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石始终不明白,这种块头很大的石头到底是怎么变成细盐的。
大石没有精力考虑这个问题了,因为一个监工递给他一把铁锤,示意他去凿石头,大石心里虽有千万个不愿意,但看到监工手上那硬邦邦的鞭子时,他也只能低头认怂了。
赶走巨石后,刘田坐上了马车,在华城内巡视了一圈,他去了铁器作坊,陶器作坊,木工坊,还去了一趟集市,又去看了看畜棚,原本饲养的巨鼠,数量少了很多,由于有了大量的牛马羊这样的大型牲畜,像巨鼠这样的小型牲畜,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的。
这些巨鼠没法放养,需要有人给它们投喂食物,实在是有些麻烦,之前风也跟刘田说过,建议他放弃饲养巨鼠,当时刘田并没有答应。
但是,当刘田再次看到这些大老鼠的时候,他就打算放弃驯养它们了,因为负责饲养牲畜的牧民们,并不太会养这些大老鼠,而且每天还要给这些大老鼠寻找吃的东西投喂,实在是有些麻烦,所以,他们就不太上心了。
这些大老鼠被大量的宰杀,肉和皮毛都送到集市上售卖,加上牧民们不够上心饲养,很多巨鼠非正常死亡,留在畜栏里的巨鼠都瘦不拉几的,畜栏里积了厚厚的粪便也没人清理。
这让刘田非常恼火,这些巨鼠的价值虽然比不上牛马羊这样的大型牲畜,而且,确实,饲养起来也比较麻烦,但这毕竟属于部落的财产,饲养人员没有照看好这些巨鼠,那就是渎职的行为。
刘田给这些牧民发放工钱,可不是让他们来糟蹋部落资产的。
刘田立刻让人把负责饲养巨鼠的牧民带了过来,那个牧民见到刘田后,知道自己的渎职行为惹怒了刘田,于是立马跪了下来,请求首领的谅解。
刘田质问道,“你作为一个牧民,本职的工作都没有干好,自然的,你必须要受到相应的责罚!”
那个牧民跪在地上瑟瑟发抖,还不住的磕头,请求饶命。
“从今天开始,你就和那些奴隶们一起去挖石头吧!”刘田撂下一句话后,就走了。
两名战士拖起这个牧民,把他送到了矿山上,从此这个牧民就被剥夺了华部落族人的身份,与那些外族人一样,沦为了奴隶,永世不得翻身了。
刘田随后又去查看了其他几个畜棚,当他走到马棚时,见马棚里打扫的干干净净,而且,关在马棚里的马也个个都毛发油亮,壮壮实实的,于是就问道,
“马棚是谁负责看管的?”
一个牧民打扮的高大汉子走上前来,躬身行了一礼,说道,“首领,马棚是我负责的。”
刘田问,“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阿古拉。”牧民回道。
刘田点了点头,夸赞道,“阿古拉,你的工作干的非常出色,从现在起,你就是牧正了!”
阿古拉自然知道牧正就是负责放牧的头领,就像陶正,铁正,布正一样。
阿古拉很开心,他立刻跪了下来,磕头道,“多谢首领!”
等阿古拉站起来,刘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好好干!”
目前华城的大牲口加起来也有三千多头,主要是羊比较多,牛和马还好,加起来也就不到一千头。
负责看管牲口的牧民有二十多人,他们的工作除了日常放养这些牲口外,还得负责往集市上供应生肉,当然,还是羊肉居多。
牛和马的肉食供应比较少,除非是老牛或老马,实在是起不到太大作用了,才会允许宰杀。
华城与牧城不同,草原上牛马羊群的数量加起来有数十万头,所以,在牧城生活的族人,主食就是肉类,而且,集市上也随处可见牛肉和马肉。
从畜棚里出来,刘田又去了一趟集市,集市位于城东,靠近居住区,修建了两排瓦房,中间一条能容一辆马车经过的通道。
两排瓦房被分隔成一间一间的小屋,有卖铁器的,有卖布匹的,有卖陶器的,有卖肉类的等等,还有卖盐的等等,每间屋子里根据需要安排有两到三名店员。
这些小商铺都属于官营,收入尽归部落,店员也都是由部落负责发放工钱,不过,他们的工钱比较低,每个月只能领到30斤粮食,只是各个作坊内,基础工的一半工钱。
集市里的路面很脏,到处可见人和牲畜的粪便,刘田还亲眼看到,一个族人躲在路边拉屎,因为没有相关的管理人员,所以就导致没人去管,实际上,不光是集市上,华城内的其他地方,也不是很干净。
除了人和牲畜的粪便之外,一些烂木桶,碎瓦片,碎陶片,炉灰,甚至一些破损的布,也到处都是。
以前没分户时还好,族人们都有大公无私的精神,只要刘田说要注重部落卫生,就会有族人主动去清理路面的垃圾。
但分户之后,大公无私的人就越来越少了,族人们想的更多的是怎么样将自己家里的日子过好,很少有人会管部落的整体利益了。
这也是分户带来的一个弊端,虽然部落的生产力大大提升了,但族人们的私心也加重了,真正能为部落考虑的人少了。
这种卫生问题,看起来事小,但如果不加以治理的话,也会引发很多问题,比如族人们长期生活在不健康的环境里,就很容易生病,而在这个时代,生一场小病都有可能会要了一个人的命。
在华部落,农业有了,手工业有了,族人们的温饱问题算是得到了解决,但唯一还没有解决的就是生病用药的问题。
华部落没有一家医馆,也没有精通医术的族人,刘田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这几年来,华部落一直在不断的扩张,人口也在不断的增加,虽然没有爆发过一场大规模的传染病,但每年也都有族人因为生病而死去。
面对生病的族人,刘田束手无策,他只能不断去改善部落卫生,尽量减少病源,让族人尽量少生病。
部落的卫生搞好了,发病源就自然会减少,病毒少了,族人们生病的概率也就低了。
刘田知道,光和人们说这样的大道理,是没人会听的,就算利用强制措施,让他们不要乱扔垃圾,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刘田不得不雇专人清理华城的卫生,另外让木工们做一些带盖子的木桶出来,当做垃圾桶。
这些雇来清理卫生的人,刘田给了他们一个职务,叫做部管,全称是“部落管理人员”,他们除了负责打扫卫生之外,还负责监督人们不要随处大小便,也不要随处扔垃圾。
既然华城内配置了大量的垃圾桶,那么垃圾就应该扔进垃圾桶里。
刘田还让瓦工在华城的北角修建了一个垃圾站,拨给部管们两辆马车,每天负责将城里的垃圾送往垃圾站统一焚烧处理。
那些人和牲畜的粪便则回收到公厕里,当做肥料,在农耕时可以派上用场。
有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族人,已经在自家瓦房旁边修建了厕所,用于储存一家人的粪便当做肥料,但大部分族人还都修不起厕所。
修不起厕所的人,大部分也不愿意去公厕了,因为整座华城一共也就四座公厕,有些人家离的远,根本就不愿意去公厕上厕所,尤其是在晚上或者是白天干活的时候,要是距离公厕太远,他们就只能选择原地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