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朝堂上的风波,李承乾压根没放在心上。

那些老儒生跳脚反对,那是意料之中的事。

新贵和武将勋贵们为了自家子弟的前程,早就拧成了一股绳,死死抱住了他的大腿。

有这帮人冲锋陷阵,他乐得清闲,将精力投入到更实际的事情上——为“大唐皇家大学”选址。

这事儿,自然少不了我们的房东家,哦,现在应该叫房会元。

此刻,房府内,房遗爱正为了这招生简章抓耳挠腮呢。

房门“砰”的一声被人从外面踹开,吓得房遗爱一个激灵,手里的毛笔都差点飞出去。

“谁他娘的……”

他刚要发火,一看来人是李承乾,后面还跟着面无表情的李君羡,瞬间就蔫了,连忙迎了上去:“太子哥,您怎么来了?来来来,刚好帮我参详参详这招生……”

“你这事儿先放放,”李承乾一把拉起房遗爱边往外走,“跟我走,办正事。”

“啊?太子哥,这大中午的,有什么事儿这么急啊?”房遗爱一脸不解。

李承乾斜了他一眼:“数科院还想不想要了?大学的地址,你这个未来的房院长,不跟着去瞧瞧?”

“大学?”房遗爱眼睛一亮,随即挺起胸膛,整了整衣冠,瞬间切换成一副房会元春风得意的模样,“咳!太子哥说得是,教育乃国家之根本,利国利民,走!”

看着他那变脸比翻书还快的德行,李承乾懒得戳穿,直接把他薅上了马车。

马车一路向西,出了长安城。

“太子哥,咱们这是去哪儿啊?”房遗爱掀开车帘,看着都出长安城了,心里直犯嘀咕。

“选址啊。”李承乾靠在软垫上,闭目养神,“这大学我准备建在城外。”

“城外?”房遗爱一脸嫌弃,“这城外,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学生们以后想找个地方快活快活都不方便。”

李承乾睁开眼,没好气道:“你当是给你建青楼呢?大学,要的就是清净,地方要大,越大越好!最好是荒地,免得占用良田。”

马车行了约莫半个时辰,在一片开阔的荒地前停下。

李承乾下了车,指着眼前一望无际的土地,豪气干云:“就这里了!”

这片地确实够大,地势平坦,西面靠着几座光秃秃的石山,东面不远处,还能看到一片零星的农田。

“这地方……大倒是挺大?”房遗爱咂舌道。

“不大,”李承乾张开双臂,仿佛要拥抱这片天地,“我要建的,是一座城!一座能容纳数万学子的象牙塔!除了你们数科院,医学院也要搬进来,以后还要有农学院、格物院、文学院、营造院……对了,”他指了指东边那片田地,“那块地正好,留给农学院做试验田。”

房遗爱听得是热血沸沸,仿佛已经看到自己身穿院长大袍,在一众学子的崇拜目光中,巡视着宏伟的校园。

“太子哥英明!”他激动地一拍大腿,“等建好了,我的数科院,一定要建在最高的地方!视野要好,窗户要大,门口还得立两个石狮子,要威风!”

李承乾懒得理他,自顾自地规划着,脑中已经浮现出一座座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拔地而起的宏伟蓝图。

但很快,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了面前。

如此规模的建筑群,若全用传统的砖木结构,不仅耗时耗力,成本更是个天文数字。

看来,必须得把那玩意儿搞出来了。

……

东宫,一处偏僻的院落被临时改造成了工坊。

院子里,石灰石、黏土、沙子堆成了几座小山,几个大石磨摆在一旁,显得杂乱无章。

武媚娘、杨曦和李红袖三人,正围着李承乾,一脸好奇地看着他用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

“水泥?”武媚娘眨着聪慧的大眼睛,轻声念出这两个字,“水和泥?这不就是和泥巴吗?”

“差不多,但又完全不一样。”李承承乾解释道,“这是一种特殊的‘泥’,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经过高温煅烧,再磨成粉。用的时候,加上沙子石子和水,搅拌均匀,等它干了,就会变得跟石头一样坚硬。”

三个女子听得云里雾里,石头一样坚硬的泥?这怎么可能。

“殿下,您不是在说笑吧?”李红袖向来直来直去,一脸的怀疑。

“是不是说笑,试一试便知。”李承乾拍了拍手,“开工!”

第一步,粉碎原料。

杨曦和李红袖二话不说,直接上手推动石磨。武媚娘则取来纸笔,一丝不苟地记录李承乾口述的各种原料名称和大致配比。

很快,细腻的石灰粉和黏土粉便准备妥当。

第二步,混合煅烧。

李承乾凭着模糊的记忆,指挥着她们将两种粉末按照四比一的比例混合均匀。随后,将混合好的粉料装入陶土罐中,送进了旁边一座特意改造过的小型军工厂用窑。

“加大火力,让火烧得越旺越好!直到窑里的火光变成刺眼的白色!”李承乾对着负责烧窑的工匠大喊。

这是一个漫长而焦灼的过程。

一个时辰后,窑温终于达到了要求。众人满怀期待地将陶罐取出,敲碎之后,看到的却是一堆烧结不完全、呈黄褐色的松散块状物。

李承乾取来一块,用水和了和,结果只得到一滩扶不上墙的烂泥。

“失败了。”他叹了口气,脸上却没什么失望。

第一次就成功,那才叫见了鬼。

“问题出在哪?”武媚娘凑过来,仔细观察着那些废料。

“要么是配比不对,要么是火候不够。”李承乾分析道。

“再来!”杨曦抹了把脸上的汗珠,眼中满是干劲。因为李承乾跟她说了,这单干成了,就给她一门生意,最近杨曦可是羡慕高阳羡慕得紧。

于是,第二轮试验开始。

这一次,他们调整了配比,增加了石灰石的比例。又在窑里多烧了半个时辰。

结果,当他们满怀希望地敲开陶罐时,里面是一块黑乎乎、亮晶晶,如同琉璃一般的硬块。

“这是什么?”李红袖用手指戳了戳,硬邦邦的。

李承乾敲下一小块,试着研磨,却发现它坚硬无比,根本磨不成粉。

“烧过头了,成了废渣。”李承乾无奈地摇了摇头。

接连两次失败,院子里的气氛有些沉闷。武媚娘和杨曦的脸上都沾满了灰尘,像两只小花猫,李红袖更是有些烦躁地踢着脚下的石子。

“殿下,这东西……真的能行吗?”她忍不住问道。

“一定能行。”李承乾的语气不容置疑。他看向三人,笑道:“做任何开天辟地的大事,哪有不经历失败的?别灰心,咱们吃点东西,歇一歇,总结经验,明日再战!”

几人忙活了几天,不知道失败了多少次了,第七天,第二十次试验开始。

这一次,李承乾更加谨慎,他让武媚娘精确地称量每一种原料的重量,严格控制配比。煅烧时,他亲自守在窑口,凭着后世的知识和感觉,死死盯着窑内的火焰颜色变化。

当窑火达到他认为的顶峰,又稍稍回落一丝的那个瞬间,他果断下令:“停火!封窑!让它自己慢慢冷却!”

这一次,是漫长的等待。

直到第二天清晨,窑炉才完全冷却下来。

当众人再次聚集在院中,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敲开陶罐时,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

罐子里,是无数颗深灰色、带着些许光泽、如同小石子般的坚硬颗粒。

“成功了?”武媚娘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李承乾拿起一颗,放在手心掂了掂,又用牙咬了咬,脸上露出了笑容:“八九不离十!”

接下来,便是最后的研磨和验证。

坚硬的颗粒被再次放入石磨,磨成了细腻的深灰色粉末。

李承乾亲自上手,将粉末与沙子、碎石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成粘稠的灰色浆体,然后小心地灌入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四方木框之中。

“好了,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李承乾拍了拍手上的泥浆。

这一天,三女几乎是寸步不离地守在那个木框旁,每隔一会儿就要去摸一摸,看一看。

那灰色的浆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逐渐失去了水分,颜色变浅,质地也从柔软变得坚实。

待到傍晚,它已经凝固成了坚硬的一块。

李红袖忍不住好奇,伸出脚,对着那块“灰石头”就是一脚。

“哎哟!”

她痛呼一声,抱着脚原地直跳。而那块水泥块,却在地上纹丝不动,只留下一个浅浅的脚印灰。

杨曦和武媚娘见状,先是一愣,随即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李承乾走上前,拆掉了木框。一块棱角分明、质地均匀、宛如天成青石的方块,完整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他捡起一块土砖,用力砸下。

“砰”的一声,土砖四分五裂,而水泥块上,只留下了一道白色的划痕。

成功了!

看着眼前这貌不惊人的灰色方块,杨曦和武媚娘的眼中满是惊异。

原来这就是足以改变世界的东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