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1983:回到八零当妇女主任 > 第一百九十三章 豆腐渣里出宝贝?废品变军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九十三章 豆腐渣里出宝贝?废品变军粮!

雷鸣那句“喂不进嘴里的废品”,像一根冰锥,狠狠扎进在场每个人的心里。

屋子里死寂一片。

周正阳的脸白得像纸,他死死盯着那几个刺眼的疙瘩,手指因为用力而捏得发白,嘴里反复念叨着:“不对,比例不对,研磨精度不够……”

陆大柱一屁股坐回长凳上,泄了气似的,把头埋进粗糙的手掌里,一声不吭。

希望燃起,又被一盆冷水浇灭。

这种反复的折磨,比一开始就失败更让人绝望。

雷鸣没有再多说一个字,他只是站着,如同一座冰冷的雕塑,他的存在本身,就是最沉重的压力。

江晚的视线从那杯失败的糊糊上移开,落在了窗外。

作坊后院连着村里的小路,张寡妇的豆腐坊就在不远处。

她那个半大的侄子二狗,正吃力地抬着一桶冒着热气的泔水似的东西,摇摇晃晃地往村后的猪圈走。

就在这时,作坊里一个帮忙的婶子端着一盆刚试验失败的营养糊出来,准备倒掉。

“二狗,小心点!”

婶子喊了一声,可已经晚了。

二狗脚下一滑,手里的木桶整个翻了出去,热气腾腾的豆腐渣劈头盖脸地泼了一地,正好浇在了那盆被倒掉的、冷掉的营养糊上。

一股豆制品的清香和谷物粉的怪味混合在一起,弥漫开来。

“哎哟!我的姑奶奶!”二狗摔了个屁股墩,也顾不上疼,看着一地的狼藉,脸都白了。

这乱糟糟的一幕,让屋里本就烦躁的陆大柱更是火冒三丈。

他大步流星地冲出去,对着地上一片狼藉的侄子就吼:“你个小兔崽子!走路不长眼睛啊!添乱!”

他气不打一处来,蹲下身,想看看这糊糊和豆腐渣混在一起成了什么鬼样子。

他伸出指头,在地上那团混合物里随意地搅了一下。

咦?

陆大柱的手指顿住了。

他预想中那种粗糙的、颗粒分明的手感没有出现,指尖传来的,是一种出乎意料的滑腻。

他鬼使神差地,把沾着那点混合物的手指凑到嘴边,伸出舌头舔了一下。

下一秒,他整个人都僵住了。

没有预想中生涩的豆腥,也没有猪油渣的油腻,更没有刮嗓子的粗糙感。

那是一种很奇妙的口感,豆腐渣的湿润和清香,竟然完美地中和了所有不好的味道,入口顺滑,带着一丝谷物被激发出来的、淡淡的回甘。

“晚丫头!正阳!快出来!”

陆大柱猛地站起来,扯着嗓子就喊,声音里带着一股发现新大陆般的激动和不敢置信。

江晚和周正阳闻声赶到后院,只见陆大柱指着地上那摊污秽之物,激动得满脸通红。

“尝尝!快尝尝这个!”

周正阳皱着眉,看着地上的东西,满脸抗拒。

江晚却立刻蹲了下来,她不嫌脏,也用手指捻起一点,放进嘴里细细品味。

她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正阳哥,你尝!”

周正阳将信将疑地尝了一点,镜片后的双眼猛然睁大。

他扶了扶眼镜,像是要看穿这团东西的本质:“这……这怎么会?结块的感觉消失了!而且……口感非常细腻!”

“是豆腐渣!”江晚站起身,斩钉截铁,“是新鲜的、还带着温度的豆腐渣!”

“豆腐渣?”周正阳先是一愣,随即脑中无数数据和理论开始飞速碰撞,一个被他忽略的知识点猛然跳了出来。

“我明白了!大豆蛋白!豆腐渣里含有大量的植物蛋白和膳食纤维!蛋白质在合适的温度和水分下,起到了天然乳化剂的作用,把油脂和谷物粉末完美地包裹、融合在了一起!而那些细腻的纤维,则填充了淀粉颗粒间的空隙,让整个糊状物变得均匀、顺滑!它不仅解决了结块,还增加了饱腹感!”

他越说越兴奋,那股子学究式的痴迷劲又上来了。

“变废为宝!这是真正的变废为宝!”

陆大柱一拍大腿:“俺就说嘛!这玩意儿喂猪,猪都长得膘肥体壮的!”

江晚没理会两人的激动,她直接转身,快步走回屋里。

雷鸣还站在原地,他看着冲回来的江晚,脸上没什么变化。

“雷少校,请再给我们一个小时。”江晚的声音里,重新找回了那种掌控全局的镇定。

新的命令立刻下达。

陆大柱飞奔去张寡妇的豆腐坊,几乎是抢一般地,把人家今天剩下的所有新鲜豆腐渣都给包圆了。

作坊里,新的配比实验立刻开始。

周正阳根据豆腐渣的含水量和成分,飞快地重新计算着配方。

陆亦川看着那白嫩的豆腐渣,忽然开口:“可以在里面加一点烘干的野山楂粉,酸味可以解腻,还能增加一点果香。”

这个提议,立刻被采纳。

一个小时后,一碗全新的、颜色微黄、散发着豆香和淡淡果香的营养糊,被重新端到了雷鸣面前。

还是那个搪瓷缸子,还是那把筷子。

雷鸣舀了一勺粉末,冲入冷水。

这一次,只搅了三两下,粉末就完全溶解了,没有丝毫的迟滞,形成了一杯质地均匀、表面光滑的糊糊。

他提起筷子,上面干净得能照出人影,一个疙瘩都没有。

整个院子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雷鸣舀起一勺,送进嘴里。

他咀嚼的动作停顿了一下。

然后,他咽了下去,又舀了第二勺。

这一次,他没有再放下杯子。

他喝了小半杯,才把搪瓷缸子放回桌上,发出“当”的一声轻响。

这声音,敲在每个柳树湾人的心上。

他没说好,也没说不好。

他只是拿起周正阳放在桌上的那张新配方草稿,指着上面“豆腐渣”三个字,问了第一个和味道无关的问题。

“这个原料,能保证稳定供应吗?”

一句话,比任何赞美都实在。

江晚心里那块大石头,终于落下一半。

她迎上雷鸣探究的视线,回答得干脆利落。

“能。我们已经和村里的豆腐坊达成了初步协议,他们所有的豆腐渣,都会成为我们的独家原料。”

第二个难题,解了。

但江晚看着那碗温润的糊糊,心里却绷起了另一根弦。

口感和冲泡解决了,可这东西要怎么装起来,才能在南方的丛林、北方的雪地里,放上大半年而不变质?

这第三个难题,才是真正的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