号,立秋后的那个周末,满打满的就一个半月的时间,这日子还真就挺近。

林老师说了地点:“就在咱们胡同办!”

杨福平更不解了:“人家俩人结婚,为啥在咱们胡同?”

林老师回想下:“我没跟你说嘛?韩师傅把自家的房子跟咱们胡同里黄大娘家的房子换了下,内城的三合院换成外城的四合院儿,没补钱!

黄大娘你还记得吧,他们家解放前就跟儿子一起跑海岛上了,房子直接被充公了。

正好在咱们胡同办,大厨也好找。

都已经跟郭大厨约好了,菜单都拉出来了。”

杨福平摇头:“今儿是头一回听说,还真没人跟我说过。”

林老师大手一挥:“那不重要,这段儿时间,就是修整房子的时间,一两年没人住了,瓦片儿得捡捡,院儿里的草也得拔喽。

还得按着小张老师的喜好,添置点儿家具。

你要是回来的早点儿,还能看见韩师傅过来忙活呐!”

明明自个儿也是媒人之一,可事态的发展,让杨福平有种,自个儿是个局外人的感觉。

杨福平尊重并祝福,回家问李水仙女士:“现如今小两口结婚送点儿啥?”

李水仙问清楚关系远近后,还真有些犯愁。

直接去跟邻居吕秀玲商量去了。

最终定下来,到正日子的时候,不上礼金了,跟吕婶子合买个暖水壶当成新婚贺礼!

商场里的标价,中档的也八九万呐,这份儿礼不算轻了!

杨福平没意见,连颜色都不用挑,结婚吗,肯定非大红色莫属。

供销社就算了,连着去了两趟商场都不凑巧,毕竟这颜色不结婚的也喜欢。

所以张大姐上门的时候,杨福平还在小小的发愁这件事儿。

等张大姐问北海公园一行,什么想要奖励时,杨福平脱口而出:“大红色的暖水壶行吗?”

张大姐诧异万分:“你不想调动个工作什么的?”

杨福平也很惊讶:“配合咱们政府工作,不是应该的嘛?”

这觉悟,让张大姐直接感动不已:“福平呐,你可真是赤子之心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