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姑区是沈阳的中心城区之一,总面积66.9平方千米。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特色景点和丰富的民俗美食,是沈阳极具吸引力的区域之一。
管辖乡镇简介
- 陵东街道:位于皇姑区东部,因辖区位于清昭陵(北陵)东侧而得名。1965年设陵东公社,2002年12月改为陵东街道,2010年4月划归皇姑区。区域面积9.78平方千米,总人口数6.29万户,户籍人口4.17万人,常住人口8.96万人。下辖东窑社区、西窑社区等13个社区,以及5个村民集体经济组织。
- 明廉街道:是传统朝鲜族聚居地。明廉街道党工委注重发展地区民族特色,明北社区是朝鲜族居民居住比较集中的社区。社区配备了朝鲜族专干,还在鑫宇家福里小区两侧悬挂朝鲜族特色灯笼、粉饰朝鲜族固有的五色边石、绘制朝鲜族风情墙画,举办民俗大集、“两邻”泡菜节等活动,彰显民族特色文化。
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皇姑区的历史可追溯到遥远的古代。7200多年前,新乐人就在此傍水而居,创造了灿烂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73年开始发掘的新乐遗址,出土了3000余件文物,清晰地还原了当时新乐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图腾。如1978年在遗址二号房址发现的似鸟形态的炭化木雕艺术品,可能是新乐先民崇拜的鸟类图腾,为研究其精神世界提供了重要线索。
此后,随着历史的变迁,沈阳地区逐渐发展。到了明清时期,皇姑区所在区域成为重要的城市组成部分。清昭陵的修建,更是彰显了此地的特殊地位。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的陵墓,是中国古代皇陵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
近代以来,皇姑区见证了中国历史的诸多重要时刻。东北大学在此起步,1923年奉天省公署启用东北大学校印,1928年张学良兼任校长,倡导“建设东北、警惕帝国主义侵略”的办学责任,奠定了学校的爱国底色。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东北大学已颇具规模,汇聚了张伯苓、梁思成、林徽因等诸多名师。这里还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皇姑屯事件发生地如今已成为重要的历史遗址,见证着那段屈辱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皇姑区不断发展,逐渐成为沈阳的重要城区,在工业、文化、教育等领域都取得了显着成就,同时也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延续着独特的文化脉络。
历史人物
皇姑区人才辈出,东北大学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其中,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便是从东北大学走出。1932年,他颠簸21天奔赴洛杉矶,代表中国现身奥运赛场,展现了中国运动员的不屈精神。此外,张学良作为东北大学的校长,对学校的发展和东北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此倡导爱国教育,为东北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其事迹也与皇姑区紧密相连。
必游景点
- 新乐遗址:作为新石器时代遗址,是了解沈阳早期人类文明的重要窗口。这里出土的大量文物,如陶器、石器、木雕等,生动地展现了新乐人的生活场景。遗址内的博物馆,系统地展示了新乐文化的内涵和发展脉络,让游客能深入感受7200多年前的历史风貌。
- 清昭陵及北陵公园:清昭陵建筑宏伟,陵寝内的古建筑、石刻等体现了清代皇家陵寝的建筑风格和艺术水平。北陵公园围绕昭陵而建,占地面积约330万平方米,是沈阳市最大的公园,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园内绿树成荫,湖水碧波荡漾,除了参观陵寝建筑,还可在此休闲散步、野餐,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是纪念抗美援朝战争烈士的重要场所。墓园中,黄继光、邱少云等123座战斗英雄的墓碑默默矗立,英名墙上刻有19万余位烈士的名字。这里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前来瞻仰的人们可以缅怀先烈,感受他们的英勇无畏和爱国精神。
- 沈飞航空博览园:集科技、教育、旅游于一体,是系统介绍中国歼击机发展历程和航空科普知识的大型专业性展馆,被誉为“战斗机主题公园”。游客在此可近距离观赏各种战斗机真机和模型,了解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历程,感受大国重器的魅力。
- 无垢净光舍利塔:始建于1044年,是沈阳的重要历史遗迹。舍利塔周边的滩地公园经过改造,再现了“塔湾晚照夕阳霞”的盛景。塔旁还有盛京碑林公园,园内收藏了大量石碑,展示了沈阳的历史文化变迁。
- 东北大学旧址(汉卿体育场):东北大学旧址保留了许多民国时期的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汉卿体育场是其中的重要建筑之一,见证了东北大学的发展历程,也承载着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的记忆。
古刹与寺庙
- 回龙寺:位于皇姑区,始建于唐代,原名舍利寺。有关寺名的由来源自回龙尊者在此修行的传说。清崇德二年敕工部重修,赐名回龙寺,后在日俄战争中被毁,2008年重建。重建后的回龙寺占地1.2万平方米,以唐代建筑风格为主,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殿内庄严肃穆,充满佛教文化气息。
- 北塔法轮寺: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清初盛京四塔四寺之一,北塔法轮寺具有重要的宗教和历史价值。寺庙建筑风格独特,寺内供奉着佛像,每逢宗教节日,都会举行相关法事活动,吸引着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
历史遗址
- 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旧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曾是审判日本战犯的场所,见证了正义对邪恶的审判,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地点,对于研究抗日战争历史和国际战犯审判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 满洲灵庙旧址:位于岐山中路11号省公安厅南院内,1934年开始建设,1938年建成。现存大殿为歇山式建筑,是典型的仿唐式建筑,曾是日伪当局祭祀为“满洲国”服务而战死或病死之人的场所,是记录日军侵华历史罪证的“活化石”。
民俗风情
皇姑区有着独特的民俗风情,满族文化和朝鲜族文化在此交融。满族的传统节日如颁金节等,虽然在皇姑区没有大规模的官方庆典,但一些满族后裔家庭仍会保留部分传统习俗。朝鲜族文化在明廉街道等地较为突出,朝鲜族居民能歌善舞,热爱足球等体育运动。每年举办的民俗大集、“两邻”泡菜节等活动,不仅有朝鲜族特色美食展示,还有歌舞表演等,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
此外,皇姑区还会举办旗袍季活动,如皇姑旗袍季之民俗秘境·时光穿梭记,融合旗袍典雅之美与传统音乐悠扬意境,通过情景剧、古筝合奏等表演形式,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韵味。
特色美食
- 皇姑雪糕:这是承载着沈阳人童年记忆的美食。其口感细腻,口味多样,有经典的牛奶味、巧克力味等,还有一些季节限定口味。无论是在街边小店还是大型超市,都能买到皇姑雪糕,是来皇姑区必尝的特色冷饮。
- 熏鸡架:沈阳特色美食之一,在皇姑区也深受欢迎。鸡架经过熏制后,香气扑鼻,肉质紧实有嚼劲。可以直接食用,也可搭配啤酒,是沈阳人餐桌上常见的美食,也是夜市、小吃摊上的热门单品。
- 老皇姑胡同里的大铝盆煎肉:店内有两大绝活,手工现压的碱口大冷面和59元八种鲜牛肉的全牛大满贯。牛肉在铝盆里能快速锁住汁水,搭配自家磨的芝麻酱,口感软嫩鲜香。冷面还可以一分二,各种小拌菜价格实惠,主打肉好味美价格低。
- 辽三炸串:是陪伴两代人成长的老店。小店不大,却靠着传男不传女的手艺吸引了众多食客。这里有塑料盆装的老式红油麻辣烫,裹面炸的东北天妇罗,暖壶浇的豆皮串,还有胳膊肘大小的牛肉大串、鸡肉大串,人均10来块钱就能吃饱吃好。
- 马家烧麦:是沈阳的传统名小吃,在皇姑区的一些非遗市集或特色餐馆能品尝到。烧麦面皮薄而筋道,馅料选用优质牛肉,搭配独特的调料,蒸制后香气四溢,汁多味美。
旅游指南攻略
- 交通:皇姑区交通便利,可乘坐地铁到达多个景点。如地铁十号线可到达塔湾街站,附近有回龙寺、盛京碑林公园等景点。地铁二号线可到达北陵公园站,方便前往北陵公园和清昭陵。此外,区内公交线路众多,可根据目的地选择合适的公交出行。
- 行程安排:若时间充裕,可安排3 - 4天的行程。第一天上午参观新乐遗址,了解沈阳早期人类文明;下午前往东北大学旧址,感受校园的历史氛围。第二天全天游览北陵公园和清昭陵,欣赏古建筑与自然景观。第三天上午参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缅怀先烈;下午前往沈飞航空博览园,领略航空魅力。第四天可前往回龙寺、盛京碑林公园等地,感受历史文化与宗教氛围,下午还可去明廉街道体验朝鲜族民俗风情。
- 住宿:皇姑区有友谊宾馆、凤凰饭店、辽宁大厦等知名酒店,可提供高品质的住宿服务。此外,区内还有众多快捷酒店和民宿,分布在各个区域,可根据自己的预算和行程安排选择合适的住宿地点。
- 购物:可以前往北行商业区,这里历史悠久,清朝末年就已形成旧物市场。如今,北行有各种商场、店铺,能满足游客购物、娱乐、餐饮等多种需求。兴顺夜市也是购物和品尝美食的好去处,这里是东北规模最大、经营品种最全的夜市之一,每天接待大量游客,可在此购买一些特色小吃和纪念品。
皇姑区,这座沈阳的中心城区,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独特的民俗风情和美味的特色美食,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无论是追溯历史,还是享受当下,皇姑区都能给人带来难忘的体验。