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于洪区地处沈阳市西部,半环沈阳主城,辖区总面积499平方公里。这里有城有乡,兼具城市的繁华与乡村的质朴,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独特的民俗风情和诱人的特色美食,是沈阳一个别具韵味的区域。

乡镇简介

- 马三家街道:位于于洪区北部,是一个具有浓厚历史底蕴的区域。这里有着名的永安桥,清崇德六年(1641年)建成,是辽宁省现存比较完整的古代砖拱石桥,201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身全长37米,通身石雕,两头各有一对雌雄相望的大石狮,桥两侧分立19根石柱,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柿蒂形花纹,桥下中孔外沿还有二龙戏珠等雕刻,工艺精湛。此外,沈阳静安马场也坐落于此,马场养马区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提供马术教学、骑乘实践等多种服务。

- 造化街道:位于沈阳市北郊,因地理位置优越,历史上逐渐发展成为乡村物资交流的集聚地。这里的造化大集闻名遐迩,其历史可追溯到清朝末年。如今,造化大集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拥有1000余家商户,是沈阳最大的大集,也被称为“东北第一集”。集市主要经营东北农土特产品和农副产品,每逢农历的三、六、九日开集,2023年营收11亿,2024年营收12亿,热闹非凡。

- 胡台镇:位于于洪区西部,前胡台村是其中心区域。胡台镇最早名为胡家台,清光绪三年,有满族人伊姓人家在此落户,因当时此地残留一座烽火台,故得此名。后来赵姓人家迁出后立新屯,为作区分,原屯改称前胡家台,解放后简称前胡台。解放初期,胡台镇隶属新民县第三区,1994年末撤乡为镇。

- 边台村:隶属于马三家街道,地处于洪区最西端,北接高家窝棚村,东接岔路村,南接皮台村,西临新民市老什牛村和李范屯村。这里是锡伯族西迁戍边的起始点和集结点之一,村内的锡伯族民俗馆(村史馆),诉说着锡伯族的人文历史与发展现状。边台村还坐拥8公里蒲河生态景观带,发展了高效设施农业,采摘园内四季都有特色果蔬可供采摘。

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于洪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72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新乐遗址便是沈阳市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虽遗址主体不在于洪区,但周边区域受其文化辐射。

清朝时期,于洪区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军事战略要地。蒲河御路是清代京城至沈阳的陆上交通大通道,由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为进兵辽西和关内铺筑,清王朝定都北京后成为清帝东巡和运送“御物”所行之路,也称京奉大御路。当时,浑河沿岸设有七间房、石庙子等不少漕运码头,物资沿浑河等水系运往营口,再入海运往山东,回程时又将沿海及南方的货物运回沈阳,“浑河晚渡”也成为清代“沈阳八景”之一。

此外,锡伯族文化在于洪区有着深厚的积淀。锡伯族是一个以沈阳地区为主要聚居地的古老少数民族,于洪区的边台村等是锡伯族西迁戍边的重要节点。锡伯族自古就有说书讲古的传统,于洪区平罗街道的何钧佑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讲述的锡伯族民间故事,如喜力妈妈西征英雄传奇等,详细叙述了锡伯族先民鲜卑人骑射、行医等生存状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遗名录。

历史人物

除了何钧佑这位传承锡伯族文化的重要人物外,于洪区在历史长河中也涌现出一些其他人物。虽然相关记载可能不如一些历史名城那样丰富,但当地的一些乡绅、工匠等,也在各自的领域为地方发展做出了贡献。例如,在造化大集的发展历程中,有许多祖辈在此经营的商户,他们传承着传统的经商技艺和手工艺,将本地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促进了区域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必游景点

- 丁香湖公园:位于于洪区的北陵街道,是沈阳最大的城中湖,也是沈阳辖区内最大的人工湖。公园总面积4.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达3.1平方公里。这里曾是浑河的古河道,经改造后,成为一座以水体景观为主,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生态公园。2015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公园内有4个休闲广场、3处亲水平台、4条休闲长廊,还有一座形似丁香花瓣的湖心岛。环湖铺有9公里长的柏油路面,绿化总面积110万平方米,是市民休闲散步、骑行锻炼的好去处,也是观赏日落的绝佳地点,被称为“沈阳最美日落地”。

- 玫瑰小镇:集玫瑰观赏、玫瑰文化、互动活动、休闲元素于一体。这里有玫瑰爱园,可进行露营烧烤、玫瑰赏花、菊花采摘等活动。小镇地处天然温泉带,温泉酒店设有户外温泉池、室内温泉区等设施,温泉水从2800米深的地下每天喷出127万立升泉水,温度常年保持在56度,游客可以在此享受温泉带来的放松与舒适。

- 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省级文物,位于于洪区城东湖街道郑家三委青铜东巷23号。1965年发掘青铜短剑墓14座,出土铜、陶、石、骨等随葬品共42种797件,主要是青铜器。1987年建成文物管理所并对外开放,2003年公布为省级文物。展馆占地面积为余平方米,以青铜短剑大墓(6512号墓)为核心,展示郑家洼子地区的墓葬、文物等文化遗存,是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 浑河晚渡公园:位于浑河沿岸于洪新城南端,是依据“浑河晚渡”这一历史景观打造的公园。这里是市民休闲娱乐的热门地点,傍晚时分,漫步河边,可感受微风拂面,欣赏浑河景色,还能看到许多人在此散步、跳舞,享受惬意的时光。

民俗风情

于洪区的民俗风情丰富多样,造化大集是民俗文化展示的重要平台。每逢年节,大集都会举办民俗文化活动,高跷、秧歌、皮影戏等民间艺术表演轮番登场,吸引了众多周边居民和游客。此外,大集上还能看到精美的剪纸、栩栩如生的泥塑、色彩斑斓的布艺等非遗手工艺品,体现了当地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

锡伯族的民俗文化在于洪区也有鲜明体现。锡伯族的传统节日如西迁节等,边台村等地会有相应的庆祝活动,人们身着民族服饰,举行祭祀、歌舞等活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锡伯族的射箭等传统技艺,在当地也有一定的传承和发展,部分村落会组织相关的活动和比赛,展现民族特色。

特色美食

- 蒸猪血:造化大集上的特色美食。将葱花、姜末、花椒粉撒进碗底,再把鸡蛋和新鲜的猪血混合,倒入大半碗,现蒸现做。这里的猪血鲜嫩,没有气泡和怪味,口感极佳,是大集上深受欢迎的小吃。

- 烤羊腿:采用草原羔羊后腿为食材,用盐、辣椒粉、黑胡椒、酱油和孜然粉等调料腌制后,放入炭火烤炉烤制。店家推荐四种吃法,可蘸干调,让酥脆外皮蘸上焙过的辛香料,越嚼越香;也可把肉蘸上烤肉酱用苏子叶包着吃,还能蘸甜辣酱或蘸上新鲜的韭菜花,每种吃法都能带来不同的味觉体验。

- 酱肘子:东北人餐桌上的经典美食。前肘皮薄肉厚,先将表面大火炙烤起泡后刷洗表皮,再用酱油、料酒、冰糖、大料等调料炖煮。炖好的肘子酱香浓郁,肥肉颤颤巍巍,瘦肉肉丝分明,搭配米饭食用,每粒米饭都能裹上浓郁的肉香。

- 虫草鸡:于洪区的特色菜品,利用当地特产的蛹虫草制作。鸡食用含有蛹虫草培养基和虫草边角料的饲料,肉质带有特别的香味,可通过多种烹饪方式制作,如炖煮、红烧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 大锅羊汤:位于于洪区沈辽路的何记大锅羊汤是当地的宝藏小店。羊汤用新鲜羊骨慢熬数小时,汤汁乳白如奶,鲜香无比,价格亲民,还可免费续汤。店内的牛肉烧麦和羊肉馅烧麦也值得一试,外皮筋道,肉馅饱满,肉香四溢。

旅游指南攻略

- 最佳旅游时间:于洪区四季皆有特色,春季可到玫瑰小镇观赏玫瑰盛开,夏季适合在丁香湖公园漫步纳凉、在浑河晚渡公园享受河边微风,秋季能去造化大集品尝新鲜的农副产品,冬季则可体验东北的冰雪特色,还能到温泉小镇泡温泉取暖。

- 交通方式:前往于洪区可先到达沈阳,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有航班通往全国各地,沈阳站、沈阳北站等火车站交通便利。进入于洪区后,区内有多条公交线路,可到达主要景点。自驾也是不错的选择,各景点大多设有停车场。

- 住宿推荐:若想体验城市氛围,可选择在丁香湖附近的酒店住宿,出行方便,周边餐饮配套齐全。如果想感受乡村风情,玫瑰小镇、依云温泉小镇等地的民宿和温泉酒店是不错的选择,能享受宁静的环境和温泉服务。

- 行程规划:建议安排3 - 4天的行程。第一天可前往丁香湖公园,漫步湖边,欣赏湖光山色,之后到附近品尝特色美食;第二天前往造化大集,感受热闹的集市氛围,购买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下午参观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了解历史文化;第三天前往玫瑰小镇,赏花、采摘、泡温泉,享受休闲时光;第四天可去边台村,参观锡伯族民俗馆,感受锡伯族文化,下午到浑河晚渡公园散步,结束旅程。

于洪区,这片充满活力与故事的土地,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俗风情和诱人的美食,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探寻,无论你是历史文化爱好者,还是美食追寻者,亦或是想要享受休闲时光的旅行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